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减少小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3-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1 318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筛选影响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将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地区农村小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1.15%,肥胖检出率为8.42%,男生的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女生(10.99%vs.7.23%、13.04%vs.9.11%,χ~2=5.593、5.13,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父(母)肥胖、零食消费高、静坐时间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低出生体重、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母亲文化程度低。结论该地区农村小学生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问题,应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共同改善学生营养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银川市6~11岁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4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1 794名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带养人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等.结果 银川市6~11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0.92%,肥胖检出率为7.53%.儿童肥胖与性别、父亲职业、家长是否关心和控制孩子体重及挑食、偏食有关.结论 银川市儿童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父亲职业等因素与儿童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烟台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烟台市3个城区6所中小学8~14岁1052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1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城区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7.59%,肥胖率为23.38%。男生的超重肥胖率(48.54%)高于女生(32.81%)(χ2=18.275,P<0.001)。睡前吃食物、每天吃早餐和偏食挑食对超重肥胖的发生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7,7.123,24.895,P<0.01)。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超重肥胖、出生体重超重和父亲抽烟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6,28.565,20.886,4.66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超重肥胖、男生、睡前吃食物、母亲超重肥胖和出生体重≥4kg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2.032,1.865,1.790,1.725);每天吃早餐和偏食挑食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676,0.433)。结论 烟台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干预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3所小学共1 584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山东省城市学龄儿童超重检出率13.76%,肥胖检出率13.26%,超重、肥胖合并检出率27.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嚼慢咽、挑食/偏食与否、是否每天吃水果、喝甜饮、吃早餐等饮食习惯因素,以及性别、周岁体重、父母体质指数等因素是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 结论 山东省有超过1/4的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建议教育并引导儿童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采取综合措施对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学专科学生营养知识行为现状及BMI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重庆市某医学专科院校812名学生,以体格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被调查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仅为27.96%,饮食行为习惯存在一定的缺陷,体重过低发生率为21.92%,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1.33%,与BMI有关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生源地、营养知识水平、爱吃零食、偏食挑食、体育锻炼频率等。结论应重视专科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帮助建立合理的饮食行为和膳食结构,减少体重过低和超重肥胖,也为未来基层医疗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上海市崇明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01/08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崇明岛地区常住健康学龄前儿童8 357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每个年龄段发生肥胖儿童的发生率,以及可能影响儿童体重差异的因素。结果对8 35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单纯性肥胖情况调查,结果发现0~6岁各年龄段发生儿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 00%、1. 62%、2. 28%、4. 18%、5. 56%、4. 68%和5. 78%,肥胖总发生率为4. 10%,轻度肥胖发生率为2. 78%、中度肥胖发生率为1. 27%,重度肥胖发生率为0. 06%。超重发生率为14. 20%。以单纯性肥胖患儿作为因变量,将儿童的食欲、进食速度、挑食或偏食习惯、用餐方式、在外就餐次数、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睡觉时间、夜间睡眠质量、父母文化程度、父母BMI、主要看护人进行量化后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食欲、挑食或偏食习惯、户外活动时间、母亲BMI、母乳喂养时间是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的独立因素,其中户外活动时间与母乳喂养时间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不良饮食习惯和较少的运动是导致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注意儿童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运动习惯,从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我园 112名幼儿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体重低于标准的幼儿有 5 0人 ,占总人数的 44 .6 % ;身高低于标准的幼儿有44人 ,占 39.2 % ;贫血的幼儿有 2 2人 ,占 19.6 % ;患龋齿有12名 ,占 10 .7%。调查发现幼儿的偏食、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幼儿营养不良 ,其主要有如下因素。1 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1.1 成人的影响 一些家长自己偏食、挑食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 ,无意中将自己的偏食习惯传递给孩子。如家长不喜欢吃蔬菜 ,还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厌恶蔬菜的态度 ,久而久之 ,孩子养成了不爱吃蔬菜的习惯。这就影响了幼儿的生长发育。1.2 婴…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造成这种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等.与营养不良相比,更严重的问题是肥胖.近两年,肥胖儿的增长速度惊人,因此,遏制青少年肥胖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正>近十余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逐年增加,儿童肥胖被定义为“疾病的肥胖”~[1]。研究表明,青少年肥胖与成年心血管疾患和糖尿病的患病密切相关~[2]。在关注青少年肥胖的同时,部分中小学生偏食和挑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营养不良也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3]。近年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负担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4]。中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营养状况直接  相似文献   

10.
