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期望对PCOS 患者达到个体化治疗。方法: 对不孕门诊被确诊为需生育的109例PCO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月经第3天内分泌检查结果,将PCOS患者分为2组:其中T值高于正常范围的归为A组:共64例;T值在正常范围的归为B组:共45例。在T高组中随机对就诊患者进行直接促排卵治疗,或进行中药+达英-35进行治疗3月后,再进行促排卵治疗。在T为正常组中也是随机对就诊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或进行中药+马富隆进行治疗3月后,再进行促排卵治疗。结果: 中药+达英-35/马富隆治疗后再促排的排卵率比直接促排组的效果好(P<0.01,P<0.005)。在T为正常组中,两种治疗方案的妊娠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在T高组,两种治疗方案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PCOS使用克罗米酚促排卵前应先对症治疗, 以提高克罗米酚的敏感性, 使排卵率及妊娠率提高。PCOS伴发症越少, 促排卵效果越好, 其妊娠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王彬  王建萍 《吉林医学》2011,32(13):2598-2600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后的内分泌、糖、脂代谢变化,及用促排卵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方法:测定78例PCOS不孕患者的基础内分泌、糖及脂代谢指标并与30例非PCOS不孕患者比较。再把78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39例PCOS不孕患者先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分泌、糖、脂代谢指标,停药后再给予克罗米酚(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未经上述药物治疗的39例PCOS不孕患者直接行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78例PCOS不孕患者基础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LH)、空腹岛素(F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比值(FG/FD)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G)高于非PCOS不孕患者(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PCOS(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LH、T、E2分别下降60.6%、36.4%、31.6%,载脂蛋白B(apoB)及HDL-C上升17.5%及20%(P<0.001~P<0.05),FI及FG/FI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观察组促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预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不孕患者内分泌、糖及脂代谢紊乱,改善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用促排卵药物后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二步联合用药对PCOS不孕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使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方案的结局.方法 将87例PCOS不孕患者分为预处理组(达英-35+二甲双胍)48例,未处理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妊娠率、多胎率及流产率.结果 2组成患者熟卵泡数及排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促排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给予达英-35调整月经周期后再使用HMG促排卵,可提高成熟卵泡数及排卵率,最终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用药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血清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恢复,血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明显下降(P0.01),LH/FSH比值降低。单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无明显变化。联合用药组体质指数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下降(P0.05),排卵率、妊娠率都较单用去氧孕烯炔雌醇高。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对PCOS进行治疗,疗效优于单用去氧孕烯炔雌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COS不孕患者采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不孕患者2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4例,采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预处理,再用克罗米酚+HMG促排卵;对照组13例,直接用克罗米酚+HMG促排卵。观察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实验组预处理后的LH、LH/FSH及T较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排卵率、妊娠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预处理能够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王彤  孙艳芳  李琳 《黑龙江医学》2007,31(5):361-362
目的通过对两种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观察,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30例给予克罗米酚(CC)治疗;2组30例为尿促性腺激素(HMG)低剂量缓增方案,观察两组排卵及妊娠情况。两组高雄激素水平的患者降雄激素后再促排卵。结果1组排卵率60.0%,妊娠率33.3%;2组排卵率87.1%,妊娠率63.3%,两组相比较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第2组仅有1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采用HMG低剂量缓增促排卵方案治疗优于CC的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3种不同促排卵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茅云霞 《黑龙江医学》2003,27(7):489-490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 3种不同促排卵方法的临床疗效 ,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 5 6例PCOS不孕症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1组 2 8例 ,为中药排卵汤联合克罗米酚 (CC)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2组 2 0例三苯氧胺 (TMX)联合克罗米酚 (CC) ;3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采用B超监测排卵。结果  1组周期排卵率 84 5 2 % ,妊娠率 6 4 3% ;2组周期排卵率86 6 7% ,妊娠率 35 0 % ;3组周期排卵率 83 33% ,妊娠率 37 5 % ,各组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妊娠率有显著性。 1组妊娠率明显高于 2、3组 (P <0 0 5 ) ,各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结论 采用中药排卵汤联合CC、HCG的促排卵方案治疗优于TMX联合CC和HMG联合HCG的促排卵方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何嘏娜  郭晖  李榕梓 《微创医学》2006,25(4):608-609
目的 探讨提高多囊卵巢排卵障碍的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方法.方法 根据体内雄激素水平的不同,将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为两组,雄激素正常者(克罗米酚组)21例,单用克罗米酚诱发排卵;雄激素高于正常者(达英组)19例,先用达英-35治疗3个周期后再用克罗米酚诱发排卵.结果 排卵率及受孕率达英组均明显高于克罗米酚组(P<0.05).结论 对PCOS排卵障碍的患者,应根据雄激素水平,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芳  姚凤媚  温芳莉 《广东医学》2007,28(5):808-810
目的 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糖代谢及促排卵效果影响,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PCOS不孕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再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A组)及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再用CC促排卵(B组)2种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血中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LH/FSH),睾酮(T),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餐后2 h血糖(SG2 h)及胰岛素水平和排卵率、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LH,T,LH/FSH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B组下降更多(P<0.05).