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 确保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洁净手术室实施无菌、清洁、运行、安全管理,建立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标准化管理系统.结果 洁净手术室管理质量得到规范和提高,控制措施得到落实,有效防范手术期医院感染.结论 实施洁净手术室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方法 ,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方法 根据洁净手术室的特点,实行了人、物净化及严格的分区管理,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加强洁净手术部的流程管理的方法 .结果使洁净手术室控制工作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避免了交叉感染,保证手术和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结论 洁净手术室的启用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室洁净度确实、有效,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现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2008年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卫生学和无菌物品细菌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切口感染总发生率0.65%,其中择期手术为0.46%,急诊类手术为1.11%(χ2=29.2,P0.001);切口感染的原因与环境质量,无菌观念,手术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洁净手术室全程护理质量管理,严格各项无菌操作,保证手术间空气净化效果,是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经验,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并与启用洁净手术室(A组)前同一时间段内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A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05%,B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5%,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洁净手术室的启用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建设洁净手术室起步较晚,一些设计工程师对洁净手术室认识较模糊。这种情况下,使得新建的洁净手术部,或洁净手术室往往存在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实,手术室是进行手术的场所,应以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空气洁净无菌,新风量适当,人、物流合理等为宗旨,在设计和建造时,既要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又应考虑适度装修,切忌搞不合实际的豪华装修。本文对手术室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院洁净病房建设中净化技术的应用顾啸龙手术室空气含菌量过高,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可达到1%~5%[1],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规定的标准0.5%[2]。因此,必须要重视无菌手术室和无菌病房的建设。美国在1966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空调洁净的手术室,尔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延长洁净手术室棉质无菌包的保存期限,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对储存在普通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无菌敷料间内的棉质试验包,做不同保存期限细菌生长时间和细菌阳性率的比较研究.结果 洁净手术室存放手术包270 d开始有细菌生长,普通手术室存放手术包60 d开始有细菌生长,洁净手术室棉质无菌包细菌生长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手术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净手术室棉质无菌包的保存期限至少可以延长至30 d.  相似文献   

8.
医院现代洁净手术室是应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空气洁净技术、医疗技术、建筑技术等多技术的综合体[1]。手术室人员及物品的接触感染,病人自身感染,手术室空气感染是造成切口感染的3大来源[2],如何达到手术室初始静态无菌状态,手术中减少病员、医生、护士身体散发的细菌扩散污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手术室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室是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医疗新技术和新的手术工具的不断涌现,带动了手术量的迅猛上升,大部分医院原有的老手术室在空间布局、设施标准、装备功能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同时人们对手术环境和手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建和改扩建高标准洁净手术室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设计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高标准手术室,是现代医院所应考虑的问题。1手术室的要求手术室是医院中无菌洁净要求最严格的地方之一,手术室的建设、布局、工作流程和管理都是围绕无菌要求设计的。手术室又是…  相似文献   

10.
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管理及维护要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洁净手术部的不断建设发展,层流净化手术室及相应空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日趋重要,对提供适宜的环境室温和无菌的手术区域,降低手术感染率有关键作用,而相关的日常维护与消耗品的及时更换影响了洁净手术部的正常安全运作;结论:医院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在日常维护管理中必须针对其特殊性做出合理安排,对医院控制感染管理、提高手术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体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制定有效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并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创造合格的手术室工作环境,使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为0.25%,特殊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将359例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6例接受全面质控护理措施,对照组163例接受随机常规护理,分别分析比较两组,在同样灭菌条件下的手术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在同等的侵入性操作、在同组医护人员配合的条件下,统计手术室医院感染率,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全面质控护理的观察组明显优于接受随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空气清洁度和手卫生有密切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手术室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王惠 《中国校医》2013,27(9):688-690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收治的363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9)2010年共发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20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55%。其中,2009年为0.61%,2010年为0.50%;在20例切口感染中手术时间>2 h的为13例,1~2 h的为5例,<1h的2例,其构成比依次为65.0%、25.0%、10.0%。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等手术室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7—12月手术室无菌间物品1000件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管理,实验组精细化管理,分析两组方法在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返消毒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确保无菌物品完备率、降低返消率,且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技术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对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理解、准备、挖掘,并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领域进行评估与应用。结果数据挖掘技术可应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许多领域:手术室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用品智能备库系统,预测术后切口感染,合理安排手术,并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根据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其与耐药性的规律,对参观手术人员和进修生实习生的管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知识解决难点和杜绝差错,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常规工作动态监测。结论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门新的技术,能从数据库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的信息与知识,并能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林菁  熊道元  邓杏灵 《现代医院》2012,12(12):75-76
目的探讨眼科专科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手术室环境、人员、物品等几个关键环节实施管理,特别是对手术室环境消毒后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术后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结论对手术室的环境、人员、物品实施严格管理对眼专科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当前手术室感染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方法通过"寻找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的来源,控制感染源,健全制度强化无菌观念,做好每日手术室空气卫生消毒及器械消毒,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有效的外科洗手制度、术后污物处理"等方法,来达到防控目的。结果在各类防控措施的有效保障下,不仅控制了手术室感染源头,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概率,而且增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无菌技术意识。结论针对手术室感染危险性做出评估,制定并实施防护制度。目前,部分医院对手术室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认识不足,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脊柱外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环节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脊柱外科疾病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住院环境。结果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手术各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调查1408例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13%;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切口,分别占40.00%、40.00%、20.00%。结论加强脊柱外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创造了合格的脊柱外科住院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从手术室护理角度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铁岭市中心医院2012-2018年收治的外科病例734例,分为未感染组652例及感染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情况及手术环境,对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时序、手术性质、手术室条件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手术时序、手术性质、手术室条件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容易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降低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