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友章  王昌俊  刘静  周俊亮  刘兆周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70-173,F0003
背景:脾与线粒体具有相关性,中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线粒体的生物氧化产能过程。 目的:分析经典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肝、心肌、胃黏膜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 材料:实验于2004—06/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测试中心完成。选择SD大鼠40只,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小承气汤由厚朴、枳实、大黄(比例3:3:2)组成;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比例2:2:2:1)组成,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并由该院制剂室制成100%煎剂。 方法:大鼠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和四君子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制作大鼠长期脾虚模型。 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生理盐水3mL/(次&;#183;只)灌胃,隔日1次,共34周。②脾虚模型组大鼠小承气汤3mL/(次&;#183;只)灌胃,隔日1次,同时隔日喂食,共34周。③自然复健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共34周。④四君子汤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同时用四君子汤灌胃8周,4mL/(次&;#183;只),1次/d。于实验34周末麻醉断头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骨骼肌、肝脏、胃黏膜、心肌组织,用双缩脲法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蛋白量,并根据组织质量计算出每克组织的线粒体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及超微形态。 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里)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自然复健组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0.01);四君子汤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最高,除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外(P<0.05~0.01),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形态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肝细胞线粒体致密质粒减少或消失,嵴断裂;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变小,线粒体膜结构破坏;胃壁细胞线粒体减少,线粒体内部结构不清,胃主细胞线粒体峭断裂。自然复健组大鼠各组织的线粒体形态改变较轻,四君子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 结论:四君子汤具有提高脾虚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修复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10只/组。②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外,其余3组均建立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隔日喂食,并以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比例为3∶3∶2,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3mL/只,隔日1次,共30周。自然复健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同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1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4mL/只。③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4种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水平,提取线粒体DNA,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Ⅰ、COXⅡ和COXⅢ序列分析。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组织线粒体各种细胞色素含量检测结果:实验第30周,脾虚模型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自然复健组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组(P>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显著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②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检测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均高于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P<0.01或0.05),与正常组基本相似(P>0.05)。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序列分析: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COXⅠa,COXⅡ,COXⅢ存在突变现象,正常组和四君子汤组未见COX亚基突变。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修复脾虚所导致的mtDNA编码COX亚基损伤,提高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10只/组。②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外,其余3组均建立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隔日喂食,并以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比例为3:3:2,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3mL/只.隔日1次,共30周。自然复健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同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1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4mL/只。③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4种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水平,提取线粒体DNA,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Ⅰa, COXⅡ和COXⅢ序列分析。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组织线粒体各种细胞色素含量检测结果:实验第30周,脾虚模型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自然复健组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组(P〉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显著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②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检测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均高于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P〈0.01或0.05),与正常组基本相似(P〉0.05)。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序列分析: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COXⅠa, COXⅡ,COXⅢ存在突变现象,正常组和四君子汤组未见COX亚基突变。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修复脾虚所导致的mtDNA编码COX亚基损伤,提高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粘膜TNF-α、IL-6表达及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影响,探讨其对胃黏膜保护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干预组、西药组、自然康复组,以小承气汤灌胃联合饮食失节进行脾虚大鼠造模,经药物灌胃干预4周后取出胃组织,运用Cuth法计算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ELISA检测TNF-α、IL-6表达水平,分析胃黏膜损伤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四君子汤组能下调脾虚大鼠TNF-α、IL-6的表达(P<0.01)和保护胃黏膜。