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8月1日早晨8时,杰出的耳科医生Howard P.House(霍华德.豪斯)因心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St Vincent医学中心仙逝,享年95岁。House在洛杉矶行医64年,成绩卓著。1946年建立了House耳科研究所,1957年建立了House耳科门诊部(House Ear Clinic),治疗过好莱坞的一些闪亮的明星,其中有Howard Hughes,Bob and Dolores Hope,Nanette Fabray,Phyllis Diller,Florence Henderson。House还为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看过病。  相似文献   

2.
John House美国耳科学会委员,世界著名耳外科、耳神经外科专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授。House Clinic创始人Howard House之子,毕业于著名的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在校期间任校游泳队队长,表现优秀。  相似文献   

3.
国际耳科学的先驱 ,杰出的美国耳鼻喉科学家 H .P .House(霍华德 .佩恩 .豪斯 )医学博士于 2 0 0 3年 8月 1日因心脏衰竭在洛杉矶St.Vincent医院去世 ,享年 95岁。他是著名的洛杉矶House耳科学研究所 (HouseEarInstitute)的创始人。House早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 ,194 4年起开始了他的耳鼻咽喉科学生涯。 194 5年他创立了洛杉矶耳科学基金会 (1981年改名为HouseEarInstitute)。自 195 2年起直到 196 1年 ,House一直是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学系的临床教授 ,并担任该系的主任。他生前还曾担任过美国眼科及耳鼻咽喉学会 (现美…  相似文献   

4.
House WF教授,现年58岁,其父兄均为著名耳科专家。氏于1951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从事耳科医教研工作已30年,对耳科学颇多建树,因而闻名于世。其主要贡献有:(1)首先应用手术显微镜于神经耳科手术;(2)首先成功地采用了经迷路径路切除听神经瘤,(3)从事耳蜗埋植术的临床和科研工作20年;(4)首创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美尼尔氏病。House教授于1981年9月底应邀来我国访问并讲学,兹将氏此次访华期间所作学术报告,简单综合介绍如下: 听神经瘤手术本世纪初,听神经瘤均在较晚期出现高颅压及严重视力障碍时才能诊断,手术死亡率很高。美国Cushing氏首先于1917年叙述了此病症状的发生顺序:单侧难听常为最早症  相似文献   

5.
国内许多耳科手术学教科书中,在讲到乳突根治手术切口时,都提到Shambaugh切口和Lempert切口,这使我们对Shambaugh和Lempert的名字并不陌生。1999年,Shambaugh这位杰出的耳显微外科学家在96岁高龄时不幸去世,兹写短文介绍,藉以纪念。GeorgeE.Shambaugh,Jr1903年6月2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有趣的是,他的好友美国著名的耳显微外科医生HowardP.House也出生于6月29日,只是House生于1908年,比他小5岁。Shambaugh的父亲GeorgeShambaugh,Sr是耳科医生,是美国耳鼻喉科学会的创建者,所以Shambaugh注定要成为耳鼻喉科医生。Shambaug…  相似文献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将于2007年11月11~15日举办颞骨及侧颅底手术解剖训练高级班,学员将有机会观摩手术及新鲜尸头操作演示,每人可亲自解剖一具完整尸头(双侧)。会议特邀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所长John House教授作专题演讲,内容涵盖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及侧颅底外  相似文献   

7.
1 引言在过去的 30年中 ,人工耳蜗 ( cochlearimplant,CI)已从早期的临床试用阶段发展到今天国际上作为重度耳聋的常规治疗方法。美国洛杉矶House耳研所在早期单通道装置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的 3M/House单道装置于1 984年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FDA)批准 ,使CI首次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正式应用于临床。近 1 0多年来随着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高新科技的发展 ,多通道 CI在提高使用者的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 990年以墨尔本大学 Clark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多道装置又被 FDA批准应用于临床〔1〕。多通道 CI在重…  相似文献   

8.
耳科历史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大师辈出。Politzer为现代耳科学创始人,Wulllstein等奠定了显微耳科基石,House创立了现代颅底外科,Fisch建立了侧颅底外科体系。双目手术显微镜(OPMI 1)的发明改变了耳科学的历史,CT、MRI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颅底显微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在美国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包括剽窃、抄袭、造假,等,这是一个历史性和国际性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过令人震惊的学术欺骗案例。2002年,Jack L.Pulec在《耳科学和神经耳科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披露了一桩发生在1938年的学术腐败事件,以及美国耳科学会对当事人的处理结果。在如今学术打假呼声高涨之时,回顾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也许对中国的耳鼻咽喉科医生有所启迪。一、事件的起源1938年春天,当时的美国耳科学会主席Harris P.Mosher要求年轻的Hoople医生去调查一件事,看一看Kopetzky医生是不是会做内耳开窗手术,因为…  相似文献   

