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监控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对2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在全麻支撑喉镜监控下,自环甲膜穿刺对患侧声带内分层次多角度多点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声门裂隙大小和惠侧声带的表面积,运用嗓音质量评估仪评估声学参数变化。结果:注射术后声门裂隙缩小,麻痹侧声带表面积增加,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门噪声能量下降,嘶哑声程度明显好转,声时延长,声学参数在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方法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疗效确切、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侧声带麻痹自体脂肪注射的疗效.方法:单侧声带麻痹29例,病程6个月至12年.以自体腹壁脂肪2~5 ml注入患侧声带内.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声音评估、嗓音声学参数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声带自体脂肪注射术后即刻,术侧声带内移、肿胀、体积明显增大.1周后肿胀消退,声带维持较大的体积,声门膜部裂隙明显缩小,但声门后裂隙仍较明显.术后即刻嗓音恢复不明显,2~5 d后迅速好转.术后2个月及6个月时声嘶恢复正常、明显好转、好转、无改善分别为13、11、5、0例及4、11、9、5例.术后2个月及6个月,声学参数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化噪声能量(NNE)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术前,最长声时(MPT)明显长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6个月后全部病例嗓音质量不同程度降低,jitter、shimmer、NNE平均值均明显大于术后2个月,MPT明显短于术后2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为维持疗效,术后6个月,9例接受2次注射,4例作3次注射.结论: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声带麻痹简单、方便、微创,但往往须多次注射方能维持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抽脂术、块状脂肪切取和脂肪颗粒切取三种不同自体脂肪获取方法下视频喉镜下声门旁间隙脂肪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远近期疗效观察,初步探讨最佳的脂肪获取方法。方法:选取单侧声带麻痹患者45例,根据脂肪获取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15例,A组经抽脂术获取脂肪,B组经块状脂肪切取获取脂肪,C组以脂肪颗粒切取获取脂肪,观察各组患者手术前后患侧声带及健侧声带上表面面积变化、各组患者术前后术后各时间嗓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患侧声带内注射脂肪后体积显著增加,患者患侧声带大小术后即刻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3、6、12个月患侧声带大小逐渐缩小,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且C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显著小于A、B组(P0.05)。各组术后各时间段最大发音时间、Jitter、Shimmer及NNE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1个月最大发音时间较其他时间段改善显著,术后3、6、12个月改善情况均逐渐降低;C组改善情况略好于A、B组。结论:采用脂肪颗粒切取获取脂肪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6例羊侧声带麻痹的患者采用改良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进行治疗。自体脂肪移植注射1~2次,中间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声门裂隙及麻痹侧声带表面积,以及患者自我感觉等随访,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最长3.5年,平均2.35年的随访发现在1~2次自体脂肪注射后,脂肪可以在受区长期存活。75.00%以上的患者对疗效满意,〈11.11%的患者对疗效不满意。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用于单侧声带麻痹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分析电子喉镜监控下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后嗓音的主客观评估。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电子喉镜监控下声带黏膜自体胎脂肪注射术,B组采用保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A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术后嗓音障碍指数正常、声带闭合和GRBAS评估正常的人数及比例比B组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喉镜监控下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是目前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声带脂肪注射术对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声带脂肪注射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6及12个月后声门裂隙、麻痹侧声带表面积、频率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声门噪声能量(NNE)、最长声时(MPT)、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和嗓音嘶哑评估(GRBAS),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麻痹侧声带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声带闭合时声门裂隙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PT均较治疗前延长,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长于对照组;NNE、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生理、情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除生理维度治疗后1个月外,其余各维度治疗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单侧声带内收麻痹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 对5例不同病因所致单侧声带麻痹患者,采用改良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前、术后行频闪喉镜及电声门图检查。结果 术后喉像显示5例患者的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中线位,发声时声门闭合已恢复;电声门图波形接近正常人,主观听觉声音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结论 改良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下声带内自体脂肪注射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46例声门闭合不全患者行自体脂肪声带内注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全部患者都有紧张及恐惧感,术后即刻,患者声嘶程度较术前加重,4例过量注射患者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术后1月,所有患者声嘶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围手术期认真细致的护理,所有的患者都能配合局麻下的手术,术后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发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侧声带内收麻痹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对5例不同病因所致单侧声带麻痹患者,采用改良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前、术后行频闪喉镜及电声门图检查。结果术后喉像显示5例患者的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中线位,发声时声门闭合已恢复;电声门图波形接近正常人,主观听觉声音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结论改良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13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实施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喉镜检查观察声门裂大小及通气情况。结果术前行喉镜检查示:13例声带麻痹者声门裂后端宽度均小于4 mm。其中7例患者已行气管切开术,6例患者未行气管切开术。均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下行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1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满意的呼吸功能。7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6例成功拔管,拔管率85.7%(6/7),3个月后复查喉镜,声门裂大于4 mm,无呼吸困难而拔管。6例未行气管切开术患者,3个月后复查喉镜,声门裂大于4 mm,未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结论低温等离子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双侧声带麻痹导致的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声带沟的疗效。方法对32例声带沟患者采用改良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进行治疗。