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股骨头骨折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作者报告从1993年1月-1995年1月应用可吸收SR-PLLA螺丝钉及棒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1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作者认为:应用SR-PLLA内固定物溯凤骨头骨折,完全可以将骨折固定至愈合,对骨折愈合及术后功能无不良影响,它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物留在关节内的后顾之忧,是位置较深的,关节较大的股骨头等松质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方法、疗效、特点。方法 应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棒治疗关节部位骨折66例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4个月,疗效优50例,良11例。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符合关节部位骨折的特点,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痛苦和骨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国外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国内亦陆续开展此项目。自1996年9月至1998年2月,作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1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内及周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SR-PG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捧手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SR-PG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捧手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24例。结果:本组病例中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优20例、良1例。21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移位,1例皮下有特异性液体积聚。结论;该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关节周围骨折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物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关节周围松质骨手术中选用不同直径的可吸收钉(棒)。结果:所有68病例均得到了完全愈合,无并发症。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在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的治疗中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HA/PDLLA可吸收固定棒手术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 1 9例 ,其中肱骨外科颈骨折 2例 ,肱骨髁部骨折 4例 ,桡骨头骨折 1例 ,桡骨远端骨折 2例 ,股骨髁部骨折 2例 ,胫骨髁部骨折 3例 ,踝关节骨折 5例。 1 9例患者均获得平均 8.3个月的随访 ,全部病例骨折均固定至愈合无移位 ,无伤口感染 ,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作者认为HA/PDLLA材料的可吸收内固定物是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内骨折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为金属内固定物,其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都在探讨使用可吸收内固定物,1984年,Rokkanen等[1]首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结果.1999年1月~2000年6月,我院使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Biofix产品)为3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进入医学领域,在骨折与固定方面,由于可吸收内固定物应用,减少了因使用金周内固定物带来第二次手术治疗的痛苦,特别是小儿骨折因身体因素、麻醉因素及意志的影响,多次手术治疗将给小儿带来极大的危  相似文献   

9.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手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手部关节内的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因此大多须作切开复位内固定。1999年-2001年间,我们应用可吸收钉棒治疗手部关节内的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可吸收性内固定物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可吸收性内固定物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李庆泰,杨克非,田光磊,张长清可吸收性内固定物是一种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子聚合物经特殊加工制成。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作为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物在体内一段时间后又能自行降解吸收,从而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也不...  相似文献   

11.
可吸收的骨折内固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新型内固定材料-几种可吸收内固定物的成份,实验研究、临床应用、优缺点及并发症,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国产可吸收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国产可吸收钉关节内植入后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评价其在治疗股骨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新西兰兔 6只于两侧膝关节内分别植入可吸收钉及金属钉; 4、8、12周后取标本, 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临床 45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国产可吸收钉固定。结果: 可吸收钉植入组, 仅表现组织对异物的正常反应; 金属钉组见关节软骨有明显的机械性损伤。45例患者, 随访 12~28个月, 优良率为 93%, 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可吸收钉是治疗股骨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3.
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162例,术后石膏托固定3~4周。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按王伟敦等疗效评定标准,优126例,良31例,差5例。优良率96.9%。结论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是关节内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14.
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青壮年最易发生.我院自1995~1998年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踝部骨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15例.年龄20~51岁,平均31岁.损伤部位,右侧34例,左侧17例,均为单侧.开放伤11例,闭合伤40例.致伤原因:坠落伤21例,交通事故伤12例,砸伤6例,其它12例.治疗时间,2小时~6天.骨折分类[1]内翻内收型8例;外翻外展型16例;内翻外旋型17例;外翻外旋型10例.  相似文献   

15.
54例可吸收内固定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报告54例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关节损伤的并发症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54例骨关节损伤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技术。结果:可吸收物有较轻的异物反应,不影响骨折愈合。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具有固定持久可靠,无须二次手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替代传统内固定物治疗骨关节损伤,一次性完成手术治疗。方法 用自身增强可吸收内固定物(钉、棒等)代替传统的内固定物,固定复位后的骨与关节骨折及矫形截骨或植骨块。结果 应用于9个部位、28处、131例。随访6个月~48个月,平均17个月。与传统方法相比,骨折愈合的时间无明显差异,疗效满意。只要符合适应证,自身增强可吸收内固定物可以替代传统内固定物,治疗骨与关节的骨折与矫形。  相似文献   

17.
应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应用自身增强一聚乙酯(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c acid,SR—PGA)、自身增强一聚丙酯(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cacid,SR—PLLA)可吸收螺钉、棒,手术治疗关节内骨折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62岁。均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3h~29d。应用SR—PGA全螺纹钉9枚,SR—PLLA拉力螺钉26枚,SR—PLLA固定棒15枚。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SO)关节功能评价:优2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3%。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可吸收螺钉在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4例,平均年龄39岁。使用115枚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端松质骨骨折,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个月~3年),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可吸收螺钉是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刘锦荣 《护理学杂志》1998,13(5):282-283
应用SR-PGA、SR-PLLA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棒治疗骨折36例。结果:治疗效果优22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4.44%。全部病例骨折部位内固定无移位、无感染。重点介绍了该手术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及早期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进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应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钉棒系统对185例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73例获得随访,时间3~26个月。经摄X线片检查,证实均获得骨性愈合。对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优148例,良21例,可4例。发生并发症14例,主要为术后早期发热反应、假性囊肿,以及关节功能恢复不全。结论生物可吸收钉棒系统是关节内骨折良好的内固定物,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