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重视从痰湿瘀滞论治,清化痰湿瘀滞为基本治法,以十味脂肝汤基础方,该方以疏肝理气、清化痰湿、活血消浊等复法组方,随证加减。从理法方药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周仲瑛教授辨治本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治疗胃脘痛的辨治要点、方法及临证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复习《伤寒论》中有关胃脘痛的治疗条文,概述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部位、症状,结合邱明义教授在脾胃系统辨治方面的经验、临床辨治要点和辨治方法,从临证诊治思维及学术经验入手,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辨治胃脘痛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诊治思路,并附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胃脘痛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邱明义教授运用经方辨治胃脘痛,从辨虚实、审新久、鉴寒热、参宏微等方面辨证施治,将《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内容归纳为益气补虚法、温中健脾法、养阴润胃法、调和脾胃法、清热散结法、降逆和胃法、疏肝和胃法、泄热安中法等8种基本治疗方法。验案一辨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证,治以补气健脾、温中祛寒,方用理中丸合异功散加减;验案二辨为肝胃不和、郁而化火证,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清热,方用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均获良效。[结论]邱明义教授善用经方,临证治疗胃脘痛,以《伤寒论》中的八法为基础,随证加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病案数据挖掘定量结合定性总结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方案。[方法]通过整理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的病案,并结合数据挖掘和名医定性访谈的方法,对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病机特点、治则治法、临证方案加以总结。[结果]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主要着眼于病机分析,认为肝癌的基本病机是湿热瘀毒互结,肝脾两伤。病理因素是以癌毒为核心,与湿、热、痰、瘀、郁等胶结复合为患。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胆、胃、肾、肺。病机演变,早期以湿热瘀毒内伏为主,中晚期癌毒暗耗气血,病机往往复杂多变。而治疗重在把握扶正祛邪的主次。临证常见7种复合证型为:湿热瘀毒郁结,癌毒内蕴,肝脾两伤证;湿热瘀毒郁结,肝胃失和,胃气上逆证;肝郁脾虚,湿热瘀毒互结证;肝肾阴虚,湿热瘀毒郁滞证;湿热瘀毒互结,络热血溢证;气阴两虚,湿热瘀毒互结证;肝脾两伤,土败木贼,气滞水停,湿热瘀毒未尽证。[结论]周仲瑛教授临证采用病机辨证方法,结合基本病机,围绕病机之间的兼夹、复合、转化及演变,因机立法,随证加减。所列出的7种常见复合证型及辨治方案涉及了肝癌病程的各个阶段。临床特色突出,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其临证方案对中医药治疗肝癌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内科难治病范畴,周老认为"瘀热"常与其他病机证素兼夹,或蕴于脏腑、或阻于脉络,致使功能障碍与形质损害。研究周仲瑛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门诊案例,发现周老或以清热凉血化瘀法为主,或将该治法融于复方之中,进行相关疾病治疗者甚多。文章系统阐述了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包括瘀热的产生、基本病机、辨治及组方用药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在内科难治病范畴,周老认为“瘀热”常与其他病机证素兼夹,或蕴于脏腑、或阻于脉络,致使功能障碍与形质损害。研究周仲瑛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门诊案例,发现周老或以清热凉血化瘀法为主,或将该治法融于复方之中,进行相关疾病治疗者甚多。文章系统阐述了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包括瘀热的产生、基本病机、辨治及组方用药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复杂网络算法对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辨证用药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为总结与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数据支撑。  方法  采集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的门诊电子病历,借助复杂网络算法对两位名老中医的病历数据构建“证-证”和“证-药”复杂网络图谱,以分析两者肺癌辨证用药经验的个性化差异。  结果  通过分析复杂网络图谱,发现两位名老中医对肺癌的辨证均有气阴两虚证, 不同之处为周仲瑛教授还有痰瘀郁肺、热毒痰瘀、癌毒走注、痰瘀互结等证的辨证;而赵景芳教授常辨证型为肺脾气虚、痰热蕴肺、脾虚痰湿、肝郁脾虚等证。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物有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山慈菇、泽漆、太子参、仙鹤草、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炙僵蚕等;而赵景芳教授常用药物为党参、炒白术、制半夏、茯苓、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陈皮、薏苡仁、猪苓、谷芽、麦芽、炙枇杷叶等。  结论  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从癌毒学说出发,强调癌毒的辨治;赵景芳教授辨治肺癌基于微调平衡理论,以培土生金法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7.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力倡中医病机辨证论治的新体系, 提出疑难病证的基本病机特征是复合病机, 并指出复法组方是治疗肿瘤等疑难病证的基本策略。紧紧围绕病机辨证, 从复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基本思路、不同肿瘤复法组方的异同三个方面, 总结周仲瑛辨治恶性肿瘤的立法遣方经验, 以期进一步拓展肿瘤等疑难病证的临床辨治及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是肿瘤的特异性致病因子"的学术思想,对中医辨治肿瘤的治法进行了探讨。常用十法包括:理气解郁法、化痰祛瘀法、搜风剔毒法、清火败毒法、攻毒消癥法、化湿泄浊法、润燥软坚法、助阳消阴法、益气养阴(血)法、健脾和胃法。每一法中详细列述了主治证的特异症、可见症及相关舌脉;明辨病性、病位及病机转化,并列举了临床常用方药。认为辨治述要是每一治法的核心内容,既述其常,又达其变,如是才能法中有法,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9.
