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采用小切口行大隐静脉近端高位结扎及主干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大隐静脉曲张属支的手术方法治疗10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病人,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共117条下肢浅静脉曲张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9-04间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3例。剥脱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硬化剂组采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剥脱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化剂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硬化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行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患者568例(676条患肢)和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的患者487例(585条患肢),两组随访比较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均得到治愈。对照组出现皮下硬结57例,皮下瘀斑70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75例;改良组出现皮下硬结40例,皮下瘀斑55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总体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改良组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对大隐静脉主干和大的分支行彻底剥脱临床效果佳,手术相对微创,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49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C4~C6级)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对照组则采用静脉旋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6、3.465、2.554,P=0.003、0.001、0.011),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1,χ2=3.614、1.467,P=0.406、0.057、0.226)。 结论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个体化用于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1例(3.45%)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1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泡沫硬化剂注射术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55例(55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组(A组,23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组(B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EAP分级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病例60例,按大隐静脉主干的处理方式分成两组:主干硬化剂组共26例,30条患肢;剥脱组共34例,共37条患肢。记录2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小腿部硬化剂用量,术后于站立位静脉曲张的复通率和局部不良反应(局部皮肤坏死、溃疡)。结果在大腿部位的大隐静脉主干应用3%泡沫硬化剂,硬化剂组显示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剥脱组明显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1±2.12)min vs(59.73±1.47)min,(1.96±0.11)d vs(4.53±1.07)d,t=22.862、12.221,均P0.001],并且小腿曲张静脉1%泡沫硬化剂用量显著减少[(3.53±0.31)ml vs(5.84±0.31)ml,t=28.425,P0.01]。2组在一期复通率、浅静脉炎及色素沉着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结扎联合3%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稳定且可靠,安全而且操作更为简洁、微创,在一定恢复时期内可以恢复下肢的美容状态,更符合快速康复医学理念,是可以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28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28例患者成功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2(45~98)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40(20~86)ml,平均每条肢体注射16(8~26)ml泡沫硬化剂,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活动性溃疡愈合27例(96.4%),平均愈合时间为15.8(10~28)d。1例溃疡面积较大者术后溃疡面积缩小后行植皮手术后愈合。3例患者术后小腿部曲张静脉附近呈现明显的炎症反应,予33%硫酸镁溶液湿敷后症状缓解,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6例,平均11.6(3~2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溃疡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安全、微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6例(26条患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在DSA导管引导下对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患者均在DSA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26.5ml泡沫硬化剂。24例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可见反流消失。治疗2周及3个月后随诊下肢静脉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大隐静脉走形迂曲、扩张、畸形静脉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DSA导管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但其远期效果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F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80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观察组61例(92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泡沫硬化+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评价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种术式手术时长、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式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避免疼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浅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但浅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1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进行治疗,评估治疗术后症状缓解,局部术区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152例220条患肢采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后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透光旋切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下肢酸胀、乏力等临床症状缓解,溃疡创面愈合。并发症主要是隐神经损伤、皮下硬结、血肿形成、软组织感染、深静脉血栓。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后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点状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12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根据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分别采用泡沫硬化剂多点注射曲张静脉或联合点状剥脱部分大隐静脉属支和点状结扎部分扩张大隐静脉主干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0例病例中108例效果满意,4例经过再次注射后效果满意,8例注射后严重曲张静脉改善不明显,在经过点状剥脱手术后效果满意。同时病理结果显示泡沫硬化剂治疗栓塞效果良好,未出现炎性反应及其他组织不良反应。结论:国产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点状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美腿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高位结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将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大隐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率无明显增加,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激光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比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和激光治疗的疗效。研究组32例采用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血管;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亦明显轻于对照组。提示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疤,无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Jia X  Liu XP  Xiong J  Zhang HP  Liu M  DU X  Zhang MH  Guo W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2):1731-1734
目的 比较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与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09年3月至11月,连续录入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37~66岁,中位年龄49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行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组),另一组行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硬化剂组).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复发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例患者术前退出研究,余59例手术按计划完成.硬化剂组手术时间短于手术组(43 min比65 min,P<0.01),术后镇痛药应用少于手术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也少于手术组(3 d比6 d,P<0.01).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CEAP分级为C1,均较术前的C4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随访,硬化剂组大隐静脉闭塞率80.0%,手术组为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大隐静脉剥脱术相比,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限制性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及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应用该方法治疗132例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病因病理生理解剖分类系统(CEAP)分级为C2~5 Ep/As/Pr的患者.内翻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至膝下水平,小腿曲张静脉团结合透光旋切(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及泡沫硬化剂治疗(foam sclerotherapy).观察术后瘀斑、隐神经缺失、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曲张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6.1%(8/132)有隐神经缺失症状.术后1年随访,1.7%(2/117)有隐神经缺失症状.无复发病例.结论 限制性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及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单,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TM)透光旋切(TIPP)与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大隐静脉曲张病人238例,随机分成TIPP和EVLT组,每组各119例。TIPP组对大隐静脉主干进行高位结扎、剥脱后各曲张属支以透光旋切的方法去除,EVLT组对大隐静脉主干进行高位结扎后主干及各曲张属支以激光灼闭的方法处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P组隐神经损伤、皮肤损伤发生率少于EVLT组(P0.05),TIPP组手术切口数量、术中出血量、皮下血肿发生率均高于EVLT组(P0.05)。结论 TriVex~(TM)透光旋切治疗与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各有优点,EVLT手术切口少、术中出血少,更适合于轻症病人;TIPP对于重症病人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32例大隐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资料。发病2周内行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天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10~16d,平均12.6d。全部患者随访5~32个月,平均13.6月,其中11例〉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的,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与传统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8例(97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分为两组,分别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对照组)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术后观察两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分别为(63.41±3.79)分钟、(39.28±4.24)分钟,术中出血量(50.24±1.58)ml、(18.34±2.51)ml,住院时间(7.13±2.51)天、(4.17±1.39)天。对照组术后患肢疼痛18例,疼痛率46.15%。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10.26%,观察组术后患肢疼痛7例,疼痛率17.95%,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2.56%,两组复发患者再次经腔内激光治疗后全部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相比,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操作容易、术后复发率低,适合大量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实施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阶段性抽剥术。观察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2例(3.45%),对照组复发11例(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