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唇腭裂患儿的语音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音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语音习得。从语音习得方面分析患儿的语音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唇腭裂患儿综合治疗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唇腭裂患儿语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月唇腭裂术后患儿6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语音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语音治疗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语音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语音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语音清晰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鼓气时间、吹气时间、注意力集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语音治疗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患儿发音,提高语音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音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纠正语音障碍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对近两年来在我院行唇腭裂修复手术后患儿的语音治疗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枫兰  许准  陈娟  孙雪梅  谭思源  陈亚明 《护理研究》2005,19(26):2409-2411
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音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1].因此,纠正语音障碍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对近两年来在我院行唇腭裂修复手术后患儿的语音治疗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出院指导对腭裂整复术患儿语音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腭裂整复术患儿按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给予系统性出院指导,语音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语音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结果:实验组语音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语音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性出院指导可增强腭裂整复术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提高语音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腭裂患儿的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6.
范慧芳  范秋霞  李晓丽 《护理研究》2011,25(32):2945-2946
[目的]了解山西省唇腭裂病人语音功能训练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8例先天性唇腭裂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山西省有80%以上的医院没有专门的语音训练师,家属对术后语音训练认识不足,术后病人不能进行系统规范的语音治疗,语音障碍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结论]积极开展术后语音矫治工作,有利于先天性唇腭裂病人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陈君 《当代护士》2018,(8):106-107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术后全面恢复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本科室术后坚持接受语音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病房其他住院患者中选取无唇腭裂患者及其家长5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对患者的心理问卷调查,将患者接受语音治疗的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家长Achenach儿童行为量表得分异常率比较,观察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Achenach儿童行为量表得分正常患儿与异常患儿治愈效果比较,正常患儿治愈效果优于异常患儿。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因此,心理护理是唇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范慧芳 《全科护理》2011,9(23):2098-2098
唇腭裂是口腔科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其患病率为1.624∶1 000,严重影响病人的语音功能,给病人带来了生理和心理创伤,通过手术重新建立腭部的解剖结构是病人获得正常语音的基础,而术后的语音治疗与手术同等重要,正常语音的恢复在腭裂序列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1-3]。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病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是口腔科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其患病率为1.624∶1 000,严重影响病人的语音功能,给病人带来了生理和心理创伤,通过手术重新建立腭部的解剖结构是病人获得正常语音的基础,而术后的语音治疗与手术同等重要,正常语音的恢复在腭裂序列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1-3]。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病  相似文献   

10.
总结唇腭裂儿童序列治疗中的人性化护理。包括围手术期喂养,手术时机的选择,腭裂患者的语音治疗和心理护理等。认为做好唇腭裂儿童序列治疗的人性化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段晶晶 《护理研究》2007,21(7):1850-1851
