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胆囊高密度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80例临床已确诊为胆囊高密度结石的患者,实施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进行扫描检查后,利用后处理技术,MPR(多平面重建)及c MPR(曲面重建)等多方位观察结石显示情况。结果低剂量16层螺旋CT扫描对胆囊高密度结石的位置、形状、大小、数量的显示情况,与正常标准剂量CT的扫描进行对比,可以明确诊断结石,图像噪声略增加,对阳性结石周边的肝、脾、胰腺、肾结构显示效果略佳,但是对临床诊断不影响。结论低剂量16层螺旋CT对胆囊高密度结石的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同常规剂量的扫描方法相同,完全可以进行正常的临床诊断并且明显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7例体检者行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肺部扫描后再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质量。结果:77例受检者中,两种检查方法均发现异常35例,无异常42例,对病变征象和正常结构的显示率均为45%和55%,图像质量均为优。低剂量扫描较常规剂量扫描的X线剂量少。结论:肺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提供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适用于大规模体检及高危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和彩超对食管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105例术后病理证实腹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腹部彩超对贲门旁、胃左动脉干周围和胃小弯、肝总动脉旁等部位淋巴结转移检测的准确率和漏诊率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腹部彩超对食管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检测的总体准确率、漏诊率分别为84.8%(89/105)vs 63.8%(67/105)及15.2%(16/105)vs 36.2%(38/1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食管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检测的总体准确率显著优于彩超检查(P〈0.05),漏诊率显著低于彩超检查(P〈0.05)。结论就食管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术前检测而言,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优于彩超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东芝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142例临床拟诊输尿管病变病例进行检查分析,采用标准和低剂量扫描两组对比分析,对确诊输尿管结石病例减少造影剂用量行增强扫描.结果 两组扫描方法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性无差异,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仅为标准组的37.12%.增强扫描适当减少造影剂用量,也能满足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前评估肾功能的要求.结论 16层螺旋CT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有很高的准确性,适当降低扫描条件不影响结石检出率,适当减少造影剂用量不影响临床评价肾功能,但却减少了辐射剂量和患者费用,在临床中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郭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00-1301
目的 浅析低剂量螺旋CT诊断应用于肺结节筛查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多层螺旋CT肺部扫描患者58例,分别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扫描.结果 低剂量CT检查辐射状况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剂量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图像质量与肺结节形态检出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可在保障检出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扫描过程中调整了扫描的参数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材料和方法:将120例胸部多层面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2组,对照组63例,实验组57例.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QX/I多层螺旋CT机,对照组扫描参数为管球电压120kV,电流300mA;实验组扫描参数为管球电压120kV,电流30~50mA,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T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均达到诊断要求.对照组与实验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平均值分别为9.8 mGy,1.1 mGy,实验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可减少对患者的照射剂量,且能达到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6例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儿童行16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显示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81)。对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两组腺样体CT值平均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56)。CT值标准偏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3)。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鼻咽部扫描参数中CTDIvol为4.35mGy、DLP为40.62mGy.cm,常规剂量CTDIvol为8.65mGy、DLP为81.23mGy.cm。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和DLP降低了约50%的辐射剂量。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16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B超及多层螺旋CT资料,并将二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 B超检查术前有6例漏诊并发肾盂癌,检查漏诊率42.8%(6/14);而多层螺旋CT术前13例诊断明确,仅有1例漏诊,检查准确率达92.8%(13/14)。结论与超声相比,16层多层螺旋CT能显著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故可作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人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防护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胸部应用的可行性和防护价值。方法:对35例近期(2周内)80mAs胸部常规剂量CT检查病例复查者,使用本机设置最低剂量(20mAs)扫描,盲式阅片评判两种扫描剂量图像对病变诊断、图片质量的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mAs从常规剂量80减低到20时,辐射剂量显著降低,CTDIvol从8.64mGy降低到2.16mGy,为原来剂量的25%。对照常规剂量组的诊断结果,低剂量组均能明确诊断,无一例漏诊或误诊。图像质量在常规剂量以优质片为主,低剂量以优和良为主,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说明降低扫描剂量后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疾病的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成人胸部低剂量扫描,对于胸部复查病例,既不影响胸部疾病的诊断,又能显著降低扫描剂量,具有显著的防护价值。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寰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法,多层面重建(MPR)法,平扫层厚 7.5mm,重建层厚0.625mm,其中34例患者行普通X线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52例患者中,外伤性脱位35例,先天性畸形脱位5例,自发性脱位11例,病理性脱位1例.也可分:寰枢关节旋转脱位31例,其中术后2例,前、后脱位21例.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立体、直观显示骨折、脱位的部位及分型,结合三维后处理漏诊率为0%.而平片漏诊率26.5%(9/34),常规CT漏诊率13.5%(7/52).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VR、MPR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