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欧洲已批准4种技术用于新鲜冰冻血浆的病原体灭活,而在美国均还未获准,其他地区仅一些被批准.本文综述血浆病原体灭活技术以及对血液制品的潜在影响,对微生物污染菌的作用,潜在的免疫和毒性风险.回顾使用不同方法的已发表的临床疗效证据和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2.
血液细胞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血浆蛋白制品的病原体灭活(PI)技术成功用于产品的生产已多年,临床使用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也已有多种技术可用于其PI处理。因此,发展安全有效的血液细胞成分PI技术,对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血液及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是从根本上彻底杜绝输血相关病原体感染,保证输血安全的最可靠屏障。血浆病原体灭活已有亚甲蓝光化学等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仅就血细胞病原体灭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旨在明确这些技术的优劣势,希望能够为改进或开发新的处理技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与血浆保存的浓缩血小板(PC)相比,血小板保存液(PAS)保存的PC具有的优点是减少了血浆含量,从而减少过敏和发热输血反应,适合ABO血型不相配的血小板输注,使更多的血浆可用于蛋白分离.近来,病原体灭活的可能性更增加了使用PAS保存PC的兴趣,因为PC中血浆含量少,是一些病原体灭活方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亚甲蓝光化学法等常用的病毒灭活技术在血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经血传播病毒的风险。然而,血液的安全输注依旧会受到一些对目前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欠敏感及潜在或未知病毒的威胁,因此,新的、更有效的病毒灭活技术有待开发和应用。核黄素光化学法就是一种灭活血浆病毒的新方法,具有着灭活病毒谱广、灭活效果好、安全可靠以及经处理后血浆中蛋白质稳定性高等优点。本文就核黄素光化学技术灭活血浆病毒的现状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血液安全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受到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和未知病原体的威胁。免疫介导的反应是输注血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浆输注的两大风险是感染风险和免疫风险。亚甲蓝光化学法是目前我国用于血浆病毒灭活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灭活大多数脂质包膜病毒。为探讨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应用的安全性,本文对其灭活病毒的有效性、对凝血因子的影响、输注的不良反应及血浆残余亚甲蓝的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被认为是对血液制品安全性有潜在危害的一种病毒。核黄素和紫外线光化学法能够灭活血液相关病原体,使之失去传染性,且不会破坏血液制品的质量。本研究报道核黄素和紫外线光化学法对人类血浆中MERS-CoV病毒的灭活效果。材料与方法将MERS-CoV病毒(EMC菌株)接种在单位用量的血浆中,经核黄素和紫外线光化学法处理。处理前后的MERS-CoV病毒滴度通过猴肾细胞的噬菌斑  相似文献   

8.
冷冻干燥血浆在战伤救治等紧急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然而,冷冻干燥血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血浆病原体污染,研究表明,以病原体包膜或核酸为靶点的血浆病原体灭活技术可以保证其安全性;二是冷冻干燥后的质量损失,研究表明,向血浆中添加柠檬酸和甘氨酸可以有效维持复溶后血浆pH和蛋白活性。目前国外已有3种冷冻干燥血浆产品上市,我国尚无此类产品。因此,了解冷冻干燥血浆的研究进展,对于推进我国同类产品的研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Ringwald  J  Walz  S  Zimmermann  R  洪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29(3):279-282
与血浆保存的浓缩血小板(PC)相比,血小板保存液(PAS)保存的PC具有的优点是减少了血浆含量,从而减少过敏和发热输血反应,适合ABO血型不相配的血小板输注,使更多的血浆可用于蛋白分离。近米,病原体灭活的可能性更增加了使用PAS保存PC的兴趣,因为PC中血浆含量少,是一些病原体灭活方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可以达到安全输血、降低风险的目的。(现有的灭活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理想的方法应对广谱的病原体有效,同时能够保持血浆蛋白的活性,最好它能直接从初产品转化为终产品、方法简便、全封闭、无化学添加剂、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压力循环技术对血浆病毒进行灭活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压力装置对混有Lambda噬菌体的血浆样本进行加压处理,测量噬菌体浓度和血浆蛋白活性。结果通过温度比较,当接近0℃时灭活效果尤为明显;随着压力的增加及循环次数的增加,灭活效果相应提高;在相同的压力处理下血浆蛋白碱性磷酸酶(ALP)和总淀粉酶(T-AMY)的活性及IgG、IgM和X因子的活性影响不大。结论通过压力灭活噬菌体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流体静力学-压力病毒灭活技术是一项新的灭活血浆和血液成分中病原体的方法,它能保持这些制品的疗效。研究设计和方法 使用一特制的设备对人血浆样品加压以杀死λ噬菌体。在加压处理后测定噬菌体的滴度和血浆蛋白的活性。结果 研究发现压力灭活λ噬菌体是一个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尤其是在0℃左右效果优于20℃以上及-40℃以下的效果。提高压力和常压与高压循环交替进行可提高灭活效率。但血浆蛋白碱性磷酸酯酶和总淀粉酶的活性未随温度而变化,且在相同压力处理后,分别保持在开始时的29%和6%以内。结合常压与高压循环、接近0℃、高压的条件下处理20分钟后,血浆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关注。