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胃肠X射线机进行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数字胃肠造影X射线机做介入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X射线防护监测仪,对操作者身体四个不同部位模拟进行防护前后X射线辐射量的透视与点片测试。结果 防护前后X射线辐射差异明显。防护前透视时模拟操作者的手部与头部分别为350~700 μGy·h-1,而增加防护后上述二点的X射线辐射量率几乎为零。结论 在有效X射线防护情况下,数字胃肠X射线机行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保障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现场调查,模拟介入放射治疗手术条件,测定介入手术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 对已开展介入治疗手术的20家单位调查,17台X射线机测定结果表明,介入手术操作者身体主要部位受照剂量的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43μSv·h-1)的7~23倍。结论 初步摸清了全市介入放射学防护状况,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部分介入放射X射线机的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部分在用介入放射用X射线机辐射防护水平开展检测,研究工作人员机房内防护区剂量水平。方法 参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结果 介入X射线机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平均值为29 mGy·min-1。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平均值为39μGy·h-1。防护区空气比释动能率平均值为1.2×102μGy·h-1结论 脉冲透视可以有效地降低透视状态下有用线束输出量和工作人员防护区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制定放射介入操作的辐射防护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介入诊治中C形臂X射线机防护措施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临沂市区介入放射工作者在C形臂X射线机不同防护条件下的防护效果及个人防护情况。方法 按照各医院手术用曝光条件放置标准水模型或在进行介入手术中测试介入操作者在不同防护条件下所受辐射剂量。调查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个人防护情况。结果 各家医院导管室在未加防护设施或导管床边加铅橡胶帘时介入操作者各测试点辐射剂量率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在配备悬挂式铅玻璃防护屏时各测试点可屏蔽去78%以上的辐射剂量,配合地面移动式防护车可屏蔽去各测试点95%以上的辐射剂量。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缺乏X射线基本知识和防护意识,对防护措施不够重视。结论 对设备应配置安装组合式防护设施,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好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X射线知识和防护知识教育;可有效降低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上球管与下球管X射线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上、下球管X射线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特征。方法 对介入治疗时操作人员的头位、胸位、腹位及性腺的体表剂量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介入治疗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比常规X射线诊断医生所接受的辐射剂量高出2.73倍至21.37倍。结论 应尽可能使用下球管式的X射线机,并对经常进行介入治疗的医生限制超剂量操作,切实保障介入治疗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牙科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剂量范围,为牙科X射线检查辐射剂量最优化提供参考,降低牙科X射线检查的辐射风险。方法 使用多功能X射线测量仪Raysafe X2和PTW Diamentor CX型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仪在北京市6家医疗机构,对口内牙科X射线机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和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进行了调查,对口外牙科X射线机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5台口内牙科X射线机和6台口外牙科X射线机,口内牙科X射线机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范围为0.57 mGy~2.95 mGy,KAP范围为13.2 mGy·cm2~70.8 mGy·cm2。口外牙科X射线机全景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范围为54.2 mGycm2~139.4 mGy·cm2,头颅正侧位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范围为24.8 mGycm2~83.6 mGy·cm2,CBCT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范围为714.7 mGy·cm2~3 791.5 mGy·cm2结论 牙科X射线应根据诊断目的合理选择辐射风险低的检查类型,对不同类型检查根据所要达到的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照射条件,通过患者剂量调查建立诊断参考水平是防护最优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评估4种在售X射线诊断剂量仪。方法 依据WS/T 189-1999、GBZ 186-2007标准,分别使用4种X射线诊断剂量仪对医用诊断X射线机(摄影、透视、乳腺)进行性能检测,比较分析测量值的重复性。结果 4种剂量仪的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可接受范围内,重复性最大为4.9%,标准偏差最大为0.67。结论 4种剂量仪重复性较好,均可用于诊断X射线机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表;工作场所剂量水平测定;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检测和手部剂量检测;单次介入术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检测。结果 年介入应用44192例;有1/3的工作人员未列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57%的X射线机操作位置各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0μGy·h-1;介入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为0.508mSv,手部年累积剂量55mSv。结论 应通过研制标准及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更新和改造介入X射线机、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降低介入操作人员受照剂量。方法 合理正确的使用X射线机的剂量控制装置和附加防护装置。结果 介入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结论 只要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利用上球管型X射线机进行介入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受检者体表剂量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结合我国已经颁布执行的医用诊断X射线受检者体表剂量相关法规与标准,着重介绍使用RD98智能型诊断X射线剂量仪测量受检者体表剂量的方法。方法 分析医用诊断X射线受检者体表剂量的目前现状。结果 推荐使用医用诊断X射线剂量指导水平。结论 采用诊断X射线剂量仪定期监测X射线机输出量,降低受检者电离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