10.
此次会议于1980年3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共有500多人(90%来自北美),其中包括58位美国最著名的耳科专家(如Schuknecht,Cody,smyth,Simmons,House,Shea,McCabe等)参加了会议,23位欧洲知名耳科学者(如Fisch,Portmann,Palva,Morrison,Plester等)也应邀出席。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耳蜗电图、脑干电反应等耳科现代检查方法的评价,耳鸣的治疗方法,胆脂瘤手术术式以及耳硬化症、面瘫的治疗等问题;此外,对美尼尔氏病的病因、诊断和处理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蜗后病变的诊断中,耳蜗电图和脑干电反应正在逐渐取代一般的阈上测听。脑干电反应主要应用于听神经瘤的诊断,幼儿听力测定和脑干病变定位等。Brackmann和Portmann认为,若  相似文献   

11.
由于解剖知识的积累和技术操作方面的改进,有些技术精湛的耳科及神经外科医生,不但能安全切除听神经瘤,而且对一些中小型肿瘤病人。还能保存面神经及听力功能,如House(1968)在24例中小型肿瘤患者中,14例保存了面神经功能,7例保存了听力。自显微外科开展以来,Yasargil等(1977)及DiTullio等(1978)分别报告了30和34例中、小型听神经瘤,80%保存了面神经功能;2例保存了听力。虽然如此,开颅  相似文献   

12.
主观性耳鸣是耳科很常见的症状,不仅在听力减退的病例,而且在没有明显听力减退时也十分多见。其发病率根据美国健康统计组织1968年统计,美国3600万成人患有耳鸣,其中20%(720万)是严重型,到1977年发现在听力减退患者中耳鸣发病率又有显著增加。据报道,在耳科诊所中耳鸣发病率可高达80%,严重的耳鸣有时竟至使病人丧失工作能力的地步。耳鸣发病率虽然很高,但由于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它是一种主观症状,缺乏客观检查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们对60例耳硬化症患者分别施以镫骨底板大窗(House)或小窗(Fisch)手术,比较两种手术及不同赝复物的听力改进效果。 Fisch提出一种小窗、新赝复物-0.4mm特氟隆钢丝活塞手术。方法是切除足弓,于底板钻一约0.4mm小孔,测量底板和砧骨长脚间的距离以设计赝复物的长度,使特氟隆活塞突入前庭约0.2mm,钢丝连接于砧骨长脚。此术可使治疗后不仅低频听力提高,高频听力也提高。如有底板骨折或脱位则不宜用此法。 House镫骨切除术是镫骨全切除后卵圆窗覆盖一静脉片,再以约4.75mm的House赝复物连接于静脉片和砧骨长脚之间。  相似文献   

14.
<正>尊敬的各位同道:每年一届我国耳科盛会——国际耳科论坛已经连续举办4年,作为东道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促进耳科学的共同发展,传递耳外科、耳内科及耳科基础研究的最新技术理念和进展,将于2014年11月7-9日在海南分院(三亚)举办2014国际耳科论坛。在此次论坛上,我们将邀请来自中国、美国,瑞典,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的顶尖科学家来研讨目前最热的耳科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并邀请包括美国布法罗大学、《听力研究杂志(Hearing Research)》、《中  相似文献   

15.
1 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日本耳科学会(Japan Otology Sociely,JOS)也在独立开展有关中耳胆脂瘤分类和分期的研究工作.因此,EAONO和JOS决定一起合作,制定一份关于“中耳胆脂瘤定义、分类、分期”的全球通用共识文件,经过12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和完善,形成了最终版本的联合共识.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80年2月到1982年2月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进修二年,重点进行耳科学研究,参加了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二年中出席了四次美国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美国耳鼻喉科年会,耳鼻喉科学会(AAO)和耳鼻喉科研究工作年会(ARO)。因此,对美国耳鼻喉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现状和趋向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就耳科显微手术开展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198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世界第1个商业装置起,人工耳蜗已让三十多万聋人走出无声世界,其中一半聋儿不仅能听会说,而且成功进入主流社会,但对其工作和贡献的认同却姗姗来迟,最值得褒奖的人工耳蜗加州三剑客(洛杉矶的House,斯坦福的Simmons和旧金山的Michelson)己过世。2013年才把有“美国诺贝尔”之称的拉斯克奖授予了还在世的另外3位人工耳蜗研究者(澳大利亚的Clark,奥地利的Hochmair和美国的Wilson)。人工耳蜗得诺贝尔奖的呼声很高,或许就在2013年。  相似文献   

18.
由于病人情况及测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比较不同型号人工耳蜗的效果。作者遇见一例55岁女性患者,聋前具有正常听力及语言能力,于1979年因在一周内肌注链霉素10~14g 而致聋。双耳纯音听阈100dB,语言察觉阈右耳95dB,左耳90dB,配戴助听器无效。于1985年2月,1986年7月分别在右耳、左耳植入人工耳蜗3M/House(3M)和 Nucleus 22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全聋患者重建听力,回到有声世界的重要手段。1979年House耳科研究所开展了首例单道CI,1995年我国首次开展了多道CI。目前,国内已进行万余例CI。自从CI认可的适宜人群从最初的语后聋患者到应用于"低龄"语前聋患者以来,CI患者年龄呈现日益降低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州耳科研究所(California Ear Institute,CEI)成立于1968年,是美国加州顶级的耳科学研究中心,在美国乃至全球也颇有名气。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加州拜访CEI的所长Dr.Roberson。认识他是在2007年4月的北京,当时Dr.Roberson率领他所创建的LTH基金会(Let Them H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