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益肝浓缩煎剂与强肝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持续10周,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自然恢复组相比,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治疗组Hyp、MDA显著降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结论: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可促进胶原纤维降解,使早期肝纤维化逆转。其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益肝煎剂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鉴于肝纤维化、肝硬变出现蜘蛛痣、舌质青及肝脾大、门脉高压等瘀血征象,以活血化瘀为主兼益气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纤维化已成国内中医药学者的共识。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方的益肝煎剂投产10多年来,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益肝煎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黄芪、当归、赤芍、水蛭等,本研究所以往的研究表明本药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本研究拟探讨益肝煎剂对HSC增殖的影响,为中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有效药物和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肝脏星状细胞系(CFSC)由美国Greenwel教授建立,其表型为活化的HSC。细胞常规培养于含青霉素1×10~5U·L~(-1)、链霉素100mg·L~(-1)中,在37℃,5%CO_2充分湿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益肝浓缩煎剂”、丹参复方(丹参+当时+水蛭)、当时、水蛭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与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前2周及造模结果后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防治,各持续10周;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益肝浓缩煎剂”预防、治疗组Hyp、MDA显著降低(P<0.05);当归治疗组Hyp、MDA显著下降(P<0.05),胶原沉积无减轻(P>0.05);水蛭 各项指标均无好转(P>0.05);“益肝浓缩煎剂”预防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强度减弱。结论 “益肝浓缩煎剂”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防治作用;丹参复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当归次之,仅Hyp、MDA显著下降,水蛭作用较差;上述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或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抑肝健脾复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抑肝健脾复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抑肝健脾复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抑肝健脾复方能保护大鼠肝功能,降低肝组织透明质酸(HA)、Ⅲ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水平,该方药物血清可以抑制纤维化肝细胞合成胶原,能显著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抑肝健脾复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主要由乙、丙型肝炎所致,合理治疗应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及抗肝纤维化治疗,有效抗病毒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以西药为主辅以中药可提高疗效。当前在所谓的保(护)肝及对肝纤维化治疗方面药物虽多,但迄今尚乏特(有)效药物。研究表明:以"瘀血证"立论,重用丹参配黄芪活血化瘀为主,益气、舒肝、健脾中医中药对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等病变治疗具有良好作用。但面对众多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可用于临床的抗肝纤维化有效治疗措施仍很有限,而且目前"861"、"益肝康颗粒剂";强肝、扶正化瘀胶囊等有效中药投产者不多,尚需做进一步随机对照、盲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并重视肝组织学治疗前后复查结果,进一步验证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合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丹参黄芪合剂对二甲基亚硝胺所致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丹参黄芪合荆对SD大鼠的肝纤维化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血清白球蛋白的比值上升,血清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7.
虫草菌丝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观察人工虫草菌丝对CCl_4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复制大鼠CCl_4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并以秋水仙碱作为阳性治疗对照,采用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测定血清ALT、Alb、G、HA、LN、肝组织Hyp含量。结果:虫草菌丝组肝细胞损害、肝脏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均较模型组轻,但再生肝细胞较多,有假小叶形成;其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但秋水仙碱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优于虫草菌丝。结论:虫草菌丝对肝脏CCl_4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有较强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作用,同时在损伤肝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也明显增生,其与活血化瘀药有机伍用,可能是防治肝纤维化较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甘草酸二铵7mg/100g体重灌胃治疗,每日1次,共4周,并以γ干扰素为对照药物。观察大鼠体重、肝脾重量等一般情况;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与丽春红胶原染色,分级分期观察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检测血清肝功能变化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脾脏明显增大;血清ALT活性升高,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上升。甘草酸二铵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降低血清ALT活性。与γ干扰素比较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甘草酸二铵有良好的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减轻肝脏炎症,抑制肝脏羟脯氨酸与胶原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芪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具有健脾、益气、升阳等功效,有研究表明,黄芪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本研究拟观察黄芪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抗肝纤维化的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黄芪提取液的制备 黄芪提取液由北京友谊医院制剂中心制备。经水煎、浓缩,生药含量1g/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4℃贮存备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3,自引:8,他引:103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比观察中药861合剂及其组分之一黄芪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胶原蛋白生化测定。结果,黄芪可使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减少总胶原及Ⅰ、Ⅱ、Ⅴ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随着疗程的延长,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以肝总胶原蛋白含量为指标,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不如中药861合剂。结论:黄芪与其它成份组成中药复方可加强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基础护肝治疗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和对照组(基础护肝治疗),每组24例,患者均在护肝及抗纤维化治疗前1个月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复常以及影像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尤其肝区不适症状的缓解,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在治疗12周、24周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患者肝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的改变,试验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肝脏功能恢复,有效地减轻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病湿热兼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武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110例确诊为酒精性肝病,饮酒史5年以上,近1月内未接受中西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男性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茵芩清肝汤和硫普罗宁、对照组患者口服硫普罗宁,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腹部超声波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结果:通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综合评分的变化来分析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血脂、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腹部超声波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更明显。