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我国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方法主要可以总结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其中中医药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临床进一步规范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骨科多发病、常见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牵引、按摩、理疗、药物镇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1],症状较严重的具有手术指征者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该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措施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种方法,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推拿、针刺、牵引、理疗、  相似文献   

4.
凌秋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78-179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可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临床上多应用颈椎牵引、手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非手术治疗中,给病人以必要的指导,使病人积极配合临床治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MRI的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Mill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6例非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Mill检查及治疗前后JOA评分,分析颈椎病Mill的表现与非手术治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1单纯颈椎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16例,治疗前JOA评分平均(11.6±4.3)分,治疗后评分平均(16.6±0.7)分,治疗优良率100%(16/16)。合并颈椎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变性20例,治疗前JOA评分平均(12.7±1.9)分,治疗后评分平均(16.4±1.1)分,治疗优良率100%(20/20)。结论:非手术治疗对单纯颈椎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及合并颈椎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变性的颈椎病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颈椎病的Mill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关联,说明颈椎椎管内的机械压迫因素不是造成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的主要因素。因此,颈椎病MRI表现不能成为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而应以临床症状、体征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早期的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BAP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式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轻症者中62例除轻症梗阻型2例72h内中转手术外,在早期(2周内)均非手术治疗治愈;重症非梗阻型14例,中转手术治疗2例,死亡2例;重症梗阻型16例,死亡3例,36h内EST治疗3例,中转手术3例.结论:BAP早期一般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待胰腺炎症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再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3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分期,Ⅰ期(功能障碍期)112例,Ⅱ期(退变失稳期)208例,Ⅲ期(增生狭窄期)62例.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Ⅰ期非手术治疗87例,手术25例,有效率:91 96%;Ⅱ期非手术治疗154例,手术54例,有效率:91 35%;Ⅲ期非手术治疗42例,手术20例,有效率:83 87%.三期382例病人治愈:143例,好转:202例,未愈:37例.总有效率90 3%.结论:对于LDH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为缓解症状,而非治愈.治疗方式的选择要以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基础,先行非手术治疗,再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 )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较之传统的非手术方法更加可靠、快捷,较之传统的手术方法又有简便、微创、安全和经济的优点,本文就颈椎病的PLDD微创治疗技术现状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方式并进行分析.方法 将80例患者肝脏损伤进行分级.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对非手术治疗,采用抗炎、抗休克、止血、补液、卧床休息等方式对症治疗.对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采取单纯性肝修补、清创性肝缝合、不规则肝叶切除术、纱布填塞法等不同手术方法.结果 80例患者经治疗除2例患者因术中严重出血而死亡,其他患者全部治愈.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患者部分伴有并发症,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 对于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应分不同的病情选择非手术治疗或相应的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从而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早做处理.  相似文献   

10.
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若昆 《中医正骨》2008,20(10):26-26
颈椎病是临床多发病,尤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多见。大多数可以非手术治疗,部分病人非手术治疗无效,我们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术后有些患者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后遗症状。治疗方法众多,但临床疗效不一,我们于2004年8月至2007年4月采用颈痛颗粒与弥可保作对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出现后遗症状之血瘀气滞,脉络痹阻证。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体穴埋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且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年龄愈趋年轻化。目前除手术和非血管介入等进展较快的治疗方法外,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也在积极探索中。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式有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许多文献报道了非手术治疗方法令人振奋的治愈率,但遗憾的是,其研究结果大多未经严谨科学的论证。在手术治疗方面,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易复发等缺点;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微创手术更受青睐。随着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臭氧髓核消融术、胶原酶溶解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等新方法的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了新的进步,但因以上方法的适应症较窄、疗效不确定等因素,以至于临床应用不甚广泛。随着脊柱外科微创和内镜技术的发展,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越来越多,本文从经皮内镜技术的发展史、临床应用、并发症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微创、手术3种治疗方法适应症的选择.方法:问卷调查900例已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其中接受保守治疗300例、微创治疗300例、传统手术治疗300例,并对随访结果按照优、良、差分组,分别对治疗前临床资料评分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法总优良率为89.22%,其中治疗后随访疗效优良患者中,临床资料评分20分以上:微创治疗组57.03%,传统手术治疗组91.88%,保守治疗组8.55%;20分以下:微创治疗组42.97%,传统手术治疗组8.12%,保守治疗组91.45%.而疗效差的患者中,临床资料评分20分以上:微创治疗组29.73%,传统手术治疗组20.69%,保守治疗组70.97%;20分以下:微创治疗组70.27%,传统手术治疗组79.31%,保守治疗组29.0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分保守、微创、手术3大类,通过治疗前临床资料评分,以20分为界值,合理分类,掌握好治疗适应症,均可获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内服、功能锻炼等,其中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采取非手术治疗的6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年7月-2011年7月10年期间60例年龄在16~75岁之间,经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和MRI检查,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以牵引和手法按摩为主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了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椎动脉血流等方面的改变,并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脑供血改善,临床治愈40例,占66.7%;显效10例,占16.7%;好转6例,占10%;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以手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8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85例患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过前、后路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4年,按照JOA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优44例(51.8%),良20例(23.5%),可18例(21.2%),差3例(3.5%),优良率75.3%,有效率96.5%.结论:手术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根据脊髓压迫的来源、节段以及压迫程度选择适当的入路及术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非手术疗法以往一直被视为首选治疗方法。但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非手术治疗的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应首选非手术疗法?如何预测突出物的重吸收?如何处理巨大(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技术、显微内窥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房晓阳  王楠  谢林 《陕西中医》2022,(12):1771-177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脊柱退行性疾病,属于筋骨疾病范畴,其治疗方式多样。中西医联合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系是采用经皮内窥镜技术,秉承中医“筋骨并重”“筋出槽,骨错缝”“动静结合”等理念,以筋骨关系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为主导,将筋骨理论应用于经皮内窥镜微创术前诊断、术中操作及术后康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临床上最多见的颈椎病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CSR的治疗方法较多,特点各异,掌握其治疗机理和适应证是求得最佳疗效的关键。融合中医针灸和西医骨科手术理论的针刀微创术,对多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其治疗CSR因疗程短、疗效确切而备受医患关注。针刀作用兼具针灸调节与闭合微创手术松解,现就其治疗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腰椎失稳症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10年来腰椎失稳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从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3方面做一系统性综述,指出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有临床疗效,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