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孤立性蝶窦病变误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水平,降低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回顾1991-1998年1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病例,分析其误诊因素。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为蝶窦炎性病变,其中5例首诊时曾误诊。误诊病种包括视神经炎2例,神经痛、肺结核和癫痫各1例;3例为蝶窦恶性肿瘤,首诊时均曾误诊,误诊疾病分别为鼻窦炎、眼部炎症及鼻出血。结论 生蝶窦病变并非罕见,但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方法:总结使用鼻窦内窥镜诊治孤立性蝶窦病变12例的全过程.结果:1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患者均获准确诊断,使用鼻窦镜行经鼻腔蝶窦手术,有效率为83.3%.随诊6~24个月,10例无复发,复发2例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可用鼻窦内窥镜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蝶窦病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表现为眶尖综合征的蝶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以降低其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方法回顾2000-2004年12例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蝶窦病变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过程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主要以眶尖综合征为表现,8例首诊于眼科,2例首诊于心内科(有高血压病史)后转入眼科,2例首诊于神经内科后转入眼科。12例均按眼部病变致眶尖综合征给以治疗,疗效均不明显,最后转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12例中蝶窦炎性病变7例(包括3例真菌性鼻窦炎)、蝶窦息肉3例、蝶窦脓囊肿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所有症状先后缓解甚至消失。结论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蝶窦病变临床上少见.容易被误诊为眼部疾患,临床医师尤其是眼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CT或MRI检查是确诊的标准。鼻内镜技术改进使蝶窦疾病的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2002年3月17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蝶窦病变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约占76.5%;其次为眼部症状,再次为鼻部症状。讨论孤立性蝶窦病变并非罕见,但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CT、MRI影像学检查和鼻内镜的应用,提高了对蝶窦病变的诊断水平,且经鼻窦内镜手术对其治愈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蝶窦外侧壁毗邻视神经管,蝶窦病变有时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首诊于眼科,如眼科医生对此认识不足,极易误诊。现将我科1999年7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孤立性蝶窦病变1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以引起耳鼻喉科及眼科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首诊准确率,并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22例术前均行CT或MRI和鼻内镜检查,术中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明确诊断。结果经鼻内镜手术后随访5个月至两年半,22例症状明显好转,蝶窦前壁通畅,窦壁光滑。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并非罕见,头痛是常见非特异性症状,可伴有视力下降等颅神经损害及血性涕等症状。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孤立性蝶窦病变的罕见症状,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回顾2例患者的误诊、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本病罕见症状的发生原因。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三叉神经痛和癫痫症状,均由蝶窦疾患引起并随着原发疾患的治愈而痊愈。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除了可有头痛、视力下降和颅神经瘫痪等症状外,还可有三叉神经痛、癫痫等罕见症状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蝶窦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8例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18例中主诉头痛16例,8例视力下降和/或复视4例、眼球胀痛2例、眼球突出及眼球固定1例,涕中带血2例、脓涕1例。检查8例有Ⅱ或Ⅵ颅神经损伤,其中1例Ⅱ、Ⅲ、Ⅳ、Ⅵ颅神经均受损。所有病例鼻科检查中只有4例鼻腔所见能够提示后组鼻窦病变。15例为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病变(10例孤立性蝶窦炎,3例蝶窦黏液囊肿,2例霉菌性蝶窦炎),蝶窦脑脊液鼻漏、蝶窦骨瘤和蝶窦腺样囊性癌各1例。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一直存在而未被充分认识的一组疾病。它可仅以头痛或视力下降、复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鼻部表现不显著。因此,在头痛或视力下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不可忽略的因素。CT和MRI是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孤立性蝶窦囊肿临床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以及鼻内镜技术的开展,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我科1997年1月~2002年6月经鼻内镜下鼻腔径路治疗孤立性蝶窦囊肿16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6例孤立性蝶窦囊肿病人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9~72岁,平均38.3岁。左侧10例,右侧5例,双侧1例。临床表现:①以头痛为主诉者12例。头痛部位无特异性,其中8例以头痛为唯一症状,3例以头痛首诊于神经科。②视力改变7例。表现为复视、视力减退者4例,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外突者2例,流泪1例。③鼻部症状7例。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认识,以降低其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方法:分析22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鼻内镜治疗的优势。