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隐匿性及早期复发性腹股沟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6月~2004年3月,我们应用疝囊造影和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诊治隐匿性及早期复发性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57例,女5例,年龄15~41岁,平均21.4岁。病程1~14个月,均经疝囊造影确诊。2.手术方法:对62例造影阳性患者中的55例63个疝囊施行了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单侧原发性斜疝29例,双侧原发性斜疝4例,单侧原发性直疝6例,单侧复发性斜疝10例,单侧复发性直疝2例,一侧复发性斜疝另侧原发性斜疝3例,一侧复发性斜疝另侧原发性直疝1例。其中,对34例28个斜疝及9个直疝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lugR…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5至2006年施行的普理灵疝装置(PHS)无张力疝修补术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男62例,女18例,年龄21~86岁,平均64.6岁,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复发性斜疝16例),腹股沟直疝21例,直疝合并斜疝3例.双侧腹股沟疝4例,占5%.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8年3月~2000年5月应用Bard公司提供的专利产品行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男29例,女1例;年龄43~82岁,平均61.2岁;腹股沟斜疝28例(其中复发性疝4例),直疝2例(其中女性1例);右侧23例,左侧7例,均为单侧发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16例,糖尿病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  相似文献   

4.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7年1月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6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术后随访记录6~48个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治疗组,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63例,女性2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岁;斜疝53例,其中复发性斜疝5例,直疝10例,骑跨疝2例;对照组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斜疝54例,其中复发性斜疝5例,直疝5例,骑跨疝1例。  相似文献   

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几年来极力推崇的腹股沟疝修补新技术。我院自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4年 8月利用该技术治疗可完全坠入阴囊底部的腹股沟疝 46例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男性患者 ,年龄 2 7~ 89岁 ,60岁以上患者 3 4例。病程 2~ 5 2年。斜疝 43例 ,其中单侧 40例 (嵌顿性 6例 ,复发性 2例 ) ,双侧 3例 ;直疝 3例 ,均为单侧。本组病例疝囊大 ,属完全阴囊疝 ,按照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2 0 0 3年腹股沟疝分型标准 ,Ⅱ型 5例 ,Ⅲ型 3 9例 ,Ⅳ型 2例。46例行本术式 48例次。合并心脑血…  相似文献   

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股沟疝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由腹股沟管底部薄弱所引起。我院自1999年8月~2001年1月,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83岁,其中大于60岁患者30例(62.5%),43例为单例(左侧15例,右侧28例),其中斜疝40例,直疝3例;双侧5例,均为斜疝,复发性疝4例。术前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12例,前列腺肥大、心血管疾病、老年性便秘、糖尿病等,共30例次。 二、应用材料:我院均采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疝环充  相似文献   

7.
1998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院对 1 0 9例老年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 98例 ,女 1 1例 ,年龄 60~ 88岁 ,平均 71 .5岁。斜疝 78例 ,其中双侧斜疝 1 3例 ,复发斜疝 1 9例 ,嵌顿疝 9例 ;直疝2 5例 ,其中双侧直疝 2例 ,复发性直疝 6例 ;裤疝 6例。按Nyhus分型方案[1 ] ,Ⅱ型 6例 ,ⅢA型 1 9例 ,ⅢB型 59例 ,ⅣA型 6例 ,ⅣB型 1 9例。同时伴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 69例 ,肝硬化腹水者 3例。   2 .修补材料  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  相似文献   

8.
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病 3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31例 ,女 1例。年龄 38岁~ 82岁 ,平均6 7岁。 6 0岁以上 2 4例 ( 75 % )。原发性腹股沟疝 2 6例 ,其中斜疝 2 4例 ,直疝 2例 ;复发性腹股沟疝 6例。 32例中嵌顿性腹股沟疝 1例。合并心肺脑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慢性便秘等疾病 14例。二、方法1.修补材料 :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 (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 )。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对122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佳,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226例,男1190例,女36例,年龄20~84岁.腹股沟斜疝1162例,直疝64例.双侧斜疝22例,难复性滑动性疝8例,复发性疝88例(2例为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疝).腹股沟嵌顿疝26例.  相似文献   

10.
<正> 老年腹股沟疝不同于小儿腹股沟疝,在各方面均有很大差别。我院自1997年~2002年5月共进行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10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均为男性;年龄60~70岁78例,70~79岁23例,80岁以上4例,年龄最大者87岁。类型:斜疝98例,直疝7例,2例直疝和斜疝并存。其中嵌顿疝11例,绞窄性疝2例,复发性疝4例,双侧疝11例。  相似文献   

