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介苗素在老年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住院老年肺结核病人2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人在规律抗痨的同时,甲组配合卡介苗素作为观察组,乙组不用卡介苗素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痰菌阴转时间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甲组明显优于乙组。结论卡介苗素在老年肺结核病人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抗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刚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9):991-991
目的 探讨微卡对治疗复治肺结核的治疗疗效。方法 我科自2002年起收治复治肺结核病人122例,随机分为抗痨加微卡治疗组72例,抗痨对照组50例。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卡是治疗复治肺结核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抗痨方案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及同期单纯肺结核初治病例各50例,对患者痰菌、病变情况、血糖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中、重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病灶吸收比例分别为90.00%、56.52%、52.94%,单纯肺结核组分别为92.31%、86.36%、86.67%,中型、重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肺结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两者相互有不利影响,对中型及重型病例,需要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抗痨治疗疗程亦应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病人的夜间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180例住院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的病人,经抗感冒、抗痨、止咳、平喘等支持治疗后整体护理,与夜间具体特征效果作比较分析。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夜间护理交班,适量饮水,保持呼吸道护理后通畅、吸氧等护理,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5.
208例老年肺结核抗痨药物副反应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老年肺结核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方法对60岁以上的老年肺结核病人在抗痨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药物毒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防治对策。结果老年肺结核抗痨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50.96%,因药物毒副反应中断治疗率达24%,极易造成治疗失败。结论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掌握用药剂量,选择合理用药方法,可减少药物毒副反应,为全程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在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哮喘患者6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病人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住院接受化疗的15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病人共有30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6%),肝损害(5.5%),皮肤损害(2.8%),在药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大,大部分发生抗痨治疗2~3周内。发生不良反应后轻者对症处理,重者停用抗痨药,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通过改变化疗方案完成治疗。结论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抗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种类、概率、对策,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调整化疗方案,提高结核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1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比单纯肺结核具有病变广泛、病情重、干酪病灶、空洞、排菌病例多、治疗效果差、发病率高的特点。结论肺结核、糖尿病两病并存,相互影响,严格控制血糖、早期规律联合抗痨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肺结核的规则抗痨需 6~ 9个月 ,妊娠合并肺结核因部分抗痨药物有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病人不配合或延误治疗 ,有的中途停药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为使此类病人达到及时有效治疗 ,使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 心理教育 :肺结核病人由于病程长 ,有传染性 ,容易产生孤僻、忧虑心理。同时妊娠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 ,使用药物会不会成胎儿畸形等等 ,造成孕妇及家人精神负担过重 ,给患者及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护士在做好入院宣教时 ,并应介说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表现以及妊…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痰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340例肺结核病人痰菌情况、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科中心住院340例肺结核病人,均做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分枝杆菌培养,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后部分病例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及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在整个肺结核病人中痰菌阳性率为52.6%,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提示耐单一抗痨药物为26.9%,耐多重抗痨药物为15.4%。菌种鉴定中人型结核杆菌为87.8%,牛型结核杆菌为9.6%,非结核分枝杆菌为2.6%。结论肺结核病人痰菌检查对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肠结核的结肠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症状肠结核的结肠镜检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结肠镜检查诊断的无症状肠结核14例资料。结果结肠镜下表现:病变部位:11例位于回盲部或回肠末端,3例位于结肠;分型:炎症型3例,溃疡型4例,增殖型2例,混合型5例。病检:9例活检病理诊断肠结核,1次阳性5例,2次或以上阳性4例。结论结肠镜检重点观察肠结核好发部位及病变特征,结合活检是诊断无症状肠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陶宁  田雨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76-477
