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Modic改变分型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推拿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 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Ⅱ型20例,D组Modic Ⅲ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推拿治疗。同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IBM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腰痛时间、治疗前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ODI明显减小(P<0.01)。A和B之间、C和D之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LBP Modic改变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无Modic改变和Modic I型CNLBP比ModicⅡ、Ⅲ型患者的推拿近期疗效好,提出ModicⅡ、Ⅲ型患者需要考虑叠加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伴腰椎Modic改变的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2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电针治疗,每周2次,4周为l疗程。根据有无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的MRI信号改变,回顾性分析了伴Modic改变与无Modic改变的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82例患者伴Modic改变的发生率为52.44%,且伴Modic改变组VAS和ODI评分均明显高于无Modic改变组(P〈0.01);电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对无Modic改变者的临床疗效更为屁著;伴Modic改变组Ⅰ型与Ⅱ型的ODI和VAS差值均明显大于Ⅲ型(P〈0.05),但I型与Ⅱ型问无明显差异。结论腰椎Modic改变当为非特异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电针治疗能改善疼痛和功能,但腰椎Modic改变的程度会影响电针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终板炎(Modic改变)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97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Modic改变的患者,根据腰椎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有无终板Modic改变,分为Modic改变组和无Modic改变组,其中Modic改变组(A组)54例,无Modic改变组(B组)53例。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记录两组术前及随访时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和改良Macnab的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术后1 d及术后6,12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腰痛的VAS评分比较,A组的腰痛VA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优良率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ic改变与经皮椎间孔镜术后复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合并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Modic改变可能会影响术后腰痛的缓解,但Modic改变不是经皮椎间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18-620
目的 :探讨荣筋活血汤联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87例确诊为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用中药结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A组32例)、单独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28例)和单独中药治疗(C组27例),对各级VAS评分、ODI评分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比较,A组与B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30 d后Macnab评价标准总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93.8%、B组75.0%、C组29.6%。三组优良率A组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荣筋活血汤联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盘源性腰痛能显著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王莉  吴泽婷  曹雪梅 《陕西中医》2023,(9):1289-1292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灶点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CNLBP患者8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闪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表面肌电特征以及灶点血流灌注量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腰痛评分标准(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脉弦紧、腰骶压痛、硬结、舌暗紫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竖脊/多裂肌的伸屈比(FRR)均大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及腰椎3-4横突的血流灌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可有效改善C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灶点血流灌注量、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步针刺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毫针治疗,治疗组采取三步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针刺法治疗腰痛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由腰痛引起的功能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及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观察火针疗法对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治疗组)和对照组(毫针对照组),各153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评定。结果:两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火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1%,毫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和毫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痛均有疗效,火针疗法在改善寒湿型腰痛患者的VAS及ODI评分方面优于毫针针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肾著汤加味辅以针刺治疗寒湿型腰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寒湿型腰痛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联合组给予肾著汤加味辅以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问卷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著汤加味辅以针刺治疗寒湿型腰痛的疗效显著,镇痛效果更佳,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腰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存在腰椎Modic改变的腰痛患者的腰椎Modic改变面积与腰痛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存在腰椎Modic改变的腰痛患者,男26例,女30例.年龄29 ~ 80岁,中位数50.5岁.病程6~54个月,中位数26.5个月.所有患者均不合并其他可引起腰部疼痛的疾病.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MRI检查,在正中矢状位T2WI上测定Modic改变面积、腰椎曲度及Modic改变节段对应椎间隙高度,同时采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所有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分别按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及JOA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Modic改变面积.结果:①腰椎曲度与Modic改变面积的关系.按照腰椎曲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腰椎曲度<0.9 cm)30例,B组(0.9 cm≤腰椎曲度<1.8 cm)18例,C组(1.8 cm≤腰椎曲度≤2.3 cm)8例.3组患者Modic改变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3.40±277.85)mm2,(259.42±69.16) mm2,(214.89±46.46)mm2,F=0.651,P=0.526].②椎间隙高度与Modic改变面积的关系.按照Modic改变对应椎间隙高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椎间隙高度<0.7cm)21例,b组(0.7 cm≤椎间隙高度<1.4 cm)19例,c组(1.4 cm≤椎间隙高度≤2.3 cm)16例.3组患者Modic改变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50±109.42)mm2,(128.08±19.37)mm2,(61.28±18.50) mm2,F=23.469,P=0.000].a组Modic改变面积大于b、c组(P =0.000,P=0.000),b组大于c组(P=0.048).③JOA评分与Modic改变面积的关系.按照JOA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JOA评分≥16分)13例,Ⅱ组(10分≤JOA评分≤15分)21例,Ⅲ组(JOA评分<10分)22例.3组患者Modic改变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40±43.90) mm2,(229.41±29.56) mm2,(477.04±168.21) mm2,F=51.846,P=0.000].Ⅰ组Modic改变面积小于Ⅱ、Ⅲ组(P =0.004,P=0.000),Ⅱ组小于Ⅲ组(P =0.000).结论:存在腰椎Modic改变的腰痛患者,其腰痛程度与腰椎Modic改变面积有关,而后者又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核心肌力训练联合针刺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CNLBP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n=55)和联合组(n=61),针推组选用膀胱经、督脉相应腧穴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联合组在针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核心肌力训练。