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放疗科的建设与应用。方法:医院放疗科自2019年3月起建设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日常工作项目和岗位管理,2019年3月~2020年2月为实施后,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放疗科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放疗科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疗科患者对诊疗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放疗科中,能显著提升科室整体管理质量,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科室管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管床护士与护工信息化捆绑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8年7~12月期间收治的16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老年病房管理中实施管床护士与护工信息化捆绑管理模式,为实施后;选取2018年1~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期间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老年病房管理过程中的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管理中实施管床护士与护工信息化捆绑管理模式有利于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安全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以全科医学团队为基础的覆盖式管理方案的构建与成效。方法: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全科医学科静脉输液患者105例,2018年输液患者51例设为实施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019年输液患者54例设为实施后,采用以全科医学团队为基础的覆盖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输液并发症情况、输液管理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的静脉炎、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主动告知、穿刺技巧、输液观察、并发症处理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以全科医学团队为基础的覆盖式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减少了全科医学科患者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PEST-SWOT模型应用价值。方法:为提升老年患者诊疗管理质量,医院门诊部自2019年1月起构建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PEST-SWOT模型参与管理,2018年3~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老年患者管理质量与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管理服务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门诊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PEST-SWOT模型应用于门诊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率,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老年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专业化CM管理模式在临床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3~9月期间在医院接受麻醉管理的46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2019年10月~2020年3月期间在医院接受麻醉管理的46例患者实施全程专业化CM管理模式,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操作能力、医务人员业务水平、风险管理、团队协作、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术后随访、恢复期管理、设备及信息管理阶段的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的医务人员操作能力、医务人员业务水平、风险管理、团队协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不良反应管理、并发症管理、随访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抗感染管理、设备故障处理、设备维护与维修、药物合理使用、患者心理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程专业化CM管理模式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提升临床医疗管理各个阶段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效果。方法:医院2018年4~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医院2019年1~10月实施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实施后。评估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急诊科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变化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对科室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对科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对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中医骨科收治的60名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实施前。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中医骨科收治的60名患者实施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病历、工作责任心、护理技能评分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等都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使用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科室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治未病"思想的消化内科管理模式。方法: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6月起采用中医"治未病"管理理念,2019年1~5月为实施前,2019年6~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健康管理质量评分、医疗纠纷、风险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指导、风险干预、疾病预防、生活方式管理、运动及心理干预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疗纠纷、风险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消化内科管理模式,能提升疾病健康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质量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质量规范化管理,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药品报损率、患者投诉率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账目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房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药房的管理工作当中添加质量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对药物的认知,使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药物摆放和发放,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为药品的质量安全和账目清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医院感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9年7月开始应用医院感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医院安全管理,2019年1~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医院感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医院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在促进中医护理方案有效落实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中医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医院从2019年起构建并试行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管理,随机抽选2019年1~10月中医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实施后,选择2018年1~10月中医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中医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用于中医科管理,能显著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促进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落实,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ICU自2019年5月起实施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对患者进行管理,2018年5月~2019年4月为实施前,2019年5月~2020年4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ICU危重症患者的总感染率、总投诉率、总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总感染率、总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MMM有助于提高ICU危重症患者的管理质量与临床满意度,并可促使医患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案在口腔科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9年1月起针对口腔科器械管理问题进行制度调整,全面实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案,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使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器械管理工作中来,提高器械管理效果,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器械管理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口腔科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口腔科的器械准备、器械维护、检修登记、器械交接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口腔科医生、护士对器械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六西格玛管理方案应用于口腔科的器械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器械管理效果,使医护人员全面参与到器械管理工作中来,改善了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构建神经外科特色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医院于2021年基于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构建神经外科特色护理管理模式,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能力及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神经外科的中医特色护理、专科护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神经外科护士的辨证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独立应对能力均显著提升,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构建神经外科特色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各项护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节点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团队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9年1月起调整健康体检中心管理方案,实施节点管理模式,针对团队体检中存在的现场秩序混乱、岗位分工不明确、体检项目遗漏、引导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整改,按照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进行节点划分,并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统计实施前后健康体检中心的管理质量评分,并比较实施前后体检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健康体检中心的流程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业务水平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者对工作衔接、体检引导、现场维护、体检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心团队体检存在的问题,实施节点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健康体检中心的管理质量,改善了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心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在口服药使用全流程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起调整甲乳口腔外科口服药使用管理方案,将移动护理信息技术融入到口服药使用全流程闭环管理中,利用移动护理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口服药闭环流程,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医嘱核对时间、变动医嘱抄录时间、单个患者用药时间,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甲乳口腔外科的医嘱核对时间、变动医嘱抄录时间、单个患者用药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甲乳口腔外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移动护理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口服药使用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随机选取2019年6~10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接受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为实施后。评价实施前后业务管理质量评分和风险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岗位管理、环境/物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检查制度执行、术后标本管理、院感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风险因素评估、风险事件筛查、应急管理机制、多学科协助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手术室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在病案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6 000份病案进行调查,统计实施前后的病案首页质量合格率、病案缺页缺项率等,统计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病案首页质量合格率提高,病案缺页缺项率、病案破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出院3d内和7d内的病历提交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病案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在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患者60例,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6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患者60例,实施互联网联合人功能智能进行全程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情绪、独立程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应用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全责康复管理模式对老年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4月,自2018年11月起对老年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全责康复管理模式,2018年5~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4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老年科的专科管理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老年科护士、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老年科的患者监护、护理记录书写、考核评价、风险防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全责康复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科病房管理工作中,能够切实有效提高老年科专科管理质量,改善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