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即刻种植,PRF联合GBR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PRF联合GBR在前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 PRF 即刻种植 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一种改良式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即刻修复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美学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技巧及美学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例单颗上前牙进行即刻种植,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Replace、Straumann或Ankylos种植体共15枚,采用改良式GBR+即刻修复,均于2 h内完成临时修复。4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种植修复完成后随访6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种植修复完成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义齿存留率、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唇侧牙龈的协调性和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15枚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无松动,未见病理性骨吸收,存留率为100%;12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位置与邻牙协调无差异,3枚轻度差异;14枚种植修复体与邻牙牙龈颜色质地协调无差异,1枚轻度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平均值为92。结论改良式GBR+即刻修复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有助于获得理想的前牙美学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上前牙不同类型骨缺损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35例上前牙牙槽骨缺损种植的患者采用GBR技术进行骨增量,其中29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仅采用GBR技术,在植体植入骨床后,同期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表面盖Bio~gide可吸收性胶原膜;6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移植自体块状骨联合Bio~oss人工骨粉,盖Bio~gide可吸收性胶原膜,5~6个月后行Ⅱ期种植体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在植体植入术后6~12个月临床观察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形态与周围组织一致,行冠或桥修复,修复后12个月随诊复查无种植体失败。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皆能有效地对上前牙不同类型骨缺损进行骨增量,符合美学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的单牙缺失区引导的再生骨对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形态美学的影响.方法 对53例单牙缺失伴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标准牙种植手术,同期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行骨引导再生术(GBR),观察引导再生骨的形成情况.在修复即刻、修复后3、6个月时,对种植体顶骨缘吸收和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形态、龈缘水平、牙龈质地、龈乳头结构和龈缘出血状况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引导的再生骨充满骨缺损,骨质良好.在修复后6个月,4例出现种植体顶边缘骨吸收超过1个螺纹,与骨缺损类型无关.随功能负重时间延长,种植修复体牙龈美学效果改善明显,但牙龈形态和龈乳头结构不完整在骨缺损较大病例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型骨缺损病例.结论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充足的引导再生骨是维持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正常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0例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患者,植入Xive种植体62枚,在骨缺损区植入Bio-iss骨粉,Bio-Gide膜覆盖,重建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3-6个月后二期手术,术后2周种植修复.结果:62枚种植的Xive种植体,观察最长48个月,最短12个月,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骨再生引导膜技术(GBR)在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探讨GTR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膜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在即刻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即刻植入53颗种植体,同时在骨缺损区植入骨粉,观察使用或不使用Bio—Gide胶原膜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经过1~3年的临床观察,所有种植体均未出现松动、脱落现象。结论:在短期内,是否使用GTR对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即刻牙种植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患者拔牙后即刻植入Frialit-2种植体21枚,术后定期进行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的结合和牙槽骨变化情况。结果:24个月后2-枚种植体成功,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稳固,19枚未见骨缺损,2枚欠佳。