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滤过与普通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 h;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每周2次,每次4 h)+One-line 血液透析滤过(每周1次,每次4 h),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钠,流速为500 ml/min,共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与普通透析比较,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地清除体内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物质,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普通透析,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指标的影响,探讨肾性骨病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使用低钙透析液.普通透析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透析3次,其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1次.血液透析灌流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透析3次,其中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1次.结果 3组患者使用不同透析方式联合药物治疗3个月后发现,治疗前3组患者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血液透析灌流组患者血磷与普通透析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的血磷与普通透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水平与普通透析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灌流组间血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高磷血症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的升高等肾性骨病的指标异常,可以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以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用炭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仙桃市中医医院肾病内科就诊的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每周3次单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组(血滤组,每周2次血液透析和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在每周2次血液透析和1次血液透析滤过基础上使用药用炭口服),每组26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血磷、血β2微球蛋白、血甲状旁腺素、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血磷、血β2微球蛋白、血清甲状旁腺素、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滤组、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2.31%,69.24%,88.47%,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和血滤组(P0.05);3组治疗前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33.28±5.72)分、(34.12±5.88)分、(35.20±4.82)分,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21.28±3.56)分、(12.28±2.87)分、(5.25±2.1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口服药用炭能够明显缓解尿毒症性皮肤瘙痒,同时降低血磷、血β2微球蛋白、血清甲状旁腺素、血肌酐、尿素氮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电解质)变化与临床症状(肾性骨痛、失眠、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肾性骨病、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食欲症状有所改善,而皮肤瘙痒、骨痛、睡眠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及肌酐、尿素氮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毒素,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患者的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电解质)变化与临床症状(肾性骨痛、失眠、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肾性骨病、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食欲症状有所改善,而皮肤瘙痒、骨痛、睡眠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及肌酐、尿素氮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毒素,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患者的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罗匹尼罗对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行血液透析的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联合罗匹尼罗(0.25 mg/d)口服,观察组予以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联合罗匹尼罗(0.25 mg/d)口服,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精神卫生相关指标(包括不宁腿严重程度评分,抑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检验指标(血清中全段甲状旁腺素、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宁腿严重程度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透析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P 0.05)。透析后血清中全段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透析前后2组血肌酐和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P 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罗匹尼罗对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单独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并与单独血液透析治疗的28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液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及血红蛋白的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β-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在清除血液尿素氮、肌酐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更好地清除体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中分子物质,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探讨治疗肾性骨病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4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普通透析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2周1次;血液透析灌流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2周1次.所有患者均使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检测治疗0、1、3个月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血液透析组患者血钙、血磷下降水平,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甲状旁腺素水平治疗1个月及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灌流组甲状旁腺素水平治疗1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灌流组甲状旁腺素水平治疗3个月和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甲状旁腺素水平血液透析滤过组与血液透析灌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的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肾性骨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周3次行常规血液透析,每次4 h,同时口服α-硫辛酸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组每周3次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 h,亦服用α-硫辛酸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肢端疼痛、麻木感、不宁腿综合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全段甲状旁腺素、β_2-微球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全段甲状旁腺素、β_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On-line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HD组)和On-line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HDF组),每组各55例.HD组患者每周行3次血液透析治疗,HDF组患者每周行2次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次血液透析滤过,时间均为4h.监测治疗当天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外周血中血清钙离子、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等矿物质代谢的评估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钙、磷、iPTH及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HD组血钙、iPTH和AL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磷低于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治疗后血磷、iPTH和ALP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均P<0.01).治疗后,HDF组血磷和ALP较HD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H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与普通血液透析比较,On-line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清除血磷,降低iPTH和ALP水平,从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磷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每组各30例,进行维持血液透析1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并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BUN、S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后血清β2-MG、血清磷比低通量透析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1年后血清β2-MG、血磷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明显降低透析患者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透析效果优于低通量透析,透析膜的通量是影响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MG及血磷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清除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大分子溶质的疗效.