腭裂是口腔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患病率为1.8%,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腭裂患儿主要症状是语音障碍,极大地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目前腭裂治疗已从单纯的手术治疗过渡到手术治疗+正畸治疗+语音治疗。正常语音功能的恢复在腭裂序列治疗中居重要地位,做好腭裂术后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语音治疗对单音节同音词、近音词、近义词、不同声调词的命名效果,为语音输出词典受损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并为同音词是否共享一个语音词条提供证据。方法:对1例慢性完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中的语义系统和语音输出词典检查,并进行同音词、近音词、近义词、不同声调词(各20个)图命名检查,其中每类词各10个作为语音治疗项,另外10个作为非治疗项。语音治疗由图片命名和语音提示构成。语音提示的方法是,当患者命名失败时:①口形提示;②拼音提示(如草-c-ao);③复述目标词。结果: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结果显示语义系统轻度受损,语音输出词典重度受损。经23次语音治疗后,患者可以正确命名全部40个治疗项;未治疗的同音词图命名(9/10)与治疗前(2/1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未治疗的近义词(2/10)、近音词(2/10)、不同声调词(4/10)图命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语音治疗对完全性失语症同音词的图命名有最佳效果,支持同音词共享一个语音词条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颜畸形,通过多科合作、整体序列治疗会有比较完美的效果。笔者于2008年6月23日-8月20日被派去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颅颜中心学习唇腭裂的临床护理,在住院病房、门诊、手术室及语音治疗室轮转学习,现将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颅颜中心唇腭裂的序列治疗,唇腭裂患者入院前期的干预、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4.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虽然可以修复裂隙,但遗留的语音障碍仍是影响病人生活及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1].语音治疗在腭裂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肯定[2,3],就国内目前大多医院所接受的常规每周1次或2次的训练治疗,往往需要2个月至半年才能达到恢复正常语音的目的[2],而且很多地区没有语音训练条件,使许多病人放弃治疗机会.心理护理在我国很多医院开展少,针对这些情况我科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腭裂病人200例进行了强化性语音训练,训练前和训练中配合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语义语音治疗对重度失语症命名和朗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语义和语音治疗对汉语重度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命名和朗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语义和语音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单病例实验设计,对1例重度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发病后12个月,进行语义治疗(2周,每天2次,共19次)、语音治疗(2周,共19次)、随访(语音治疗后8周)。语义治疗采用图画上位范畴判断、同范畴判断、特征判断、功能判断和命名;语音治疗采用汉字声调判断、同音字判断和朗读。结果:语义治疗后,语义检查分测验,如听觉词一图匹配、视觉词一图匹配,以及治疗项命名和朗读得到改善(P〈0.05),而语音检查分测验成绩无明显改变。语音治疗后,语音检查分测验,如同音字判断、双字、三字非词复述,以及治疗项命名和朗读得到显著改善(P〈0.05)。语音治疗后8周随访,语音训练项的命名成绩下降(P〈0.05)。结论:对慢性重度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进行语义和语音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命名和朗读能力,但语义治疗较语音治疗对维持命名能力有更长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的早期语言发育进行研究,了解其语言获得情况。方法对105 例无智力与听力障碍腭裂术后患儿采用一对一治疗模式,进行语言的康复治疗,每周1~2 次,每次30~45 min。结果所有患儿训练后语音清晰度显著改善(P<0.001)。结论早期手术可尽早地恢复腭咽闭合功能,且术后语音康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本科收治的136例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经验,包括出生到6个月期间,唇腭裂手术修复期间(6月~2岁),后期相关治疗期间(2岁~18岁)三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唇裂患儿伤口愈合好,腭裂患儿语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家长均满意。认为合理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腭裂术后语音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腭裂出生后就有功能障碍,修复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为正常语音创造条件。目前使腭裂患者消除语音障碍,是护理人员在腭裂术后配合语音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阐述了语音治疗的必要性、时机选择、治疗方法、语音训练中护理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腭裂患儿手术治疗后虽腭部解剖结构恢复正常,但其腭咽闭合功能及错误的代偿性发音习惯仍使其表现为以共鸣异常、鼻漏气、构音异常及发声障碍为主要特点的语音障碍,称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1])。我国腭裂患者数量巨大,对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的腭裂术后语音治疗方法尚不统一,临床疗效报道各异。因此,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治疗方法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对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儿应用口腔内局部穴位点刺及针刺经脉循行上远端调理脏腑的腧穴将有可能改善舌部-软腭-咽后壁的运动协调能力,再结合常规语音训练将能更有效改善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儿的语音清  相似文献   

20.
唇腭裂早期治疗是对唇腭裂患儿出生后存在的生理功能障碍、外貌缺陷、以及随生长发育畸形的变化、术后继发的牙颌系统畸形、患儿及父母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一系列治疗护理,直到成为身心康复的个体.唇腭裂的治疗是长期、复杂的过程.护理是在此系列治疗中针对患者及父母各阶段存在的知识缺乏提供适当的信息,对患者及父母精神心理状况、围手术期的问题、语音异常等进行健康教育,为患儿及父母提供必要的帮助,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