结论: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病湿热兼血瘀型治疗效果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方剂二至丸、失笑散及其组合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AI-1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胆管结扎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术后1周,造模组随机分模型组、优思弗、二至丸、失笑散及合方组;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至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材。观察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肝功能(ALT、AST、ALP、TBil)、肝组织病理、PAI-1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ALP、TBil、纤维化程度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均能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il(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单方。优思弗能降低ALT、AST水平,但对肝脏纤维化无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失笑散组、二至丸组及合方组PAI-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3个中药复方组之间比较,合方组最低,二至丸组次之,再次为失笑散组。结论:补益肝肾和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二至丸、失笑散及其组合均不同程度地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合方作用优于两个单方,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AI-1mRNA表达有关;不同治则的中药复方对PAI-1mRNA调控的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张亚飞  聂青和  徐辉  谢玉梅  邵彬 《肝脏》2005,10(4):291-293
目的探讨以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为靶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免疫诱导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过程中,尾静脉注射针对TIMP-2的反义寡核苷酸。模型制备结束后,检测AⅡ、ALP、TBil、DBil等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血清HA、Ⅳ-C、PCHI水平等肝纤维化指标,并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析治疗组与其他实验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肝功能生化各指标均优于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治疗组肝纤维化生化指标与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相比,其数值较低,但差异不显著;治疗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结论抑制TIMP-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外基质(ECM)在肝组织内的沉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冷饭团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冷饭团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CC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给予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及阿德福韦酯片和对照组21例,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两次肝穿刺活检病理学变化和血清透明质酸(H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2例加重,10例无明显变化,9例减轻,对照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6例加重,12例无明显变化,3例减轻。治疗组肝脏炎症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9);治疗组纤维化程度2例加重,10例无明显变化,9例减轻,对照组纤维化程度9例加重,9例无明显变化,3例减轻。治疗组纤维化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治疗组治疗后HA下降明显(P〈0.001),对照组未见降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能显著地改善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及驱虫后的一般护肝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血清ALT、AST和TBil都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CⅢ、HA、LN、Ⅳ—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可以改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肝脏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mad-7与Timp-1siRN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联合作用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已构建的重组Smad-7与Timp-1siRN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包埋法通过腹腔注射将其导入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体内。通过病理形态学、Western blot法及半定量RT-PCR法观察两种质粒联合作用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两种质粒联合治疗组与各单一治疗组之间病理学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质粒联合治疗组中Ⅰ型胶原表达量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并较单一治疗组明显抑制Smad-2、Timp-1mRNA在肝纤维化肝脏中的表达(P〈0.05)。结论 Smad-7与Timp-1siRNA表达质粒联合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优于各单一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肝欣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复方肝欣合剂,对照组患者口服强肝丸,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HA、LM和PCⅢ均有明显降低,Alb亦有明显提高,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方肝欣合剂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retinoic acid on oxygen-induced lung injury in the newborn ra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xygen-induced lung injury is believed to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To determine whether retinoic acid (RA) treatment pr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BPD by minimizing lung injur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A on the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oxygen-induced lung injury in a newborn rat model. Eighteen rat pup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oom air-exposed control group (n=5), oxygen-exposed placebo group (n=7), and RA-treated oxygen-exposed group (n=6). Measurement of alveolar area, quantitation of secondary crest formation, microvessel count, evaluation of alveolar septal fibrosis, and smooth muscle actin (SMA) immunostaining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oxygen-induced changes in lung morphology. Treatment of oxygen-exposed animals with RA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ean alveolar area; however, it had no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secondary crests and microvessel count. The degree of fibrosis and SMA express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RA-treated animals. We conclude that RA treatment improves alveolar structure and decreases fibrosis in the newborn rat with oxygen-induced lung injury. Extrapolating these findings to humans, we speculate that similar treatment with RA may reduce lung injury in preterm infants at risk for B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