而两组WHR,BMI,FI,SG2 h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的FBG基本没变化.B组较A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糖代谢紊乱,改善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对PCOS不育妇女不失为良好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克罗米酚(CC)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 75例P-COS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单服克罗米酚,观察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750mg/d共3个月,再服克罗米酚,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LH、FSH、T水平及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H,FSH,T值均有所下降,排卵率、妊娠率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纠正了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改善了卵巢排卵的功能,提高了妊娠率,是治疗PCOS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促进多囊卵巢综合症排卵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俊英  辛连芳  白连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79-1680,1683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将68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与克罗米酚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克罗米酚进行治疗,分别监测重组人绒促性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并分别统计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为2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可促进P-COS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多囊卵巢排卵障碍的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方法。方法根据体内雄激素水平的不同,将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为两组,雄激素正常者(克罗米酚组)21例,单用克罗米酚诱发排卵;雄激素高于正常者(达英组)19例,先用达英.35治疗3个周期后再用克罗米酚诱发排卵。结果排卵率及受孕率达英组均明显高于克罗米酚组(P〈0.05)。结论对PCOS排卵障碍的患者,应根据雄激素水平,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达英-35、中药周期用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的效果。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达英-35治疗90d后再用中药周期用药促排卵。对照组直接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观察两组排卵和妊娠情况,及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症(LUFS)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排卵率及妊娠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LUFS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促排卵前用达英-35可改善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纠正内分泌紊乱,之后用中药促排卵提高了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并减少了LUFS的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存在一定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方法:将79例PCOS所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的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周期排卵率为80.4%,总妊娠率为51.2%,未发生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黄素卵泡未破裂综合征(LUFS)。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5.7%,总妊娠率为21%,有3例并发LUFS。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08,P<0.01)。结论: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疗效高于单纯用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5.
对126例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的妇女分别采取中药周期调经法促排卵,克罗米酚法及中药周期调经法与克罗米酚合用的中西医结合促排卵疗效观察,提示中西医结合促排卵方法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82-84+89
目的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PCOS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CC)促排卵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CC联合来曲唑(LE)促排卵方案治疗,治疗周期中,如无优势卵泡发育、肌注尿促性素(HMG)。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子宫内膜与卵泡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诱排时间短于对照组,HMG用量少于对照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成熟卵泡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最大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多胎妊娠、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C单独促排卵,CC联合LE促排卵方案治疗PCOS不孕症可明显缩短诱排时间,减少HMG用量,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刘亚君 《中外医疗》2011,30(29):97-97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诱导排卵及克罗米芬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的临床排卵率和岳娠率。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6个周期,睾酮基本降至正常后,继续用克罗米芬诱导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予克罗米芬促排卵,2组均于近卵泡发育成熟肌注HCG5000~10000U。结果联合治疗组排卵26例,排卵率89.7%,临床妊娠11例,临床岳娠率37.9%,对照组排卵15例,排卵率51.7%,临床妊娠3倒,临床妊娠率10.3%。结论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PCOS患者进行预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增强对CC的敏感性,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是治疗CC不敏感型PCOS患者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唐婷婷 《中外医疗》2014,(27):32-33
目的探讨分析克罗米芬联合促卵泡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就诊并确诊为PCOS的患者共60例,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案: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观察组治疗方案:克罗米芬+促卵泡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HCG,排卵后黄体酮支持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促卵泡素治疗PCOS促排卵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秀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398-1400
目的:将来曲唑+阿司匹林与克罗米酚分别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97例诱导排卵治疗,比较来曲唑+阿司匹林及克罗米酚对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PCOS不孕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来曲唑+阿司匹林组47例,克罗米酚组50例。来曲唑+阿司匹林组均于月经来潮或撤退性出血第3~5天口服来曲唑2.5mg(1次/d)共5d+阿司匹林50mg(2次/d)(至妊娠10周);克罗米酚组均于月经来潮或撤退性出血第3~5天口服克罗米酚100mg(1次/d)共5d,观察两组PCOS患者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及妊娠情况。结果:来曲唑+阿司匹林组出现优势卵泡40例(85.11%),克罗米酚组31例(62.00%)(P<0.05);来曲唑+阿司匹林组单卵泡发育33例,克罗米酚组单卵泡发育13例(P<0.05);来曲唑+阿司匹林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来为(10.13±1.45)mm,克罗米酚组(5.79±0.91)mm(P<0.01);来曲唑+阿司匹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克罗米酚组(P<0.05)。结论:来曲唑配伍阿司匹林促排卵治疗PCOS无排卵不孕,促排卵效果好,单卵泡发生率高,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克罗米酚组,有助于改善妊娠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具有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方法:将79例PCOS所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的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周期排卵率为80.4%,总妊娠率为51.2%,未发生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黄素卵泡未破裂综合征(LUFS)。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5.7%,总妊娠率为21%,有3例并发LUFS。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08,P〈0.01)。结论: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疗效高于单纯用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