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CR技术,具有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和兼容PACS等优点,几乎达到了普及的状态.但是CR技术是通过IP板作为媒介的间接数字化技术,成像包括暗盒IP板曝光、激光扫描、荧光收集、光电倍增、图像处理和打印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平板探测器和影像板两种数字化影像信息检测系统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DR和CR系统分别对对比度一细节体模(CDRAD2.0)进行不同辐射剂量的曝光成像.记录每次曝光的模体表面辐射剂量,将所获取的影像用CDRAD2.0评估软件分析计算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并应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数字化影像信息检测系统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在管电流量不同mAs时,DR系统的IQFinv值与CR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辐射剂量相同时,平板探测器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影像板;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大大降低了被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体外循环微型氧合器的改装和使用,利于推广.方法对健康家兔14只、野兔8只,随机在西京氧合器改装后的微型氧合器下完成体外循环(CPB)并行心肌保护和血液保护研究,发泡板在尿激酶浸泡后重复使用,分别在CPB前、中、后测动脉血气及血液动力学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CPB前、中、后的动脉血气及血液动力学的相关指标,结果满意.结论该微型氧合器性能稳定,能建立完善的CPB模型,且制作简便,发泡板用尿激酶浸泡后可重复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 IP3R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PKC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以期为肝肾综合征(HRS)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IP3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分别用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PKCα、PKCδ特异性抑制剂及HA-DN-PKCα质粒转染干预上述诱导实验检测IP3 R1的表达变化.此外,免疫印迹检测TNF-α对p-PKCα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 TNF-α明显上调IP3 R1蛋白和mRNA表达.PMA、PKCα抑制剂Safingol和HA-DN-PKCα质粒瞬时转染预处理HMCs后,均能明显阻断TNF-α诱导IP3 R1蛋白的表达,而PKCδ抑制剂Rottlerin预处理后,对IP3 R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此外,TNF-α刺激HMCs,各不同时间组总PKCα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TNF-α刺激8 h p-PKC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TNF-α能上调人系膜细胞IP3 R1蛋白及mRNA的表达,TNF-α活化PKCα是TNF-α上调IP3 R1表达的重要上游信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了FUJI的CR使用中出现的IP板影像有重影与读取数据时IP板卡板不能回复二个故障产生的原因,经过故障排除处理,保证了CR的正常运行。从工作原理着手,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及排除。对保障CR安全、有效的使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自动曝光技术性能进行定量评价。方法①在自动曝光方式下,检测肩部体模偏离扫描野中心时,噪声和有效mAs的变化。②在自动曝光和手动固定曝光方式下,对圆锥体模用头部和腹部方案分别进行螺旋扫描,比较2种曝光方式噪声和有效mAs随体模直径的变化。结果体模偏离扫描野中心25mm及以上时,图像的噪声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辐射剂量降低幅度依赖体模直径,体模位置明显影响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论在自动曝光方式下,体模位置明显影响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辐射剂量降低幅度与体模的结构和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动曝光控制(AEC)技术在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中的应用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AEC技术和根据经验设置曝光条件法,分别采集50张胸部后前位X射线图像,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AEC技术: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9~81岁,平均年龄43.6岁。对照组使用手动选择曝光条件: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5.3岁。记录每次成像的曝光指数(EI)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E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951.00 vs 1 961.80,P0.05),且绝大多数图像质量都在可诊断范围之内。但AEC技术EI的标准差较小,说明AEC技术能更精确地控制曝光量。结论 AEC技术可以减少因曝光量不足引起的图像质量下降,也可以避免因曝光过度而产生不必要的患者辐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R)曝光指数(EI)与曝光参数之间的关系、曝光参数值的改变对EI值的影响,以便利用EI来指导DR摄影时曝光参数值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28 cm×28 cm大小和9.0、10.8 cm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西门子公司AXIOM Luminos dRF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机,配备2 880×2 880像素的碘化铯-非晶硅固体平板探测器。总滤过2.5 mmAL,滤线栅栅比15∶1。kV值选用81、102、125 kV和不同的mAs值组合,分别对9.0、10.8 cm厚PMMA板进行曝光,记录每次曝光图像的EI值;mAs值选用1.25、2.00、3.20 mAs和不同的kV值组合,分别对9.0、10.8 cm厚PMMA板进行曝光,记录每次曝光图像的EI值。结果当kV值及其他摄影条件不变时,EI值与mAs值间成正比关系;mAs点数值每增加一个点,EI值大小增加约25%。当mAs值及其他摄影条件不变时,EI值与kV值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但指数值n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kV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当kV值小于100 kV时,kV点数值每增加一个点,EI值增加约25%;当kV值大于100 kV时,随着kV点数值的增加,EI值增加的比值有明显的下降。结论EI值与kV值和mAs值间的量化关系符合感光公式E=K(V~n·mAs)/r~2,EI值可以作为反映感光量的量化指标。