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碘络酮即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ovidone-iodine),简称PVP-Ⅰ,是碘伏的一种。有与碘相似的强大抗菌活性,作为高效低毒杀菌剂,国内已经合成,并有溶液剂、肛门栓、阴道栓等剂型。笔者根据临床需要,以自己合成的PVP-Ⅰ为原料,制成两种国内未见报道的新剂型:含糖软膏、尿道栓剂,可供普外科及泌尿外科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和恶唑酮(oxazolone,OXZ)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观察大黄栓剂对UC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n=210)制备小鼠TNBS和OXZ模型。Ⅰ组(TNBS模型组)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n=30):A(TNBS模型组)、B(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栓剂组)、C(大黄800 mg·kg-1栓剂组)、D(大黄400 mg·kg-1栓剂组)、E(大黄200 mg·kg-1栓剂组)、F(空白栓剂组)、G(TNBS溶剂对照组)。Ⅰ组(A~E):0.6%TNBS溶液0.1mL灌肠;Ⅰ组(F):不做任何处理;Ⅰ组(G):50%乙醇0.1 mL灌肠;以上7组自灌肠一次后在d 1,d 2,d 3,d 5,d 7每组处死6只。Ⅱ组(OXZ模型组)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n=30):A(OXZ模型组)、B(SASP栓剂组)、C(大黄800 mg·kg-1栓剂组)、D(大黄400 mg·kg-1栓剂组)、E(大黄200 mg·kg-1栓剂组)、F(空白栓剂组)、G(OXZ溶剂对照组)。Ⅱ组(A~E):皮肤涂抹1% OXZ溶液(100%乙醇溶解)0.1mL每天一次,连续2 d(致敏),d 7以0.5% OXZ(50%乙醇溶解)0.1mL灌肠;Ⅱ组(F):不做任何处理;Ⅱ组(G):皮肤涂抹100%乙醇0.1mL,每天一次,连续2d,d 7以50%乙醇0.1mL灌肠;以上7组灌肠给药一次后在d 1~d 5每天处死6只小鼠。观察Ⅰ组,Ⅱ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大体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并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Ⅰ组(A)小鼠的DAI、CMDI、HPS、MPO酶活性、IL-4含量、TNF-α表达含量与Ⅰ组(G)比较在d 1,d 2,d 3,d5,d7均有明显改变;Ⅰ组给予含药栓剂组(B~E)与Ⅰ组空白栓剂组(F)相比,小鼠的DAI、CMDI、HPS、MPO酶活性、IL-4含量、TNF-α表达在d 1,d 2,d 3,d5,d7均有差异;Ⅰ组大黄不同剂量组(C~E)与Ⅰ组SASP栓剂组(B)相比,在d 1,d 2,d 3,d5,d7均有变化,其中大黄200 mg·kg-1栓剂组(E)差异较小。Ⅱ组(A)小鼠的DAI、CMDI、HPS、MPO酶活性、IL-4含量、TNF-α表达含量与Ⅱ组(G)比较在d 1~d 5均有显著性差异;Ⅱ组给予含药栓剂组(B~E)与Ⅱ组(F)相比在d 1~d 5均有变化,其中大黄给药组(C~E)有显著性差异;Ⅱ组大黄不同剂量组(C~E)与Ⅱ组SASP栓剂组(B)相比在d 1~d 5均有变化,其中大黄200 mg·kg-1栓剂组(E)差异较小。结论:TNBS与OXZ均能成功诱导小鼠UC模型;大黄对小鼠UC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大黄200 mg·kg-1剂量疗效较佳,但是不及SASP效果。  相似文献   

3.