结果:12例行鼻内镜蝶窦开放术,7例行鼻外筛窦进路手术,3例行抗感染、激素、神经营养药等治疗,头痛症状全部消失,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眼球运动障碍改善,随访3-6个月,1例症状复发,再次行鼻内镜手术后症状缓解。1例腺样囊性癌术后放疗,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以头痛和(或)眼部症状为主的孤立性蝶窦疾病,容易造成误诊、漏诊;CT、MRI和鼻内镜的应用,提高了对该病的诊疗水平;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蝶窦病变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蝶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本病的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5年25例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25例均行鼻内镜下蝶窦手术。结果:25例患者主要以头痛和(或)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其中21例在确诊前经过首诊科室的相关检查和对症治疗。全部患者经CT或MRI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4例术后所有症状先后缓解或消失,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蝶窦病变易误诊、漏诊。诊断本病有赖于CT和MRI检查,CT三维重建可为术前评估提供多方位空间信息,鼻内镜下蝶窦手术使本病的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蝶窦疾病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炎性疾病l5例(急性炎症2例,慢性炎症3例,囊肿8例,真菌病2例),恶性肿瘤3例。经鼻内镜手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蝶窦前壁开窗通畅,窦腔各壁光滑,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头痛是孤立性蝶窦疾病的常见症状,另有视力损害、血性涕及其他脑神经麻痹症状,CT、MRI及鼻内镜检查为其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鼻内镜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蝶窦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进一步认识孤立性窦占位性病变,提高对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在鼻内窥镜下摘除蝶窦囊肿20例,行蝶窦探查术6例,经鼻外径路摘除囊肿3例,前颅底径路病变切除+视神经减压术1例。结果24例随0.5-4年无复发,1例术后不久囊肿复发,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1例正在放疗中3例失访。  相似文献   

14.
蝶窦恶性肿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蝶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将我科1996~2005年间收治的18例蝶窦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蝶窦恶性肿瘤以鼻咽癌浸润性为最多见,其次为脊索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为头痛(78%)、视力改变(50%)、颅神经麻痹(39%)、回吸性涕血或鼻出血(11%);临床诊断误诊率达56%。结论:蝶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鼻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骨型蝶窦纤维结构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无症状的2例单骨型蝶窦的纤维结构不良患者采取姑息手术治疗及随访,并复习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相关文献。结果:经半年随访复查,病灶较手术后无加重。结论:颅骨纤维结构不良发病率低,症状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单独累及蝶窦而未出现症状者,临床更是罕见。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可辅助诊断,但必须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对无症状者可选择保守治疗;鼻内镜术既可以切除病变组织,又可以取病变组织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均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蝶窦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方法,防止误诊,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为外伤性蝶窦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早期诊断方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结果:6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病史,并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的鼻出血,2例单眼失明;6例中1例行一侧颈总动脉结扎,3例行可脱球囊闭塞动脉瘤及颈内动脉,1例行微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该5例均痊愈;1例仅反复行鼻腔填塞,因大出血死亡。结论:该病可因难已控制的鼻出血而致死,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7.
伴有颅眶并发症的蝶窦病变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蝶窦病变伴颅、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鼻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收治的蝶窦病变伴有颅、眶并发症3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结果:35例患者中并发脑膜炎5例,海绵窦血栓3例,垂体脓肿2例,颅内多发脓肿1例,球后视神经炎15例,外展神经麻痹8例,眶尖综合征2例(同时并发脑膜炎1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变切除术,除1例颅内广泛感染(脑干衰竭)、2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外,其余症状均不同程度得到缓解。结论:蝶窦病变若不及时治疗,易引起颅、眶并发症,并可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蝶窦手术2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蝶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和手术体会。方法 :2 1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鼻腔 蝶窦手术 ,其中全身麻醉 2例 ,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 19例。结果 :随访 3个月~ 4年。 2 0例痊愈 ,1例出现窦口闭锁 ,行再次手术开放 ,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蝶窦手术具有视野清楚、损伤小、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