点数值表在DR摄影时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当使用高kV摄影时,kV点数值对应的kV值需要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背景:经关节突滑膜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感受器通路给药及银质针导热治疗盘源性腰腿痛效果显著,但关节突滑膜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感受器通路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家兔经腰椎关节突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的感受器通路形态学特征。  方法:将8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在CT引导下经双侧腰椎关节突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分别注射荧光逆行神经追踪剂核黄进行逆行神经追踪,分别在注射后18,36 h取T1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内脏、血管、皮、腰椎关节突滑膜、椎板骨骼肌附着点的肌腱、腰椎间盘、雄性的睾丸、雌性的卵巢等,连续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及荧光标记密集的神经末梢部位,并记录曝光时间。 结果与结论:荧光素注射18 h,在下丘脑,颈、胸交感神经节,T12~L5脊神经节,胃黏膜下、小肠黏膜及黏膜下、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荧光标记细胞;在脊髓前、后角、大脑、小脑、腰椎间盘纤维环、腰椎间盘髓核、腰椎间关节滑膜、骨骼肌膜、气管内外膜、肺泡内膜、心肌的内外膜、肾小球、肾小管、胆囊壁、输卵管内外膜、卵巢、子宫内外膜、睾丸、皮内毛细血管袢及肠系膜动脉壁发现荧光密集区。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脊神经节内淋巴细胞浸润,各荧光密集区与荧光显微镜下所见相同,但曝光时间显著减少(P < 0.01)。荧光素注射36 h,脊神经节标记细胞明显减少,曝光时间显著延长(P < 0.01),荧光密集区的部位相同,但有些部位曝光时间显著延长(P < 0.01),有些部位曝光时间显著减少(P < 0.01)。说明家兔腰椎关节突滑膜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感受器通路网络由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小肠节细胞、脊神经节、外周副交感神经元、下丘脑部分神经元5大神经网络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动曝光控制(AEC)技术在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中的应用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AEC技术和根据经验设置曝光条件法,分别采集50张胸部后前位X射线图像,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AEC技术: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9-81岁,平均年龄43.6岁。对照组使用手动选择曝光条件: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5.3岁。记录每次成像的曝光指数(EU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E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1.00vs1961.80,P〉0.05),且绝大多数图像质量都在可诊断范围之内。但AEC技术EI的标准差较小.说明AEC技术能更精确地控制曝光量。结论AEC技术可以减少因曝光量不足引起的图像质量下降.也可以避免因曝光过度而产生不必要的患者辐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difficulties which humans have in using and developing their capacity for thought. Growth of the human mind, through attunement of the mother's unconscious experience with the infant's, is explored along with the distortions which arise because of aversion to uncertainty and suffering. It then looks at psychoanalysis and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in the light of the maternal function,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also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mind. Four products of the human mind – an excerpt from an infant observation published in 1998, some post‐Kleinian psychoanalytic clinical case material from the 1980s, John Keats's 19th century Ode to a Nightingale and Lucas Cranach's 1526 painting, Adam and Eve – are used to illustrate some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m in giving conscious form to the unconsciou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名法官和40名非法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法官组中抑郁分值高于20分人数远远高于非法官组,焦虑分值二者无明显差异。提示法官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症状为抑郁、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在法官中提倡心理卫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舌骨下区颈脏器周围的筋膜间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采用断面解剖和间隙灌注方法观察了36具成年男尸的舌骨下区颈部脏器周围的筋膜间隙,结果表明,在颈部脏器的前方存在气管前间隙和舌骨下肌后间隙,在后方存在咽后间隙和危险间隙,本讨论了这四个间隙的延伸和相互通连情况,有助于颈深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The autopsy. The ultimate audi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ur hundred twenty-eight autopsy cases were reviewed at a departmental conference over a 4 1/2-year period. All diagnostic test data were discussed before the results of the autopsies were known, and the participants tried to extract the maximum diagnostic information from the clinical findings and the test data. Fifty-two percent of the autopsy cases failed to provide any additional major insight; premortem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were sufficient for diagnosis. In the remaining 48%, however, the autopsies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care.  相似文献   

19.
20.
丹参对微循环障碍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丹参对微循环障碍疾病的作用机理,发现丹参具有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速度,减轻红细胞聚集及消除白色微小血栓的作用.这种结果表明,丹参可能对临床很多伴有微循环障碍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