历年来对尿道结石,因采用器械进行钳夹、钩、耙取石所造成尿道瘢痕狭窄者并不少见。迄今为止,除用器械或手术直接切开尿道进行取石外,尚未见有更简便的办法。我院自1984年2月至1988年6月对成人尿道中段结石患者采用自制肥皂栓进行填塞取石1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采用市售普通肥皂,整块高压灭菌或用蒸笼蒸灭菌备用。术前将肥皂削成相应大小的平滑的栓剂。肥皂硬度选择以能做成栓剂插入尿道为宜。方法:患者平卧位,行常规消毒、铺巾。并作尿道粘膜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尿道损伤的诊断、治疗经过,探讨尿道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十年收治的73例尿道损伤患儿。结果男性患儿66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1~15岁(平均7岁)。男性患儿中,阴茎体部尿道损伤8例,球部损伤10例,后尿道损伤44例,膀胱颈损伤4例;女性患儿中,尿道损伤6例,膀胱颈损伤1例。Ⅰ期会师术一次治愈率78.6%,Ⅰ期吻合术一次治愈率80%,Ⅱ期尿道修复术一次治愈率69.6%。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各有利弊,需对患儿全身情况及损伤类型综合评估以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1979~1989年我们共治疗尿道下裂34例,其中阴茎阴襄型27例,阴茎型7例。手术方法:Thiersch—DUpluy法(简称皮管法21例;Denis—Broune法(简称皮条法)8例,膀胱粘膜代尿道尿道下裂Ⅰ期成型术3例,翻转阴囊蒂皮管法1例,移植上臂皮条植入法1例。21例皮管法一次成功11例;8例皮条法一次成功2例,膀胱粘膜代尿道3例,成功1例;翻转阴襄皮管1例及移植上臂皮条1例均未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尿道断裂Ⅰ期手术吻合及预防尿道狭窄发生的机理。方法采用腹会阴部联合切口,尿道置F18—22双腔管做支架引流,尿道断端用1—0肠线间断外翻缝合。结果9~10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仅有3例尿线变细,经尿道扩张后消失。随访2年无1例尿道狭窄。结论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排尿通畅。  相似文献   

7.
男性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较多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我院以前采用Denis Bnowne二期尿道成形术。1980年后采用移植膀胱粘膜代尿道Ⅰ期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组共17例,其中8—14岁14例,16岁1例,18岁2例。术后随访1—3年,所有病例勃起满意,尿道开口于  相似文献   

8.
双氯灭痛中空栓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合成脂肪酸酯和大豆磷酯为基质,研制了双氯灭痛中空栓剂。与实心栓剂相比较结果表明,中空栓剂溶出适度大于实心栓剂;含大豆磷酯的栓剂对直肠粘膜刺激性小;各种栓剂药物动力学参数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均相似;含大豆磷酯栓剂的半衰期(T_(1/2))小于不含大豆磷酯的栓剂;中空栓剂的峰时小于实心栓剂,而峰浓度却大于实心栓剂。本药物在家兔体内显示为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9.
柳培雨  杨凤江  田毅 《海南医学》2003,14(12):25-26
目的 观察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 ,硬—脊联合阻滞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择期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 45例随机分成 3组 ,Ⅰ组罗哌卡因 0 .75 %T1 0~ 1 1间隙硬膜外阻滞 ,Ⅱ组行L2~ 3间隙硬膜外阻滞 ,Ⅲ组行 0 .3 3 %罗哌卡因硬—脊联合阻滞。观察比较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结果 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明显快于Ⅰ、Ⅱ组 (P <0 .0 1) ,其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Ⅰ、Ⅱ组 ,并且其对血压影响大于其它两组 (P <0 .0 5 ) ;3组术中镇痛效果依次为第Ⅲ、Ⅰ、Ⅱ组 (P <0 .0 5 )。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及阻滞时间相仿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和硬—脊联合阻滞均可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麻醉 ,以硬—脊联合阻滞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Ⅰ期尿道吻合术与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的疗效及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 10 3例后尿道损伤患者分别行Ⅰ期尿道吻合术与尿道会师术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尿道会师术具有操作较简单 ,不需要特殊体位 ,适合一些合并有不稳定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的患者 ;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尿道狭窄发生率高 ,再手术率高。Ⅰ期尿道吻合术操作要求较高 ,手术时取截石位 ,不适合合并有不稳定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例 ;但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尿道狭窄发生率低 ,再手术率低。结论 不能经尿道外口顺利插入导尿管进行保守治疗的后尿道损伤 ,应尽可能施行Ⅰ期尿道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痔疮栓Ⅰ号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栓剂外观、硬度、融变时限、重量差异为指标,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与中药原粉的配比实验,确定栓剂成型条件。结果:成型工艺为基质与中药原粉的比例为1:0.5。结论:栓剂外形完整光滑,融变时限合格,制剂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2.