结论:四君子汤能显著改善脾虚证胃粘膜组织的溃疡损伤,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的表达来修复胃黏膜从而改善脾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及损伤指数的影响,探讨其对胃黏膜保护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西药组、自然康复组,以小承气汤灌胃联合饮食失节进行脾虚大鼠造模,经药物灌胃干预4周后取出胃组织,运用Guth法计算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ELISA法检测TNF-α、IL-6表达水平,分析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后大鼠TNF-α、IL-6水平升高,胃黏膜损伤明显;与脾虚模型组、自然康复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及西药组IL-6、TNF-α均降低,且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药物治疗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显著改善脾虚证大鼠胃黏膜组织的溃疡损伤,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的表达来修复胃黏膜从而改善脾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黏膜 TFF3蛋白表达及 TFF3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和四君子汤组,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回肠黏膜 TFF3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 TFF3mRN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各组大鼠肠黏膜 TFF3蛋白表达,TFF3mRNA 降低。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大鼠肠黏膜 TFF3蛋白表达,TFF3mRNA 明显上调,优于自然复健组(P <0.01)。结论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可增强 TFF3mRNA 与蛋白的表达,促进受损肠黏膜的重建与修复,增强肠黏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对实验性脾虚证小鼠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09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实验室完成。采用随机抽签法将4周龄健康雄性NIH小鼠7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14)、脾虚模型组(n=17)、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n=15)、强肌健力口服液中剂量组(n=17)、四君子汤组(n=15)。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只·d),同时灌服蒸馏水0.5mL/(只·d);脾虚模型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服蒸馏水0.5mL/(只·d);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胃强肌健力口服液(由北芪、党参、升麻、白术、甘草等组成,每毫升含生药1.204g),给药剂量为26g/kg及13g/kg,1次/d;四君子汤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服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组成)26g/kg,1次/d,连续用药16d。测定各组动物脾、胸腺、肾、肝、小肠等组织蛋白质水平的变化,以及各组动物造模前后体质量和脾、肾、胸腺、肝脏质量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因灌胃失误及造模等原因引起动物死亡,其中正常对照组1只,脾虚模型组5只,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3只,四君子汤组2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67只。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动物脾脏、肾脏、肝脏、小肠组织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Q=10.64,8.06,14.71,11.22;P均<0.01),胸腺组织蛋白质含量则升高(Q=10.68;P<0.01),心肌组织则无改变;强肌健力口服液及四君子汤能使脾脏、肾脏、肝脏组织蛋白质含量升高(Q=3.67,2.93,3.78,3.95;P均<0.05);同时使胸腺蛋白质含量降低。②实验前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993);实验结束后脾虚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减轻(Q=17.32,P<0.01);强肌健力口服液和四君子汤组小鼠体质量比脾虚模型组显著升高(Q=6.69,5.03,8.30,P均<0.01)。③脾虚模型组小鼠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组织质量比正常对照组减轻(P均<0.01);强肌健力口服液和四君子汤组小鼠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组织质量增加。结论:强肌健力口服液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从而发挥其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养阴活血方对运动应激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1999-09/2000-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3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d。造型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d30min后游泳。药物造型组:静脉注射药物注射液0.3mL/d30min后游泳。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建立负重力竭游泳运动模型,观察养阴活血注射液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骨骼肌、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各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脂质含量的比较: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升高趋势。药物造型组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心肌、骨骼肌增高差异显著;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显著升高。药物造型组的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心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差异显著;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心肌、骨骼肌过氧化脂质含量均有显著升高。应用中药养阴活血方使组织过氧化脂质含量均有降低,其中肝脏、骨骼肌降低差异显著。②各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比较:对照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呈正常超微结构形态;造型组细胞胞质呈无定形大小不等空泡,内质网及糖原基本消失,线粒体隐约可见,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有紊乱现象,骨骼肌肌原纤维疏松变细;药物造型组肝细胞内质网及线粒体均清晰可见,细胞核呈正常结构。结论:力竭运动使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显著受损,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紊乱。养阴活血方具有激发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抗脂质过氧化、缓解力竭运动所致组织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对实验性脾虚证小鼠RNA合成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10/11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采用随机抽签法将4周龄健康雄性NIH小鼠68只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3)、脾虚模型组(n=16)、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n=13)、强肌健力口服液中剂量组(n=13)、四君子汤组(n=13)。②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d,同时灌服蒸馏水0.5mL/d;脾虚模型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服蒸馏水0.5mL/d;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胃强肌健力口服液(由北芪、党参、升麻、白术、甘草等组成,含生药120.4g/L),给药剂量分别为26g/kg及13g/kg,1次/d;四君子汤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服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组成)。