方法 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24例(观察组),采用德国Fresenius 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超纯碳酸氢盐透析液行高通量透析,每周3次,每周透析时间>12 h,共观察1年;选择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3例(对照组),行Fenekhoff卷曲管及手术置管法,采用Baxter公司生产的双联双袋透析装置及透析液每日交换6~8 L,每次2 L,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和机体日总出入量做相应调整.检测血液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年前、后2种溶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通过1年规律治疗,2种透析方式均可显著降低血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素水平(P<0.05),腹膜透析对于β2微球蛋白的清除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P<0.01),而对于甲状旁腺素的清除两者效果相当(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中、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接近腹膜透析.在我国国情下,两者均适合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HD+ HP组)和对照组(HD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每周3次,每次4小时;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2~3次/月的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并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β2-MG、PTH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的清除血液中大分子毒素;有效缓解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预后,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每2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1次血液灌流,其余时间进行低通量透析的模改为每周3次高通量透析,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前3个月使用旭化成13u透析器,后3个月使用旭化成15u透析器,分别在使用前和使用后3个月、6个月监测患者血压、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前白蛋白、钙、磷、维生素D、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同时应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匹兹堡睡眠量表、食欲量表调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换用15u透析器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继续下降(P<0.05).(2)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变化,换用15u透析器治疗3个月后,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显著上升,β2-微球蛋白显著下降(P<0.05).(3)治疗3个月后患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及维生素D均无明显变化;换用15u透析器治疗3个月后,维生素D显著下降(P<0.05),部分患者骨痛改善.(4)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换用15u透析器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继续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载脂蛋白A(I)水平下降(P<0.05).(5)治疗6个月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变化不显著,食欲和睡眠状况有改善趋势,但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律高通量透析对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每周或每2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其余时间进行低通量透析的组合模式,特别是在血压控制、营养状态的改善及脂代谢指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长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31例患者规律使用聚砜膜低通量15 L透析器,作为普通透析组,患者具体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4 h,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单次超滤量≤5%干体重。另外有20例患者长期使用聚砜膜FX60高通量透析器,作为高通量透析组,患者具体治疗:在普通透析治疗(每周治疗2次)基础上,每周加高通量透析治疗1次,每次4 h,患者血流量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速800 ml/min,单次超滤量≤5%干体重。两组患者连续治疗共12个月。治疗前检测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K+、Na+、CI-、Ca2+、P3-、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超声心动图,每3个月复查1次。结果:经过12月的治疗后,高通量透析组与普通透析组患者的血P3-及PTH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Scr及血Ca2+虽有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通量透析组与普通透析组患者比较,其肺动脉根部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前后径、右室前后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透析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不同溶质的清除和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45例规律透析患者前6个月行HD治疗为自身对照组.后6个月间歇行HDF治疗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F6聚砜膜透析器,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实验组采用F60s聚砜膜透析器,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每2周HDF 1次.观察两组透析前后溶质: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及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透析前后Bun、Cr、均明显下降(P<0.01).HDF组透后β2-MG明显低于透前(P<0.01),HD组透析前后β2-MG差异无显著性(P>0.05).HDF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H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HDF较HD能明显清除中分子物质,能明显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HDF组)及对照组(HD组),在德国Fresenuise 4008 S透析机上分别行血液透析滤过与低通量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h,共观察12周;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磷、β2微球蛋白(β2-M);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值);用可视模拟评分法评估瘙痒程度。结果:两组透析后BUN、Cr下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的下降率观察组为(52.64±7.82)%,优于对照组(41.20±12.17)%,P〈0.05;β2-M的下降率,观察组为(41.6±10.25)%,优于对照组(1.60±0.94)%,P〈0.05,两组Kt/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减轻(P〈0.05),观察组瘙痒程度评分为(2.83±1.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65±1.71)分,P〈0.05。结论:间断血液透析滤过与低通量透析相比,在保证对小分子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可以明显减轻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及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检测透析前后血清β2-MG值,比较组内透析前后的差异及透前组间的差异;按透析间歇期平均尿量以300 ml/24 h为界,分为残余肾功能(RRF)阳性组和RRF阴性组,比较组间β2-MG的血清浓度的差异。结果:HDF组透前β2-MG浓度为(10.4±2.98)μg/ml,透后为(7.6±1.78)μg/ml,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HD组透前β2-MG为(11.8±2.49)μg/ml,透析后为(10.1±3.14),透析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RF阳性组β2-MG浓度(9.78±3.4)μg/ml,RRF阴性组β2-MG浓度(12.27±2.7)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β2-MG的清除差,血液透析滤过对β2-MG的清除效果良好,但是透析前HDF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HD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行HDF治疗的时间不足有关。残余肾功能不同对透析患者β2-MG的血清水平差异明显,提示残余肾可有效清除β2-MG,残余肾的作用是任何透析方式均无法完全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长期维持并规律性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20例),每2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5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1次;血液透析滤过组(20例),每2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治疗4、12周时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值下降.首次治疗清除效果均显著(P<0.01);治疗4、12周时,血清钙、磷的下降不及甲状旁腺激素下降明显,但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较血液透析滤过组清除血清钙、磷明显(P<0.05),清除甲状旁腺激素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且优于血液透析滤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终未期肾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每组15例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再联合血液灌流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所有患者血压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变化.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再联合血液灌流组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比较,血压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维持血液透析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能有效的控制终未期肾病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