11.
夏咏本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Z1):137-138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 ,成人疝不能自愈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我科自 2 0 0 1年起对 6 6例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 6 6例 ,男 5 7例 ,女 9例 ,年龄 2 4~ 6 9岁 ,平均 47岁。直疝 11例 ,斜疝 49例 ,骑跨疝 1例 ,斜疝合并股疝1例 ,复发性疝 4例。前列腺肥大伴尿潴留 3例 ,慢支长期咳喘 4例 ,慢性便秘 1例 ,肝硬化腹水 1例。2 .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或局麻 ,常规解剖腹股沟管 ,游离精索 (女性切断结扎圆韧带 ) ,游离疝囊至高位 ,切开探查后缝合推入腹腔 ,不必高位结扎 ,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碳纤维布修补腹股沟直疝和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12例男性病人(42岁——70岁),9例腹股沟直疝,3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均用碳纤维布作修补。手术中,回纳疝内容物、高位结扎疝盘后将一块适当大小的碳纤维布在精索后方缝合因定于联合肌腱与耻骨梳韧带之间。结果:12例术后无切口感染、过敏反应。随访3—8年,均无疝复发或肿瘤发生。结论:碳纤维布可用于修补腹股沟直疝和复发性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13.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7年1月,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6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术后随访记录6—48个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治疗组,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63例,女性2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岁,斜疝60例,其中复发性斜疝5例,直疝10例,直疝合并斜疝2例,巨大疝1例:治疗组多为老年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者13例,占15.29%;对照组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18~72岁,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 12例小儿复发性斜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小儿复发性斜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术 ,平均手术时间 15~ 2 5min ,住院天数 2~ 4d。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小儿复发性斜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70年1月至1985年12月共行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109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全组均为男性。60~69岁79例,70~79岁24例,80岁以上者6例。年龄最大者88岁。类型:斜疝101例,直疝6例,2例直疝与斜疝并存。其中嵌顿性疝27例,绞窄性疝5例;复发性疝8例,均为斜疝,有5例发生嵌顿或绞窄;双侧疝9例。  相似文献   

16.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复合疝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TEP)治疗腹股沟复合疝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8年6月应用TEP治疗42例腹股沟复合疝,其中双侧斜疝18例,单侧直疝、斜疝8例,一侧斜疝、另侧直疝5例,双侧直疝4例,双侧斜疝、一侧直疝3例,双侧直疝、一侧斜疝2例,同侧斜疝、股疝1例,双侧直疝、斜疝1例。脐下15mm切口达腹白线,切开10mm,镜头进入腹膜外间隙进行分离。直视下脐下5cm旁开5cm置入2个5mm trocar。建立腹膜外气腹,下达耻骨后间隙,外至髂前上棘,还纳复合疝各疝囊,使精索壁化。聚丙烯平片覆盖患侧肌耻骨孔、直疝三角,疝螺旋修补钉固定补片。结果42例均完成TEP,手术时间85~165min,平均107.3min;术中出血量10~20ml。术中均有阴囊气肿,术后自行吸收。术后2d内恢复饮食。住院时间7~9d,平均7.6d。42例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15.3月,2例直疝复发,5例出现下腹壁轻微感觉异常,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TEP治疗腹股沟复合疝,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我们使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 2例 ,男性 96例 ,女性 6例 ,男女比例为 16∶1。年龄 18~ 85岁 ,平均 6 0 4岁。老年病人较多 ,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肝硬化等合并症 2 6例。右侧斜疝 5 6例 ,左侧斜疝 30例 ,复发性斜疝 4例 ,双侧斜疝 9例 ,右侧直疝 1例 ,左侧直疝 3例 ,斜疝与直疝比例为 2 2 5∶1。1 2 修补材料  以单丝聚丙烯 (marlex)材料编织成的补片 ,包括一个花朵状的充填物充填于疝环中 ,另有一片编织成的…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们对3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的同时行经腹股沟疝修补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4例。年龄 54~ 78岁 ,平均 70岁。均为可复性疝 ,斜疝 30例 ,直疝 4例 ;单侧 2 9例 ,双侧 5例 ;其中 4例为复发性斜疝。疝囊 3cm× 4cm× 3cm~ 1 0cm× 7cm× 5cm。 8例尿潴留入院 ,另 1 2例剩余尿量 >50ml,术前最大尿流率 (Qmax)均 <1 0ml/s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均 >1 8分。术前B超检查前列腺增生Ⅰ°6例 ,Ⅱ°1 6例 ,Ⅲ°1 2例。…  相似文献   

19.
我科在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共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近期疗效满意。本组48例,均为男性,年龄24~75岁,〉60岁者占58.33%(28/48)。单侧斜疝43例,双侧斜疝2例,单侧直疝2例,双侧直疝1例;复发性疝1例,嵌顿性疝1例。按国际Nyhus分型,Ⅱ型12例,ⅢA型4例,ⅢB型34例,ⅣB型1例。  相似文献   

20.
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6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 999年以来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 76例 ,其中男 69例 ,女 7例 ,年龄 1 7~ 72岁 ,平均 45岁。单侧斜疝 65例、直疝 3例、股疝 2例、复发性疝 3例、斜疝嵌顿 2例、双侧斜疝 1例。患相对禁忌症或夹杂症 7例 ,其中慢性喘息性气管炎 5例 ,前列腺增生 2例。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 ,一套锥型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64例 )或局麻 (1 2例 )下行手术。取平行腹股沟常规疝切口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游离精索 ,找到疝囊后高位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并暴露腹膜前的脂肪 ,如疝囊较小 ,可不切开疝囊 ,斜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