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1—2次,中间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声门裂隙及患侧声带表面积,以及患者自我感觉等随访,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最长4.5年,平均2.5年的随访发现在1~2次自体脂肪注射后,脂肪可以在受区长期存活。78.13%以上的患者对疗效满意,小于9.38%的患者对疗效不满意。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用于声带沟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声门开大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8例双侧声带完全麻痹(有不同程度声嘶及呼吸不畅)患者实施支撑喉镜CO2激光声门开大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纤维喉镜检查观察声门裂大小及通气情况,并由患者本人和医疗小组共同完成发声评估。结果:8例患者中7例1次手术成功,1例患者行2次手术后获得满意疗效。7例患者术后未再出现呼吸困难,发声未见明显下降,纤维喉镜检查见术区黏膜愈合佳。结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声门开大术可有效改善双侧声带麻痹导致的呼吸困难,不行气管切开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发声功能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董飞林  郑怡  苏立众 《浙江医学》2017,39(14):1205-1206,1209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CO2激光辅助下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对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或多次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双侧声带麻痹行气管切开术以缓解气道梗阻,但术后拔除气管套管(简称拔管)困难的患者行支撑喉镜CO2激光辅助下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治疗,术后观察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一次或二次手术后,均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恢复正常口鼻通气;拔管后随访0.5~3年,无再次声门狭窄,无活动后气急,患者发音质量较术前有下降,但不影响正常交流,吞咽功能正常。结论CO2激光辅助下行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效果确切,术后可恢复患者正常口鼻通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修复术及非喉返神经修复术这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1单侧声带麻痹21例,其中采用喉返神经修复术(喉返神经减压术、颈袢神经与喉返神经吻合术、颈袢神经肌肉蒂环杓侧肌移植术)15例,采用非喉返神经修复术(声带自体脂肪注射术、自体软骨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6例;2双侧声带麻痹16例,其中采用喉返神经修复术(喉返神经减压术、颈袢神经肌肉蒂环杓后肌移植术)6例,采用非喉返神经修复术(声带外移术、内镜下杓状软骨切除术)10例。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声音评估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单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中喉返神经修复组15例,术后术侧声带活动不同程度改善,发音时声带突明显内收,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均恢复对称性,声门闭合良好,手术前后的最大声时为(5.51±1.05)s和(12.10±1.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喉返神经修复术术后声带均不同程度内移,声嘶症状改善,但声带均无运动,手术前后的最大声时为(5.47±0.45)s和(11.83±1.4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修复组和非神经修复组术后最大声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双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中喉返神经修复术6例中,术后呼吸困难缓解及声带外展部分恢复4例;非神经修复术10例术后呼吸困难改善;神经修复组术后拔管率为66.7%,非神经修复组术后拔管率为100%;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术后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侧声带麻痹,喉返神经修复术及非喉返神经修复术疗效相当,前者的远期疗效更佳。对于双侧声带麻痹,非喉返神经修复术疗效更佳,但喉返神经修复术不影响患者的发音功能。选择喉返神经修复术或非喉返神经修复术治疗声带麻痹,需要医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患者的身体状况及需求,作出慎重的决定,以取得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的疗效。方法对78例声门闭合不全的患者采用改良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进行治疗。自体脂肪移植注射1~2次,中间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声门裂隙及患侧声带表面积,以及患者自我感觉等随访,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最长3.6年,平均2.5年的随访发现在1~2次自体脂肪注射后,脂肪可以在受区长期存活。75.64%以上的患者对疗效满意,小于14.10%的患者对疗效不满意。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用于声门闭合不全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内镜支撑喉镜辅助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刀头行单侧声带离断加同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疗效。方法对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患者19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行单侧声带离断加同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42个月,分析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19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个月内安全拔管18例,其中术前已行气管切开8例。术后瘢痕挛缩喉腔狭窄未能拔管者1例,经再次手术行对侧杓状软骨切除后成功拔管。嗓音评估发声效果满意14例,轻微下降但患者能接受4例,行2次手术者声嘶较前明显加重1例。结论低温等离子单侧声带离断及同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术后呼吸困难完全缓解,拔管率高,发声功能保留良好。此术式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17.
10条狗分成神经植入组(Ⅰ组,n=6)和对照组(N组,n=4),切断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造成单侧喉麻痹模型。Ⅰ组以左侧舌下神经袢主支的分支分别植入同测甲杓肌、环杓侧肌;N组不作神经修复术。5个月后,直接喉镜检查Ⅰ组声带均无明显萎缩;发音时见4条狗术侧声带内收明显,位于正中位,声门闭合无裂隙;2条狗左侧声带固定于声门裂隙位,内收不明显。深吸气时左声带均未见内收现象。N组左侧声带均萎缩,固定于旁正中位。Ⅰ组发音恢复正常,N组声嘶音调低。自发肌电图检查示  相似文献   

18.
自体脂肪声带内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声带内注射自体脂肪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改善发音及防止误吸,方法有效可靠,已在临床上应用[1],但其远期效果国外报道不一,而国内尚未见临床报道。我们总结了2年来2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例单侧声带麻痹,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1~58岁,平均39.4岁,均为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左侧声带麻痹13例,右侧声带麻痹7例;麻痹的原因:甲状腺术后7例,特发性6例,外伤3例,迷走神经鞘膜瘤术后、食道癌术后各2例。1.2 治疗方法 首先按Brandenburg方法在患者中下腹部常规消毒,用含肾上腺素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侧进路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患者3例,其中甲状腺术后2例,不明原因1例。术中行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向外拉开声带,在支撑喉镜下观察到单侧声带外移,声门裂约5 mm。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2例患者术后2个月拔管,1例患者术后18 d拔管,随访6~32个月,声门裂仍约为5 mm,呼吸和发音满意。结论该手术术后喉功能恢复快而满意,是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侧弥漫型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新术式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20例患者一期在全麻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行单侧声带良性病变切除+对侧声带中后4/5病变范围切除,二期一般在术后1个月局麻下行对侧声带残余病损切除.术后随访患者主观症状、电子喉镜检查.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声嘶、呼吸急促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电子喉镜均未见病灶复发,前联合未见粘连.结论 对于双侧弥漫型声带病变,尤其是病变范围波及双侧声带前中份及前联合,此术式既能充分切除病灶,又能有效避免声带粘连引起的声嘶及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