韩小盛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661-1663
了解省会城市初中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与饮食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改善初中生饮食结构,提高健康素养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南京市、海口市共对2 614名省会城市初中一~二年级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及饮食行为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省会城市初中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73.27±7.45)分,3个城市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53,P<0.01).不良饮食行为方面,存在挑食或偏食行为的比例为33.86%,经常吃洋快餐的比例为43.27%.3个省会城市初中生挑食或偏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2,P<0.01).具备健康素养的初中生挑食或偏食的检出率最低(23.06%),其次为部分具备健康素养(34.53%),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初中生挑食或偏食检出率最高(6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8,P<0.01).不同性别、城郊、城市、健康素养水平学生经常吃洋快餐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01,12.01,14.02,57.61,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吃洋快餐(OR=1.25)是挑食或偏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性别、城郊、年级、挑食或偏食是经常吃洋快餐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9,1.21,1.24,1.24,P值均<0.01).结论 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初中生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状况及其与肥胖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有效引导中学生合理饮食行为,保障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月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乌鲁木齐市所有中学中随机抽取4所学校72个班级的3 4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常吃新鲜水果、经常吃甜零食、经常吃蔬菜、讨厌吃某类食物的女生(87.6%、61.2%、93.5%、45.6%)比例显著高于男生(54.3%、51.5%、91.2%、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常吃新鲜水果、经常喝牛奶、经常吃早餐的汉族学生(87.5%、72.4%、86.2%)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学生(55.0%、65.7%、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OR=1.44,95%CI为1.09~1.88)、存在不良饮食习惯(OR=1.43,95%CI为1.11~1.89)和经常吃小摊食品(OR=1.34,95%CI为1.08~1.73)的中学生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与肥胖存在相关关系,应加强中学生良好饮食行为教育,并运用到生活中预防肥胖的发生,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济南市某校初中生2 385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etraffande Uppfostran, EMBU)、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评估。 结果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为15.4%,性别、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偏爱被试项,心理健康不良组与健康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职业、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社会风气、父母是否经常吵架及单亲情况(P值均<0.05)。 结论 济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并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韶关南雄市、茂名化州市和肇庆怀集县农村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2所,共调查6所中学和6所小学。通过体检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判断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习惯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中小学生1853人,男生941人,女生912人。初中生932人,小学生921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6.3%(487/1853)、3.2%(59/1853)和0.9%(17/1853)。女生营养不良比例(28.1%)高于男生(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知识知晓率〉160%(OR=0.950)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小学生(OR=1.451)、家庭小孩数量3个及以上(OR=1.326)、留守儿童(OR=1.321)、经常不吃早餐(OR=1.405)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高,营养不良与家庭环境、营养认知和饮食习惯相关,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饮食偏好及行为对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广州市28所中小学中年龄为6~19岁的所有超重或肥胖学生,对照为同校同年级随机抽取的1~2个班中所有体重正常者.饮食偏好和行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对饮食偏好和行为按由少到多或由不喜欢到喜欢分为4个水平;通过测胃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并进行营养状况的分类;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小学牛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7136人,问卷有效者5755人中超重或肥胖者为1947人,体重正常者2136人.单因素分析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很喜炊吃蔬菜、水果或糖果及夜宵者是不喜欢者的0.60~0.69倍;对食物挑剔多者是极少挑剔者的0.50倍;而很喜炊吃猪肉、牛羊肉和油炸食物者分别是不喜欢者的1.84、1.30和1.26倍;以及吃饭速度快者足慢者的5.14倍(P值均<0.05).在控制年龄、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父母体型后,对蔬菜与夜宵的偏好、挑剔食物以及进食速度4个指标对超重或肥胖的影响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不喜欢蔬菜或夜宵、不挑剔食物或进食速度慢者相比,喜欢蔬菜或夜宵、挑剔食物、进食速度快者对超重或肥胖影响的比值比(OR)及95%CI分别为0.55(0.42~0.73),0.48(0.35~0.65),0.50(0.39~0.65)和4.32(3.23~5.80). 结论 减慢进食速度与多吃蔬菜有利于预防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为探讨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杭州市第五中学筛查出的营养不良及肥胖学生进行了营养不良和肥胖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所得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喜吃零食和母亲营养不良与中学生营养不良有关;母亲孕期发胖、父亲肥胖、母亲肥胖及外祖父肥胖和中学生肥胖有相关关系。结论:要纠正中学生营养不良,关键在于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的遗传和家族倾向性,值得量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更准确地了解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科学饮食、均衡营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方法分析2011—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动态和中小学学生肥胖动态。结果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中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和家长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营养问题。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对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掌握河南省安阳县青少年儿童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阳县5所监测点学校学生2008—2010年3年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5 806名中小学营养不良率为27.96%,肥胖率为4.88%,超重率为0.33%;营养不良率中学(40.09%)小学(16.59%),肥胖率中学(3.81%)小学(5.88%);营养不良率女生(32.33%)高于男生(24.19%);肥胖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并存,应积极做好各项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影响中学生青少年肥胖的因素,并为以后肥胖症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月在昌吉市随机抽取一所中学,以新疆昌吉市某中学12~15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学号随机抽取330名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分析与肥胖的关系。结果肥胖检出人数为17人,检出率5.3%。肥胖学生与非肥胖学生在是否经常食用烧烤和油炸食品、汉堡炸鸡等快餐、作业量多少、学习生活中的疲劳感和每周40 min以上的课余体育锻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219、41.398、32.103、12.359、19.608,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周食用3d及以上汉堡炸鸡等快餐(OR=1.766,95%CI:1.018~3.061,P=0.043),每周食用3d及以上食用烧烤和油炸食品(OR=2.230,95%CI:1.125-4.419,P=0.022)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少的课后家庭作业量为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97,95%CI:0.174~0.904,P=0.028)。结论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和作业量多少与肥胖存在相关关系,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应减少作业量以降低肥胖的发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6所学校1 228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2%的中小学生有特别的食物偏好。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有吃零食习惯,碳酸饮料和西式快餐食用率很高。早餐的食用情况良好,但存在营养搭配问题。超重及肥胖男孩比例高于女孩、小学生比例高于中学生。超重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在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有待改进;预防和控制不良饮食行为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尤其是加强对母亲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