结论:选择合适的Frialit-2种植体、应用骨劈开技术、骨挤压技术和骨组织引导再生(GBR)技术及严密关闭创口是即刻牙种植获得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骨融合式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融合式牙种植体是目前修复牙列缺失的理想方法,被誉为人类第三副牙齿。按种植方式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两种。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即刻种植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应用,植骨材料的选择和促骨生长因子的应用等,并讨论了即刻种植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即刻种植后用GBR术和植入PRF对种植体周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方法:以成年Bea-gle犬为实验动物,拔除犬双侧下颌P2、 P3、 P4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所植入的种植体距近中根拔牙窝的近中壁有3~4mm的骨缺损间隙,采用半口自身对照,一侧行即刻种植+GBR (A组),一侧即刻种植+PRF (B组),术后三个月处死动物,取下带有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对两组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 B组骨缺损处3个月时均被新骨充填,两组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限于本研究中,即刻种植术中采用GBR和植入PRF对骨缺损区的引导骨再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0.
即刻牙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评价即刻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35例患者在拔牙或拔出失败种植体同时即刻植入BLB、Br nemark、ITI及Frialit 2四种种植系统共 173颗 ,对其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  173颗即刻种植种植体失败 4颗 ,其中采用骨组织引导再生 (GBR)技术的 110颗中失败 3颗。结论 即刻种植常需要使用GBR技术。采用即刻种植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0例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患者,植入Xive种植体62枚,在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Bio-Gide膜覆盖,重建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8-10个月后二期手术,术后6周种植修复。结果:62枚种植的Xive种植体,观察最长48个月,最短12个月,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骨再生引导膜技术(GBR)在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结合式种植按植入时间可分为即刻种植、延期种植 ,前者具有疗程短、防止骨吸收、无牙期短等优点 ,但即刻种植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局部牙槽突吸收或种植体不能完全占据整个拔牙窝而出现的骨缺损 ,从而影响种植质量 ,导致种植失败。以前多采用骨移植方法解决此类骨缺损。近年来 ,引导骨再生生物膜技术出现与应用 ,扩大了种植适应证。我们对 73例即刻种植病例 ,选择医用纯钛骨再生引导膜封闭骨缺损 ,术后 12周 X线显示骨缺损完全修复 ,表明钛膜能成功起到屏障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和设备西安中邦公司生产的医用纯钛膜骨再生引导膜 (3…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合适的适应征进行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术,观察人工珊瑚颗粒、海奥生物膜行GBR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即刻种植成骨效果.方法:25例前牙冠根折伴骨吸收患者进行即刻种植手术.微创拔除残根,牙槽窝嵴周少量骨缺损或伴唇侧骨壁洞穿,常规预备后植入种植体,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间隙内、骨缺损处植入人工珊瑚颗粒(天博骨粉),盖海奥口腔修复膜,种植体均为潜入式愈合,二期手术后常规修复.观察二期手术及修复后6月或1年植骨区外形及牙龈状况.结果:二期手术时牙槽嵴成骨明显,包绕种植体颈周,二期手术修复后6月或1年牙槽外形均较植骨前丰满,牙龈质地、色泽良好.结论:珊瑚骨粉颗粒联合海奥生物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修复少量骨缺损,成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例共27颗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颗上前牙牙槽骨宽度约4mm的延期种植先行骨挤压术植入种植体再行GBR术,其余12颗延期即刻种植上前牙及5颗环状骨缺损后牙常规植入种植体后行GBR术。6-8m后观察成骨效果。结果:除一例患者右上侧切牙植体颈部唇侧暴露约1.5mm左右,其余患者植体均被新生骨包绕,成骨效果显著。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牙种植术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牙种植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评价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在即刻牙牙种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即刻植入BLB、Branemark、ITI及Frinlit-2四种种植系统共193个,对其进行定期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193例即刻种植体中124个行GBR技术,经12个月以上观察,失败4个。结论:只要种植体取得初期稳定性,对种植体与拔牙窝间存在的间隙,采用膜引导再生技术处理,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即刻植入种植体同时常常需要使用GBR技术。