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全麻术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9和观察组58例,2组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预防感染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每次15~20 min,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5天。记录治疗前后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38%,对照组74.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治疗前下降(P0.01);除发热外,观察组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咯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迅速改善全麻术后咳嗽患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风止咳方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治疗组给予祛风止咳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38%,对照组有效率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咽痒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祛风止咳方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复方桔梗颗粒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珍  邢建月 《新中医》2010,(10):26-27
目的:观察复方桔梗颗粒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以复方桔梗颗粒治疗,对照组选择橘红痰咳颗粒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咳嗽、喉痒、咯痰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愈显率分别为78.3%和91.5%,对照组分别为57.5%和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咳嗽、咯痰、喉痒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喉痒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桔梗颗粒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从秋燥辨证论治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治疗组40例从秋燥辨证论治,温燥型予桑杏汤,凉燥型予杏苏散。2组均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脉冲振荡法测定肺功能指标[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边弹性阻力(X5)]、咳嗽症状积分、呼出气体一氧化氮(NO)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咳嗽总有效率97.5%,对照组咳嗽总有效率72.5%,2组咳嗽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咯痰总有效率95.0%,对照组咯痰总有效率67.5%,2组咯痰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咯痰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Zrs、R5、R20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X5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Zrs、R5、R20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X5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出气体NO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从秋燥辨证论治感冒后咳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从龙止咳浓煎剂治疗风痰阻肺型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痰阻肺型过敏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从龙止咳浓煎剂(25m L,2次/d),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10mg每日1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总分以及咳嗽、咯痰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总分及咳嗽、咯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从龙止咳浓煎剂治疗风痰阻肺型过敏性咳嗽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冬雨  崔鹤  贾菊  苟丽 《新中医》2020,52(15):159-16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风邪伏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2组均服用苏黄止咳胶囊,并给予饮食、生活起居、健康指导、宣教和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中药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7 d。治疗前后评定咳嗽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咳嗽症状积分、风邪伏肺证评分,应用莱塞斯特生活质量咳嗽问卷(LCQ)评价生活质量,记录咳嗽消失时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主观咳嗽程度VAS评分、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及日间+夜间咳嗽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上述咳嗽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风邪伏肺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风邪伏肺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率为58.46%,对照组咳嗽消失率为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加快(P0.05)。2组LCQ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LCQ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苏黄止咳胶囊内服治疗感冒后咳嗽患者,可进一步减轻咳嗽症状,促进咳嗽的消失,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霾合剂治疗雾霾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雾霾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抗霾合剂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每次0.3 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咽疾积分及总分,并评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咯痰、咽疾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咳嗽、咯痰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咽疾积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抗霾合剂治疗雾霾咳嗽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咳嗽、咯痰、咽疾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上联合清肺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上联合清肺颗粒模拟剂治疗。2组均治疗10 d后比较疗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口干苦、身热及便秘)、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住院天数(10.73±2.53) d,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住院天数(14.47±2.47) d,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口干苦、身热、便秘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m MRC评分及CAT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MRC评分及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颗粒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疗效确切,可更好地缓解咳嗽、咯痰、喘息、胸闷、身热等中医症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情况,改善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宣清降逆法辨治感冒后咳嗽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宣清降逆法辨治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按风寒、肺热两证型运用宣清降逆法中药治疗,对照组用罗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咯痰症状评分变化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咳、痰症状评分显著改善(P<0.01),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咳、痰症状无明显改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13.16%。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宣清降逆法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止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止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对照组为6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拟止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章新亮 《江西中医药》2009,40(10):12-13
临床诊治中会经常遇到寒包火症状病人,但常常也会有寒包寒病人,与寒包火刚好相对,在辨证中,能先其所因就能很快抓住病机,今一并写出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2.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主要表现在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寒热夹杂证、反佐寒热并用四个方面,四者虽均为寒热并用法,但深究其用药仍有细微不同.临证遇到寒热错杂的病情时,当根据病位不同、寒热轻重差异及病情缓急遣方用药,而药物配伍、用药剂量及煎服法等方面亦应随证变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内经》有关热病的论述,以寒热为主线,采取《伤寒论》的实证举例,阐述寒、热病机的离合以及因此所引发的临床证候的异同,旨在引申和发挥热病理论,为今后的热病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冷灸     
  相似文献   

17.
18.
伤寒与温病     
郑珂  陈孝银 《河南中医》2016,(9):1497-1499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伤寒和温病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从小儿感冒的分类及鉴别,小儿感冒的预防,小儿感冒的护理要点(起居及穿着护理,饮食护理)阐述了小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预防及护理,防止患儿疾病的发展和传变,防止高热神昏、惊厥的产生,保护小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论蒙医对感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蒙医历代医药文献中对感冒都有较详细的描述。在《四部医典》中记载,感冒按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分为鼻感、喉感、肺感、流感等四种。不管哪一种都是由感冒病毒引起机体调节之功能紊乱所致。蒙医诊断与西医一样,首先明确诊断,对患者通过望、切、问三诊搜集的病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的综合性的结论,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辨证的过程就是综合思维的过程,即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分析鉴别,最后才确诊。1病因与病机发病因素:有饮食因素、起居因素、时季因素、劳逸失当因素、年龄因素、三根失调、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