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在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和管理价值。方法:2018年6~12月期间将医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2019年1~6月期间将医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实施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对科室综合管理质量评分(观察项目包括:病情诊断、心理维护、自我减压、正性态度、团队协作、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观察组病情诊断、心理维护、自我减压、正性态度、团队协作、职业素养、人文关怀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在临床外科的管理中能够明显提升科室管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方协作的立体化农村慢性病管理模式构建与效果。方法:为提高农村慢性病管理工作质量,医院联合慢性病防治院及村委会,共同构建应用多方协作的立体化农村慢性病管理模式,于2019年3~10月予以实施,设为实施后,2018年7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慢性病患者管理质量改善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农村慢性病患者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健康管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方协作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农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rem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优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月起将Orem管理模式纳入科室的安全管理中,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科室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的疾病症状、活动受限、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疾病认知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病情评估、个性化管理、质控管理、心理干预、风险管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Orem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科室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随机选取2019年6~10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接受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为实施后。评价实施前后业务管理质量评分和风险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岗位管理、环境/物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检查制度执行、术后标本管理、院感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风险因素评估、风险事件筛查、应急管理机制、多学科协助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手术室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节点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团队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9年1月起调整健康体检中心管理方案,实施节点管理模式,针对团队体检中存在的现场秩序混乱、岗位分工不明确、体检项目遗漏、引导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整改,按照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进行节点划分,并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统计实施前后健康体检中心的管理质量评分,并比较实施前后体检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健康体检中心的流程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业务水平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者对工作衔接、体检引导、现场维护、体检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心团队体检存在的问题,实施节点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健康体检中心的管理质量,改善了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心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主导型个案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医务人员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疾病管理项目评分和患者管理相关项目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建立健康档案、心理咨询、信息咨询、功能锻炼、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营养管理、心理管理、患者服药依从、患者管理依从、满意度、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主导型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疾病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接受管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全程控制的科室质量改进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8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院综合内科建立多学科协作、全程控制的质量改进路径,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病情评估、专科管理、专科护理、营养管理、药学服务、心理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诊疗管理、风险管理、药学管理、人文关怀的满意度、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全程控制的科室质量改进路径有助于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1论证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7年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和在此期间就职的医务人员设为实施前,将2018年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120患者和在此期间就职的医务人员设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泌尿外科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将3+1论证管理模式纳入泌尿外科精细化管理流程中。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管理后病区管理评分、业务水平管理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医务人员自我认同感评分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及实施前管理后(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3+1论证管理模式与精细化管理相整合应用于泌尿外科精细化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协作团队管理模式对皮肤病性病患者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7月起在皮肤病性病科实施医护协作团队管理,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干预团队对患者进行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2016年6月前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在病因病机、预防知识、用药知识、注意事项等认知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观察组的诱因预防、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作息、并发症预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护协作团队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皮肤病性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药协作管理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2019年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选取行麻醉的400例患者,实施护药协作管理,为实施后。医院2018年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选取行麻醉的400例患者,未实施护药协作管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患者麻醉准备时间、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和麻醉药品耗损情况。结果:实施后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和全身麻醉准备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等麻醉药物损耗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处方药名不规范、处方前记不规范、医师签名不规范及用法用量不合理等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药协作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缩短麻醉准备时间和减少麻醉药品损耗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责任组包床管理排班模式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1月起调整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方案,将传统的单人责任制包床管理方案改为责任组包床管理模式,并按照责任组的人员划分情况进行排班方案调整,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麻醉恢复室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及转入交接质量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实施前后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麻醉恢复室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及转入交接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麻醉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行责任组包床管理排班模式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获得了医生、护士、患者三方的共同肯定,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在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患者60例,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6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患者60例,实施互联网联合人功能智能进行全程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情绪、独立程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应用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西医联合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实践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10月的内分泌科作为对照组,使用多学科联合模式的管理办法。选择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的内分泌科作为观察组,添加中西医疗法。结果: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评分、雌二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的管理工作当中应用中西医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进行管理,可以为患者制定出更好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促进相关学科之间医务人员的交流,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了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管理质量评价在中医骨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骨科2018年4~9月收治60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管理模式,药物治疗结合康复锻炼,为实施前。医院骨科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患者60例在实施前基础上采用中医骨科康复管理方法,为实施后。统计专家对中医骨科康复方法的评价情况,比较实施前后骨科康复管理质量评分、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患关系评分。结果:5位专家对中医骨科康复方法在功能恢复、骨折愈合、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各项目平均分为4.4~4.8分,平均分均>4分。实施后合理用药、健康管理、营养管理、功能恢复、人文素养评分及骨科康复管理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患关系总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特色管理理念应用于骨科康复管理中,能够显著提升康复管理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联合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为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质量,医院精神科自2018年10月起,构建实施多学科团队联合干预管理,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2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实施前,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2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实施后。观察比较多学科团队联合干预管理实施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低于实施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联合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整体护理监管质量,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于大数据处理的胃肠外科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医院胃肠外科自2018年11月起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大数据管理方法,2018年4~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5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病区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危重患者评分、专科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护理安全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及时到岗评分、不良事件上报评分、信息交流评分、措施执行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把大数据处理应用在胃肠外科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能够在软件的辅助下优化护理流程,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实现安全隐患的全程监控,同时系统中可以追溯到每一步操作的责任人,从而提高了科室的风险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以全科医学团队为基础的覆盖式管理方案的构建与成效。方法: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全科医学科静脉输液患者105例,2018年输液患者51例设为实施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019年输液患者54例设为实施后,采用以全科医学团队为基础的覆盖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输液并发症情况、输液管理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的静脉炎、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主动告知、穿刺技巧、输液观察、并发症处理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以全科医学团队为基础的覆盖式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减少了全科医学科患者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解决问题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在放射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自2019年9月起在常规放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临床放射技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方法的优化,2019年2~8月为实施前,2019年9月~2020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放射设施管理质量评分、放射科综合管理评分。结果:实施后在工作流程、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剂量监测、影像监控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在防护管理、应急预案、档案管理、防护用品配置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放射科管理过程中,采用以解决问题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科室综合管理水平,有利于放射防护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住院患者对入院宣教知晓率的管理方法。方法:将2019年期间医院骨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及在此期间就职的医务人员纳入研究。2019年1月~2019年6月采用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7月~2019年12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150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入院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科室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对疾病原因掌握、疾病危险因素认知、自我管理方法掌握、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管理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知晓情况、岗位职责知晓情况、风险事件处理流程知晓情况、医院感染防治流程知晓情况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住院患者对入院宣教知晓率和科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急诊管理中的管理价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9~12月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1~4月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实施后采用多学科协作管理。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服务质量、基础管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疑难病例讨论项目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再住院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情志管理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服务质量、基础管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疑难病例讨论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焦虑管理评分、抑郁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再住院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用于急诊科管理,能够明显提升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