魏合伟教授在学习总结古代医家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针对痛风的治疗提出独特见解,认为痛风病因病机为"血受热而化浊毒""余热内伏",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原则进行立法处方。同时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临证时又将痛风分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并根据岭南地区多湿热等气候特点,随证加减,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周仲瑛教授对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的诊治思路,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的相关经验,并分析其典型案例。[结果]周仲瑛教授认为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的主要病机为阴阳两虚,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根据该病以阳虚为主、阴虚为次的特点,主张以温阳补虚为主、清热养阴为辅的治法。在治疗该类型腹泻时,周老立足辨证施治,以乌梅丸为基础,结合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灵活加减,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周仲瑛教授治疗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从整体出发,立足辨证,辨证辨病相结合,从癌毒论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李佃贵教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证及四气五味归经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其内在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李佃贵教授门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处方,通过将符合标准的150首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中,来探索并分析出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50首处方中,核心用药为炒白术,其次为黄连、陈皮、茵陈、乌药、砂仁、枳实、茯苓、川芎、厚朴;药性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主要证型为胃气壅滞证、湿浊中阻证、浊毒内蕴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最常用药类型为清热解毒、健脾芳香化浊、清热化湿和活血化瘀药。结论通过对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分析,总结出其善于将芳香药与苦寒药结合使用,芳香以化浊,苦寒以清热;行气药与活血化瘀药相结合,行气可止痛,活血以化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介绍焦安钦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用药经验。焦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关键为气血水功能失调,但本质为脾肾亏虚,从气、血、水辨治本病,以清热利湿、和胃泄浊、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自拟清降泄浊汤,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总结李佃贵教授在治疗便秘病证属浊毒内蕴证的证候、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的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李佃贵教授门诊治疗便秘病的经验处方,通过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依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探索并分析便秘病证属浊毒内蕴证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90首处方中,最为常用的药物为枳实、大黄、厚朴、当归、川芎、瓜蒌、石膏、知母、乌药、藿香;药性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大肠经;主要证候为大便偏干或黏腻不爽,胃脘部胀满,腹部隐痛,口干、口苦,心烦,乏力,纳少或纳呆,夜寐差,舌质暗红,苔黄腻。结论李佃贵教授治疗浊毒内蕴证的便秘病,治则为清热化湿、化浊解毒,具体以行气、化湿、清热、活血化瘀药组成,用药特色以辛开苦降为主,化湿与活血化瘀药为辅,两者相结合以祛浊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陆老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理气和胃清热法在临床实践运用中的理论依据,分析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以临床经典案例加以佐证。[结果]陆芷青教授认为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等多种因素伤肝,肝失疏泄,横犯胃气,甚至肝郁化火,灼伤胃络,导致胃气不降或胃络失养引发疼痛。针对该病因病机,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清热降火的治疗原则,并自拟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进行治疗,所用方药标本同治、肝胃兼顾,临床应用每获良效。[结论]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拟方思路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陈志强教授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现代中医辨证体系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强调辨病时结合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的重要性,治疗时可灵活运用"温、通、清、化"四法,即温阳以化气,通下以利水,清热以燥湿,化浊以分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癌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毛宇湘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浊毒内蕴、脾胃虚弱,兼痰湿内盛、肝气郁滞、瘀热互结、阴虚内热,治疗以健脾和胃、化浊解毒为基本原则。根据病证的不同表现,兼以化痰祛湿、疏肝解郁、清热活血、健脾益气、养阴清热之法,采用自拟方健脾除湿解毒汤、理气化浊解毒汤、活血化浊解毒汤、益气化浊解毒汤、养阴清热解毒汤等加减治疗,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使浊化毒消,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佃贵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以浊毒理论为纲领,具体运用泻热、化湿、理气、补虚等方法,并将化浊解毒通腑法贯穿始终。用药特点如下:性味相合,清热通腑,化浊解毒,临证时常选用大黄、石膏、海藻、昆布等药;燥化相用,祛湿通腑,化浊解毒,善将白术、苍术、藿香相伍为用;升降相行,调气通腑,化浊解毒,临证时常选用木香、沉香、枳实、杏仁等药;阴阳相顾,补虚扶正,化浊解毒,常用玄参、沙参等药以增水行舟,同时配合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等润肠通便。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常见血管炎病变,往往反复发作,甚则累及肾脏,缠绵难愈,临证采用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健脾温肾、温阳止血法,活血化瘀、行气消斑法,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法等九法辨治。  相似文献   

19.
张宗礼教授通调三焦辨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宗礼教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研究30余年,采用中医药辨治慢性肾脏病经验丰富,临证常以醒脾祛浊,通调三焦为法,效果显著,文章旨在分析张宗礼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常用方药,并附以效验医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探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益气温中,健脾和胃法: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法清热化浊,醒脾和胃法化瘀通络,行气和胃汝分别对慢性萎缩性胃炎76例中的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用中药汤剂治疗,每日一剂,10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79.4%;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善总有效率为71.7%。结论 辨证论治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