陈铸  刘光学 《西部医学》2009,21(3):402-403
目的观察Ⅰ期尿道吻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伤的疗效。方法对18例后尿道断裂伤患者行Ⅰ期尿道吻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6年,良好16例(88.9%),较好2例(11.1%)。术后无阳萎病例发生。结论后尿道断裂伤患者行Ⅰ期尿道吻合术具有创伤新鲜,容易辨认,能完整对合尿道粘膜而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减少尿道狭窄机会和治疗时间等优点,效果可靠且安全,可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在尿道下裂术中,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的手术方法,探讨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治愈率的措施。方法:在尿道下裂术中,完成各种尿道成形术后,根据新建尿道的大小和长度,游离合适大小的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转移覆盖新建尿道,将其边缘缝合固定在阴茎白膜及尿道海绵体上,使尿道完全被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对是否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病例的Ⅰ期治愈率、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者,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76.2%提高到95.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15.4%降低到2.4%。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81.3%提高到96.6%(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6.8%降到3.4%。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66.7%提高到86.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22.2%降到6.7%。结论: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建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提供良好的血供,有效地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治愈率,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高宝江  梁峰 《中原医刊》2006,33(7):48-49
目的提高对球部尿道损伤的认识。方法总结急诊手术探查修补7例球部尿道断裂伤的体会。结果7例球部尿道断裂伤Ⅰ期修补效果好。结论术中仔细探查尿道损伤的程度,主张急诊Ⅰ期修补尿道断裂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保留尿道的前列腺摘除术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根据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点。应用保留尿道的前列腺摘除术,靠近膀胱颈部横切口显露尿道,必要时联合膀胱切开行增生腺体切除或者同时处理膀胱内病变。结果:210例患者手术均能够顺利完成,187例完整保留尿道,13例尿道撕裂经Ⅰ期修补后愈合,10例因尿道损伤严重无法修复,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经后期治疗恢复。手术时间60—180分钟,平均110分钟。术中出血100—900ml。平均180ml。本组患者均随访3—20个月效果满意。结论:保留尿道的前列腺摘除术是开放前列腺手术的常用改良方法,可以提高前列腺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PVP—Ⅰ(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系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形成的传荷络合物,含有效碘为9%~12%。当接触到皮肤或粘膜时,本品逐渐分解,将碘缓缓释出起到消毒杀菌作用。PVP—Ⅰ物理化学活性很小,与其它药物不产生配伍禁忌。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具有强大的杀伤能力和非常可靠的消毒效果。在国外已逐渐取代了其它消毒剂,广泛用于皮肤、粘膜、创口、体腔的消毒。已制成溶液剂、凝胶剂、软膏剂、冲洗剂、栓剂、气雾剂等多种剂型。为了确保自制制剂的质量,我们对PVP—Ⅰ溶液的化学稳定性测定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泌尿外科疾病,虽然此病的治疗方法甚多,但不外乎阴茎下曲矫正和尿道成形术二大步骤。应用膀胱粘膜做成形尿道材料自197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广泛采用,成功率自最初的40—60%提高到目前的80—90%。现结合我们治疗的30例,就相关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作者自1986—1994年采用膀胱粘膜为材料成形尿道Ⅰ期矫治尿道下裂30例,均为阴茎阴囊荆型。年龄4岁—18岁,其中阴囊发育不良外形极小者12例。伴有脑发育不全1例。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2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膀胱肿瘤27例,肿瘤分级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6例。结果27例膀胱肿瘤1次切除,手术时间15~65min,平均30min。1例发生膀胱穿孔。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现察Ⅰ期尿道吻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伤的疗效.方法 对18例后尿道断裂伤患者行Ⅰ期尿道吻合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6年,良好16例(88.9%),较好2例(11.1%).术后无阳萎病例发生.结论 后尿道断裂伤患者行I期尿道吻合术具有创伤新鲜,容易辨认,能完整对合尿道粘膜而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减少尿道狭窄机会和治疗时间等优点,效果可靠且安全,可予推广.  相似文献   

20.
损伤性尿道狭窄为尿道外伤后未经及时恰当的处理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提高对尿道损伤的治疗效果,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尽快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缩短住院日期,我院自一九七一年八月——一九七三年六月收治损伤性尿道狭窄7例(为在他院作过1—4次手术失败后转来)及尿道断裂5例,采用早期修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