采用即刻植入技术同时使用GBR技术的病例,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GBR技术用于即刻种植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孔矿化骨(Bio-oss)与双层胶原膜(Bio-gide)对牙周根分叉病变骨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骨引导作用。方法45例Ⅱ~Ⅲ度根分叉病变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①植入Bio-oss组(GBR);②植入Bio-oss后覆盖Bio-gide组(GTR)和③对照组,即根分叉区行翻瓣术组(OFD)。在术前和术后3、6和12个月观察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松动度(TM),X线片观察牙槽骨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时,3组GI、PD、AL较术前均减少(P<0.01),GBR组或GTR组PD和AL比OFD组降低,X线片见GBR组或GTR组骨高度和骨密度轻度增加。术后6、12个月时,GBR组或GTR组PD、AL与OFD比差异有显著性,TM较术前减轻,GTR组的PD、AL比GBR组减少,松动度较GBR组轻度减轻,各组GI无明显差异,X线片见GBR组或GTR组骨高度比术前明显增加,GTR组比GBR组骨高度轻度增高。结论Bio-oss和Bio-gide能有效修复根分叉病变的牙周骨缺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骨再生及牙周新附着形成,两者合用效果更好,其作用可维持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的单牙缺失区引导的再生骨对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形态美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53例单牙缺失伴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缺损的病人进行标准牙种植手术,同期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行骨引导再生术,观察骨愈合和引导再生骨的形成情况.在修复即刻、修复后半年和1年时,对种植体顶骨缘吸收和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形态、龈缘水平、牙龈质地、龈乳头结构和龈缘出血状况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引导的再生骨充满骨缺损,骨质良好.在修复后1年,4例出现种植体顶边缘骨吸收超过1个螺纹,与骨缺损类型无关.随功能负重时间延长,种植修复体牙龈美学效果改善明显,但牙龈形态和龈乳头结构不完整在骨缺损较大病例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型骨缺损病例.结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充具有良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充足的引导再生骨是维持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正常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引导组织再生即刻种植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引导组织再生 (GTR)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 ,探讨影响其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 :将 2 5颗种植立即植入 2 5位患者的新鲜拔牙窝 ,聚四氟乙烯 (PTFE)膜覆盖于牙槽嵴顶封闭拔牙窝 ,松驰唇颊侧粘骨膜瓣 ,严密缝合。术后当天、10天、1、2、3、4、5和 6个月拍X光片检查种植体周骨缺隙骨再生情况。术后 6个月拆除PTFE膜。完成修复后随访观察一年。结果 :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 ;术后 2个月新生骨充满种植体周缺隙 ;术后 6个月新骨完全成熟 ,并与种植体紧密结合 ;膜早期暴露可导致种植体周牙槽嵴顶骨明显吸收。结论 :GTR即刻种植术能取得与延期种植相同的临床效果 ;膜的屏障作用最少应保持 2个月 ,术后 6个月是拆膜的最佳时间 ;膜早期暴露及其处理对GTR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综合评估临床中双尖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位点保存的效果。方法:选择双尖牙需拔除并行种植修复的患者65例90颗牙,随机分为即刻种植GBR组(即刻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单纯GBR组(拔牙创GBR技术处理+延期种植)和空白对照组(拔牙创常规处理+延期种植)。拔牙前及拔牙后1、3、6个月分别行CBCT扫描,测量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并用Simplant软件测量位点骨密度,比较各时间点3组间各指标差异,评价位点保存的效果。结果:各时间点骨高度丧失量、骨宽度丧失量及骨密度变化值相比,即刻种植GBR组变化最小,单纯GBR处理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大,每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尖牙区应用即刻种植联合GBR处理,可有效进行种植位点保存,并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简化种植修复程序,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141例通过Bio-Gide生物膜引导的再生骨中种植和负重的259枚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选择种植术区存在骨缺损,可通过GBR技术修复骨缺损的患者141例其中123例202枚种植体周存在水平向骨吸收,种植体通过GBR可同期植入;18例57枚种植体周骨缺损量较大,存在垂直向多壁骨缺损,需先通过GBR技术引导新骨生成,6—8个月后再植入种植体。生物膜均采用可吸收性的Bio—Gide膜,骨移植物为自体骨与Bio—OSS骨粉的混合物术后1、3、6月进行X光检查及临床检查。二期手术时,对新生骨组织量进行评估:种植修复体完成后,分别于戴牙后6、12、24月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吸收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二期手术时,141例253枚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结合,6枚种植体周围形成纤维愈合而失败,后经重新种植,所有种植体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6—24个月,种植体均能成功地恢复咬he功能。结论:Bio—Gide生物膜引导再生骨中种植体成功率为96.9%,与正常骨组织中种植修复的成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