26g/kg,1次/d,连续用药16d。测定各组动物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小肠等组织RNA水平的变化,以及各组动物造模前后体质量和脾、肾、胸腺、肝脏、心肌组织质量体质量比值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因灌胃失误及造模等原因引起动物死亡,其中脾虚模型组4只,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3只,强肌键力口服液中剂量组织1只,四君子汤组1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为59只。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动物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小肠组织中RNA含量均显著降低(Q=5.07~18.92,P均<0.01);用药16d后强肌健力口服液26g/kg组能使脾脏、肾脏、肝脏、小肠组织中RNA含量显著升高(Q=4.45~6.11,P<0.05或0.01);强肌健力口服液13g/kg组能使肾脏、胸腺、肝脏、小肠组织RNA含量显著升高(Q=3.47~5.24,P<0.05或0.01);②实验前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863);实验结束后脾虚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减轻(Q=17.08,P<0.01);强肌健力口服液和四君子汤组小鼠体质量比脾虚模型组显著升高(Q=4.73~7.76,P均<0.01)。③脾虚模型组小鼠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组织质量比正常对照组减轻(Q=6.36~12.83,P均<0.01),且脾脏、肾脏、胸腺组织比值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Q=3.01~5.13,P<0.05或0.01);强肌健力口服液和四君子汤组能使小鼠脾脏、肾脏、胸腺、心肌、肝脏组织质量增加(Q=3.57~10.51,P<0.05或0.01),同时能升高脾脏、肾脏、胸腺、心肌组织比值(Q=3.01~7.28,P<0.05或0.01)。结论:脾虚证的发生与RNA合成减少有关,强肌健力口服液对RNA合成有促进作用,从而发挥其健脾益气、强肌健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养阴活血方对运动应激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1999-09/2000-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3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 mL/d.造型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 mL/d 30 min后游泳.药物造型组:静脉注射药物注射液0.3 mL/d 30 min后游泳.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建立负重力竭游泳运动模型,观察养阴活血注射液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骨骼肌、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各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脂质含量的比较: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升高趋势.药物造型组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心肌、骨骼肌增高差异显著;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显著升高.药物造型组的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心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差异显著;力竭运动后造型组肝、心肌、骨骼肌过氧化脂质含量均有显著升高.应用中药养阴活血方使组织过氧化脂质含量均有降低,其中肝脏、骨骼肌降低差异显著.②各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比较:对照组小鼠肝、心肌、骨骼肌呈正常超微结构形态;造型组细胞胞质呈无定形大小不等空泡,内质网及糖原基本消失,线粒体隐约可见,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有紊乱现象,骨骼肌肌原纤维疏松变细;药物造型组肝细胞内质网及线粒体均清晰可见,细胞核呈正常结构.结论:力竭运动使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显著受损,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紊乱.养阴活血方具有激发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抗脂质过氧化、缓解力竭运动所致组织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大量的重要器官因为无法长期保存而失去临床应用价值,经深低温冻存的组织或器官,随着血流的恢复,同样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骨骼肌是最易受累的组织。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深低温冻存大鼠肢体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细胞膜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手足外科。材料:实验于2006-04/11在山东省立医院低温实验室(省级)完成。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由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冷冻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2只。方法:对照组只暴露股动、静脉,不离断肢体;其余两组制作深低温保存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均截断右后肢,经深低温冻存前处理,然后移入液氮容器内保存1个月;实验时复温、常规洗脱液灌洗后行断肢再植,恢复肢体血供4h后取材(其中依达拉奉组洗脱液中含依达拉奉0.5mg/kg)。选取相同时点骨骼肌标本,制备骨骼肌细胞膜并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测定各组骨骼肌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反应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线粒体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呼吸控制率,并对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行透射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线粒体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呼吸控制率。②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呼吸控制率:依达拉奉组高于冷冻组(P均<0.05)。②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含量:依达拉奉组低于冷冻组(P均<0.05)。③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依达拉奉组骨骼肌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冷冻组。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骨骼肌细胞膜及线粒体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依达拉奉直接抑制羟自由基、提高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产生,使细胞进行正常的氧化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瘿强肌汤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的影响,探讨消瘿强肌汤治疗甲亢肌病的机理。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甲亢肌病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甲状腺激素钠盐250μg/100g造模,中药组在造模后灌服消瘿强肌汤30d,生理盐水对照组造模后灌服生理盐水30d,正常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取骨骼肌观察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含量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及线粒体的形态变化。结果甲亢肌病模型组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呈色降低,含量下降。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嵴断裂,甚至融合消失。中药组可见酶活性和含量恢复,线粒体嵴排列规则,空泡消失。