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ODI、核心肌力(一分钟内卷腹个数、一分钟内背桥个数、平板支撑时间)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均降低(P<0.05),核心肌力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AS、ODI低于针推组,核心肌力高于针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联合组复发率低于针推组(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联合针刺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近远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增强腰椎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夹脊电针结合局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3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夹脊电针结合A型肉毒素治疗,22例)和对照组(A型肉毒素治疗,21例),治疗组在药物注射后进行3周的夹脊电针疗法,采用VAS和ODI对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和OID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结合A型肉毒素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GustioⅡ型、ⅢA型骨折局部应用环丙沙星硫酸钙骨移植替代物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本院接收的GustioⅡ型、ⅢA型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常规治疗)和治疗组(环丙沙星硫酸钙骨移植替代物),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要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超敏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率、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创口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ustioⅡ型、ⅢA型骨折手术应用环丙沙星硫酸钙骨移植替代物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31例(138髋)口服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对照组109例(118髋),单纯采用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两组病例随访12~72个月。术前及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及X片表现。结果:两组Harris总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C Harr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ⅡA、ⅡB、ⅡC、ⅢA、ⅢB、ⅢC的病例股骨头形态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ⅡB、ⅡC、Ⅲ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ⅢB、Ⅲ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活血生骨汤短期内具有促进骨生长、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作用;可以提高保髋成功率,中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灵台、神道穴留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T即时效应的影响。方法 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针刺灵台、神道穴,分别实施针刺后留针(A组)和针刺后不留针(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比较组内和组间治疗前后Ⅱ、Ⅲ、av F导联和V_4、V_5、V_6导联ST段和T波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Ⅱ、Ⅲ、av F导联和V_4、V_5、V_6导联ST段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Ⅱ、Ⅲ、av F导联T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_4、V_5、V_6导联T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灵台、神道穴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在改善心肌下壁及前侧壁缺血程度上,针刺后留针优于针刺后不留针,且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ST-T改变的即时效应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2020年6月—2022年2月治疗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单纯药物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针刺太极组给予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针药太极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及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评估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3组受试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针药太极组VAS疼痛评分绝对分数(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治疗后针刺太极组和针药太极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P均<0.05),ODI评分绝对分数(治疗前ODI评分-治疗后ODI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均<0.05)。针刺太极组和针药太极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均<0.05),针刺太极组和针药太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朱琏抑制Ⅱ型针刺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痛量表(NPQ)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抑制Ⅱ型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常规电针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ModicⅠ型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Modic I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2组均1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2组干预前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ODI)]、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和O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SF-36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干预后以上指标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干预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显著变化;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良好。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ModicⅠ型慢性腰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液(EPS)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A组(ⅢA型)35例和B组(ⅢB型)32例,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及NE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4%,B组为9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EPS中WBC计数及NE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PS中NE含量与NIH-CPSI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EPS中WBC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能降低EPS中NE含量。EPS中NE含量可以作为评价Ⅲ型前列腺炎症状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同时对Ⅲ型前列腺炎的分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常规针刺与结合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心理暗示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针刺)、B组(一般暗示结合针刺)、C组(权威暗示结合针刺),每组各30例。穴位选风池(双侧)、双侧颈夹脊(C2、C4、C6)、肩井穴(双侧),连续治疗3天,选用视觉模拟疼痛量(VAS)、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SF-MPQ)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治疗第1天后,SFMPQ(情感项)评分明显下降,C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2天后,VAS评分、SF-MPQ(情感项)下降明显,C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后,C组与A、B组比较,SF-MPQ(情感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同组前后比较,VAS评分、SF-MPQ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VAS评分、SF-MP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疗效明显,心理暗示在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上有一定作用,但对整体疗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健身气功五禽戏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CNLBP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身气功五禽戏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肢体功能(ODI)评分、疼痛(VAS)评分、表面肌电图(sEMG)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直立、屈曲、背伸时sEM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身气功五禽戏联合腰椎斜扳手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是治疗CNLBP患者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