目的 探讨分析纤支镜结合化疗对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 2010年9月我院收治80例已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纤支镜结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化疗方案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纤支镜、X线检查结果和痰菌转阴状况.结果 应用纤支镜局部注药与全身化疗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纤支镜下局部注药结合全身化疗可达到控制病菌扩增的目的,对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约1/3的人口存在潜伏结核菌感染。传统诊疗方法对潜伏结核菌感染效果不理想。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一直是临床诊断潜伏结核菌感染的唯一方法,而国内外研究发现7干扰素释放试验不仅能够诊断潜伏结核菌感染,尤其在诊断特殊人群的潜伏结核菌感染时更有优势。临床一直是以抗结核治疗6~9个月来彻底杀灭结核菌,但时间长。而短时间集中促使结核休眠菌复苏再给予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短,能够规范用药,因此这将成为未来治疗潜伏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喉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肺结核合并喉结核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入住我院的78例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电子支气管镜、胸部CT、活检病理、抗酸染色涂片、结核菌培养、结核菌分子检测等结果,同时了解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诊疗经过是否存在误诊,并对抗结核方案及疗效随访。结果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患者除表现为咳痰、胸闷、低热盗汗及周身乏力等症状外,常具有典型的喉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47例,60.26%)、咽喉部疼痛(24例,30.77%)和咽部异物感(5例,6.41%)。镜下喉结核病灶局限于一个部位者17例(21.79%),两个及两个部位以上累及者61例(78.21%),累及声带者48例(61.54%)。喉结核主要以肉芽增殖型(14例,17.95%)、炎症浸润型(15例,19.23%)、溃疡坏死型(10例,12.82%)为主,混合型多见(39例,50.00%)。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患者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结核,以气管支气管结核、颈淋巴结结核及肠结核多见。因缺乏有效认知,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易出现临床误诊,以误诊咽喉炎及声带息肉多见。入组患者经正规系统性抗结核治疗后,喉部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平均疗程14.41±2.99月,较单纯肺结核组疗程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喉结核常具有声嘶、咽痛及咽喉部异物感等典型喉部症状。喉部病灶分布范围广,以混合型多见。因缺乏有效认知,常被临床误诊。一经确诊,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194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中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23.2%(45/195);肺内病灶和胸膜炎在同一侧的占53.3%。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与肺结核病关系密切,加强初感染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存在潜伏结核菌感染。目前主要采用长疗程化疗来彻底清除结核病患者体内的结核菌,但机体仍可能有少量休眠菌潜伏下来,成为以后结核病复发的根源。所以控制潜伏感染的休眠菌至关重要。根据休眠菌在体内的生长周期,将控制休眠菌的方法分为药物直接杀灭潜伏期的结核菌、疫苗阻止休眠菌复苏和制剂或药物主动复苏休眠菌后再予以杀灭,其中主动复苏休眠菌后再予以杀灭时间短,易控制,将是未来控制潜伏感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林艳荣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658-1659
目的提高肺结核并大咯血窒息的重症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肺结核并大咯血窒息22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紧急气管插管,通畅呼吸道,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氧合,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床旁纤支镜清除气道内血块,静脉输注止血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纠正贫血、补充凝血因子,局部冰敷,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2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转出ICU 20例,抢救成功率90.91%;死亡2例,死亡率9.09%。结论肺结核并大咯血窒息的重症救治前提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进行肺复苏、及时止血、维持生命征稳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总结1973年1月至2007年底手术切除的205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全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3例、浸润性肺结核19例、空洞性肺结核53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45例、结核瘤或干酪性肺炎48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27例、毁损肺10例。按照支气管结核分型,I型30例、Ⅱ型91例、川型50例、IV型34例。结果全肺切除术15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胸改术)32例、肺叶切除术106例、肺叶切除术+胸改29例、支气管袖状成形术14例,其他手术9例。全组临床治愈率93.0%,手术并发症率为11.2%,手术死亡率为0.05%。结论虽然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是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手术可提高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垮地区管理的实施摸式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实用和易于操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实施摸式,并对管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l月—2009年12月在深圳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相对较多的湖南省邵阳和湘西两地区作为跨地区管理摸式研究点。建立起地区间的合作机制,从而确保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流而不丢。结果实施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垮地区管理摸式研究后,病人丢失率由实施前的32%降至实施后的3%,规则治疗率由实施前的67%增至97%。结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垮地区管理摸式研究表明;不管病人在何处发病或在治疗中迁往何地,都能确保病人规则治疗,不会因病人工作或住址的变更而影响治疗效果,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流动性传染源,对控制结核病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痰菌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月~ 2010年12月住院的33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痰菌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菌阳初治肺结核患者中,支气管结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肺结核患者.结论 重视痰菌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可减少EBTB的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