虽然对输血相关病原体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由输注血液成分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但由于病毒感染血液后“窗口期”的存在;现行的检测方法不能将病毒检出;对已知病毒有效的检测还不能100%检出;新出现的病毒和微生物还不能检测出来。因此,血液输注仍无法达到“零风险”。而血浆也是病毒含量较多的血液成分之一,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常传播病毒影响输血安全。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必须将加强血液筛查与病毒灭活结合起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浆病毒灭活技术是提高血浆安全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血浆病毒灭活的技术有很多,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有:溶剂/去污剂方法和亚甲基蓝联合可见光照射方法,以及以病毒核酸为靶点的光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已开发并获批准以人血浆为原料的几种制品、这些制品是病毒灭活血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Ⅷ、Ⅸ。不同的分析方法用于制品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对于病毒灭活人血浆的制备而言,随着一种小批量操作规程的出现,使实验室规模的制备得以实施。病毒活性测定表明,在该工艺中输血相关病毒减少了高于6个log值。在该制备过程中通过测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输血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在不断改进和推广,其中亚甲蓝光化学单袋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已在全国的部分血站投入使用。据文献报道,在血浆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ol/L的亚甲蓝后,经30000~38000 LUX荧光照射30min,可使滴度大于7TcID50的指示病毒灭活,达到去除病毒的目的。但人们已认识到亚甲蓝灭活处理对血浆中主要凝血因子、生化指标、酶活性的影响,但在《病毒灭活装置配套用输血过滤器》使用说明书中,元新鲜冰冻血浆容量回收率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过去几年中,血小板输注治疗已取得了显著进展。首先,已有两种降低浓缩血小板细菌污染率的方法,即灭活病原体和细菌检测。但两类方法均未被管理机构完全接受。一旦这些技术被常规运用,可能延长的血小板保存期超过目前批准的5天,以及保存期延长血小板的质量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6.
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可能导致输血发生感染性风险。血液筛查技术和血液管理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残余性风险,因此血液及血制品的病原体灭活/去除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另一条重要防线。病原体灭活/去除技术是否可行,须从1)有效去除血液中的目标病原体、2)对被处理血液成分的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影响、3)对人体安全、4)技术可行性和法规的符合性等4个方面来考量,同时做必要的卫生经济学分析。仅仅由于成本原因而未能采用或不考虑采用诸如病原体灭活/去除等适宜的血液安全技术,无异于本末倒置,无论对输血安全的整体形势还是对接受输血的病患者个人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甲蓝(MB)/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鲜血浆192袋,分别于病毒灭活前和病毒灭活后无菌留取血浆标本各1ml,对凝因子(Ⅱ、Ⅴ、Ⅶ、Ⅸ、Ⅹ、Ⅺ、Ⅻ)的活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浆总蛋(T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采用MB/光化学法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后,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Ⅻ的活性及Fg和TP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然符合国家要求.结论 采用MB光学法进行血浆病毒灭,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无显著影响.临床输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临床输用血浆病毒灭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对血浆需用量很大,而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常常传播病毒,影响输血安全。本文就SD、MB等灭活的临床输用血浆灭活的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就安全输血隐患、血浆病毒灭活对安全输血的意义、病毒灭活血浆的原理的方法以及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进一步说明输血存在的隐患和风险,指出合理使用病毒灭活血浆,可以降低因输血而传染疾病的意义,指导临床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20.
亚甲蓝光化学法用于血浆病毒灭活在我国血站系统已得到广泛采用,该方法可使病毒模型的滴度下降61g,达到良好的灭活效果[1]。为了考查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其质量的影响,笔者对新鲜冰冻血浆和用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分别随机抽取60袋,对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血浆蛋白浓度、凝血因子Ⅷ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了检测比较,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病毒灭活血浆的亚甲蓝残留量。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新鲜冰冻血浆和用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各60份,来源于本血液中心街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制得。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