结论消瘿强肌汤可通过恢复线粒体酶活性和线粒体结构来改善甲亢肌病的骨骼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氧及低氧复合跑台运动后大鼠左心室肌细胞内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低氧及运动训练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运动组。用MPA-心功能分析系统记录血压和心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常氧对照组:线粒体结构完整,平行排列。常氧运动组: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轻度水肿。低氧对照组:线粒体排列紊乱,挤压变形,嵴断裂,外膜增厚。低氧运动组:线粒体平行排列,基质增多,部分线粒体结构不清,肌膜尚清晰。结论:低氧导致左心室肌线粒体结构严重破坏,运动使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适度的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低氧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但有效地消除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脑血管疾病,或对已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预防其复发、进展和并发症,对防止VD的发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探明针灸治疗VD的获效机制是VD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与基础医学院.材料成年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在本校动物实验中心选用健康SD大鼠建立4-血管阻断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表达.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模型大鼠潜伏期为(58.08±38.77)s,假手术组为(26.50±29.4)s,模型大鼠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模型大鼠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差异无显著意义;其顶叶皮层凋亡细胞数为41.60±3.71,海马凋亡细胞数为35.83±7.11.电针组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为(29.89±32.62)s;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三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顶叶皮层的凋亡细胞数为12.84±5.44,海马为11.30 ±4.16,其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拮抗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获取容易、创伤微小、具有无限扩增和多分化潜能、自体移植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青睐。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不同浓度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其增殖的影响。 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中心。 材料: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SPF级,体质量170-18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 方法:实验于2005-01/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补肾活血中药4.4,2.2和1.1g/kg,分别相当临床成人用量的20,10和5倍。正常对照组灌胃纯净水。连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1h后,无菌条件下,腹主动脉取血6mid只,2000r/min离心15min,收集血清。高、中、低剂量给药组用10%大鼠含药血清代替10%的牛血清,正常对照组的培养基加入10%的血清。每天观察并记录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 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况。②HE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原表达。④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 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况: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24h后开始贴壁,7d后可达80%融合。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形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多成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体积小,胞核位于胞中或稍偏,核浆比略大。③髓间充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认识和治疗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具有治疗方法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因而从中医领域进一步探寻治疗RA更为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中药能否在RA发病中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作用方式,抑制或阻止软骨和骨的破坏并促进他们的新陈代谢及其损伤的修复的研究更是少有报道.目的探讨中药通痹灵抗软骨破坏的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金匮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8/2003-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实验室完成.Wistar清洁级大鼠,雌性,体质量(110 ±20)g,35只.由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动物合格证号2002A041.将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通痹灵总碱组.通痹灵总碱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病研究所植物化学分析室提取.方法以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为动物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做大鼠趾关节病理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病变;培养软骨细胞,以rrIL-1β体外刺激软骨细胞导致软骨细胞基质降解作为药理模型,加用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并以地塞米松作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阿利新兰法检测GAG含量;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通痹灵总碱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趾关节软骨病变及对rr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影响②次要结局通痹灵总碱对rr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①趾关节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评价结果显示通痹灵总碱组软骨破坏程度小于造模组(P<0.01);②不同浓度的rrIL-1β(1,10,100,500,1 000μg/L)促进了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降解(P<0.01),且呈量效关系.③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200,100,50,25 mg/L)及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降解(P<0.01)及一氧化氮的产生(P<0.01).结论通痹灵总碱可抑制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趾关节软骨破坏;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通痹灵总碱可对抗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降解,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许多疾病都伴有基因表达的改变,能够为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材料:实验于2005-04/10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SPF级健康雄性50d龄Wistar大鼠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5只/组。②基因芯片类型为大鼠BiostarR-40S(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批号G050510010052)。