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McKenzie法联合腰椎牵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腰椎牵引、超短波及中频电疗,治疗组同时辅以McKenzie治疗,对照组则辅以推拿、按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McKenzie腰椎评定表、日本骨科协会下背痛评价表(JOA评分)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于治疗结束1年及2年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JOA、疼痛VAS评分及腰椎运动缺失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以治疗组疼痛VAS评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结束1年后随访发现2组患者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年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腰椎牵引、超短波及中频电疗基础上辅以McKenzie治疗,能进一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抑制病情复发,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超短波组、熏蒸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有患者22例,余各组均有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及运动干预(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超短波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超短波治疗,中药熏蒸组患者则辅以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辅以中药熏蒸及超短波联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各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经2周治疗后发现各组患者WOMAC量表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维度评分[(3.9±2.5)分]、功能障碍维度评分[(12.5±12.4)分]、总分[(18.6±15.2)分]及总有效率(95.2%)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水平(均P<0.05)。 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青浦区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对照组单纯采用腰椎牵引;80例患者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两周治疗后,腰椎活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腰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进行治疗加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中药海桐皮汤加味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海桐皮汤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Mc Gill疼痛询问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的Mc Gill疼痛询问量表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LDH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干扰电、超短波及湿热敷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辅以SET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2组患者腰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疼痛VAS评分[(3.22±0.94)分]、腰椎功能评分[(23.6±5.8)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4.66±0.92)分]、腰椎功能评分[(15.4±6.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改善率[(90.3±16.5)% vs(79.3±24.9)%]及治愈显效率(87.5% vs 73.3%)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T训练可显著减轻LDH患者腰痛症状,促其腰椎功能改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到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73例给予温针灸联合中药海桐皮汤加味熏蒸治疗,对照组73例给予中药海桐皮汤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使用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各项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04%)明显高于对照组(69.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士球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及低周波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Williams体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辅以瑞士球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椎疾患疗效评定标准以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检查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经治疗4周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17±1.31)分和(2.87±1.47)分;JOA评分分别为(19.32±2.47)分和(18.02±2.23)分;腰椎前屈活动度分别为(43.7±4.2)°和(41.2±3.9)°;腰椎后伸活动度分别为(21.4±3.1)°和(19.6±2.8)°;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超短波及低周波治疗基础上辅以瑞士球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腰椎关节活动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腰腹肌训练对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将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McKenzie疗法、腰椎牵引、超短波、干扰电及低周波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同治疗组。于治疗1,2个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评分(JOA)对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进行评定。治疗组患者于疗效评定结束后,继续坚持腰腹肌训练。 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明显优于关节松动术;腰腹肌训练对维持疗效、降低LDH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杠悬垂系列动作训练辅助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共选取24例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超短波、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为期4个月的单杠悬垂系列动作(包括悬垂、悬垂转体及悬垂前后摆动)训练。 结果经治疗4个月后,发现2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上辅以单杠悬垂系列动作训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缓解疼痛,可作为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下肢持续皮牵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老年LDH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中频电疗及中药熏蒸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小剂量下肢皮牵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d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背痛量表对2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并密切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局部及全身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10d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腰椎JOA评分[(20.50±2.23)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指数(8.29±2.08)、治疗有效率(96.43%)及显效率(14.28%)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下肢皮牵引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LDH患者腰椎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腰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明显,能缓解腰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共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牵引、推拿、药物、中频电、运动疗法等,对照组仅给予腰椎牵引及推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0.9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及改善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03-2205
目的分析研讨骶管注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键盘突出症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骶管注射联合中药熏蒸。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ODI、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缓解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督柔筋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督柔筋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时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后伸度、前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椎后伸度、腰椎前屈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通督柔筋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的方法进行护理;应用直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JOA下腰痛评定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腰腿痛的效果。结果在VAS、JOA评分改善上,治疗后2周、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有显著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倒悬牵引推拿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倒悬牵引推拿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用倒悬牵引推拿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5.2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悬牵引推拿法结合中药熏蒸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症状及体征积分,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期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方案治疗,如重症期患者给予骶管注射、中医推拿治疗,并强调卧床休息及起床后佩戴腰带等;轻症期患者给予牵引、短波、调制中频电、中医推拿及运动训练等干预。对照组患者则统一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牵引、短波、调制中频电、中医推拿等。于治疗前、治疗20 d后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2组患者进行腰椎功能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0 d治疗后,发现治疗组腰椎功能评分[(28.04±2.67)分]及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20.15±3.2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并且以治疗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治愈率(78.0%)及治愈显效率(96.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38.0%和74.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腰椎功能,缩短病程,抑制病情复发,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田晓芬 《大医生》2024,(2):88-90
目的 对针灸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民勤县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疼痛情况、治疗总有效率、腰椎关节屈曲活动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疼痛情况、屈曲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腰椎屈曲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采取针灸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获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腰椎疼痛及功能情况,还可有效提升患者腰椎活动度,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超短波、陈醋导入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6例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药熏蒸、超短波、陈醋直流电导入综合治疗和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20d后进行疗效评定,治愈64例,显效2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采用中药熏蒸、超短波、陈醋导入等治疗能有效地消除炎症,解除疼痛,恢复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与手法、热-磁-振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将确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及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磁-振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4 d后评价疗效,并均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结果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亦有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椎牵引与手法、热-磁-振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和水肿,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