方法:①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大鼠采用改良烟熏 气管滴加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气道病理改变,若出现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肺内支气管的管腔及周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周围平滑肌和纤维细胞增生;间隔变薄、断裂,肺泡扩大融合;小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说明造模成功。②造模成功后第30天,中药治疗组灌服浓度为0.65g/mL的自制中药合剂(麻黄,杏仁,黄芪等),2mL/次,1次/d,连续给药14d。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相同室内环境下自由饮食饮水。③给药完毕后处死各组大鼠,进行总RNA提取、探针的标记与杂交、洗片,采用芯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芯片灰度扫描图,得到芯片上每个基因点的原始信号值(包括前景信号值和背景信号值),从而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判定。检验水准是Ratio值大于2.0为上调基因,小于0.5为下调基因。为了提高检验的可靠性,本实验将检验水准设为Ratio值>2.5为上调基因,Ratio值<0.375为下调基因。主要观察指标: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②与正常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对照组的基因表达情况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达57个,涉及免疫、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转运、细胞迁移及纤维化等。②中药治疗组的基因表达大多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减少到11个,涉及应激反应、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等。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涉及免疫及神经递质的分泌。结论: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原因之一,而经药物治疗后,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获取容易、创伤微小、具有无限扩增和多分化潜能、自体移植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青睐.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不同浓度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其增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中心.材料: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SPF级,体质量170~180 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方法:实验于2005-01/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补肾活血中药4.4,2.2和1.1 g/kg,分别相当临床成人用量的20,10和5倍.正常对照组灌胃纯净水.连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1 h后,无菌条件下,腹主动脉取血6 mL/只,2 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清.高、中、低剂量给药组用10%大鼠含药血清代替10%的牛血清,正常对照组的培养基加入10%的血清.每天观察并记录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况.②HE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原表达.④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况: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24 h后开始贴壁,7 d后可达80%融合.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形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多成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体积小,胞核位于胞中或稍偏,核浆比略大.③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原表达:单个核细胞的胞浆中有CD44表达,着蓝色,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Kit,在表型表达和细胞形态上具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④补肾活血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在加入补肾活血中药血清3 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并与剂量呈正比.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瘿强肌汤对甲亢肌病大鼠骨骼肌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影响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方法36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模型组、中药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n=10),后3组腹腔注射甲状腺激素钠盐制作甲亢肌病模型,中药治疗组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再灌服中药方剂消瘿强肌汤。光、电镜观察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及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各型骨骼肌纤维运动终板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酶反应产物减少,分布不均,超微结构显示突触间隙电子密度高低不等,接头褶减少、变短,轴突终末内线粒体空泡化。中药治疗组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恢复,接头褶结构、轴突终末内部分线粒体结构恢复正常。结论消瘿强肌汤可恢复甲亢肌病骨骼肌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改善骨骼肌运动终板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进行一些以心肌细胞学为基础的检测技术,首先必需采用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提取心肌细胞,由于使用器械的限制或分离方法的缺陷,往往提取不到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心肌细胞.采用超低温液氮保存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法是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有效的方法之一.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超低温液氮保存分离法制备心肌细胞悬液的可行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4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及细胞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完成.选用200~220 g SD大鼠30只;Krebs-Henseleit缓冲液(pH 7.4)NaCl 118 mmol/L,KCl 4.8 mmol/L,MgSO41.2 mmol/L, KH2PO4 1.2 mmol/L,NaHCO3 25 mmol/L,Glucose 11 mmol/L.方法麻醉大鼠开胸后,迅速取出心脏,置于冷Krebs-Henseleit液中,洗去残存的血液,弃去大血管、心房和右心室,将左心室肌剪成两块,然后置于含600 mL/L甘油的DMEM的冻存管中,程序冷冻,即4℃30min,-20℃30 min,-80℃30 min,最后保存于-196℃的液氮中备用.分离心肌细胞时,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左心室肌,迅速放入40℃水浴中解冻;用DMEM清洗心脏;将左心室肌剪碎成1 mm3的小块,于冷KrebsHenseleit液中吹打10 min,以分离心室肌细胞;将含心肌细胞的悬液用100目网筛过滤,8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清洗沉淀2次,800 r/min离心5 min;必要时可再次吹打左心室肌碎片以获得更多的左心室肌细胞;将沉淀轻轻加入40 g/L的Ficoll上,400r/min离心4 min,弃上清,沉淀即为高纯度的杆状的心肌细胞.主要观察指标是否分离出高纯度的符合质量的心肌细胞.结果采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超低温液氮保存分离法,成功地分离出足够数量符合质量的杆状心肌细胞.结论运用液氮冻存的大鼠心室肌来分离心室肌细胞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作为以细胞学为基础一些分子生物学甚至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研究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具有无需特殊昂贵设备、简单易行、消耗低廉、耗时短、适于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