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本科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通过招募高年资护士作为标准化病人辅助本科护生的临床教学,包括课前学习、理论培训、情景实践、反馈与讨论、再实践与考核5个阶段培养本科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比较,出科时比较两组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辅助临床教学能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妇科护理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实习护生气管插管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麻醉科进行临床轮转实习的护生40名,按时间顺序进行分组,2016年1月—2016年3月进行临床轮转实习的护生20名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6年6月进行临床轮转实习的护生2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气管插管术操作成功率、操作用时及操作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护生气管插管术操作用时、操作成功率、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实习护生气管插管术临床教学效果,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促进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临床综合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郑惠  兰曼君  张芳 《全科护理》2020,18(26):3566-3568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小儿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小儿骨科实习的70名护生分为对照组35人和观察组35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法,两组带教时间均为4周。比较实习结束时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专科操作考核成绩、基础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专科操作考核成绩、基础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后对学习兴趣、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及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CO设计理念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习生48名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6月实习生4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接受PICO理念教学方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及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O设计理念应用到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可使临床教学更趋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教学相长,提高护理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后输液治疗护理知识状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输液治疗护理知识现状"调查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56名本科实习护生分别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护生感染控制和安全知识得分实习前为3.05分±0.73分,实习后为4.04分±0.71分;维护与管理知识得分实习前为2.31分±0.73分,实习后为3.82分±0.75分;其他输液治疗的护理知识得分实习前为2.32分±0.75分,实习后为3.84分±0.74分;输液工具及辅助输液工具的种类及应用知识得分实习前为2.38分±0.73分,实习后为3.78分±0.68分。实习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生输液治疗护理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前,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学校、医院都要加强护生的输液治疗护理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联合临床路径(CP)教学模式在老年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老年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54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人和观察组24人,对照组采取CP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和学生个案书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和学生个案书写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PBL联合CP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实习效果,效果优于CP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意识在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培训之前接收的80名临床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将本院小儿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培训之后接收的80名临床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临床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时,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加强对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带教效果,护生的安全风险意识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实习护生教学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4年—2015年在骨科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小组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为2013年—2014年骨科实习的54名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基础及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实习护生在静脉输液前进行有效沟通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急诊科静脉输液的40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学所示的护理操作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操作流程基础上,指导护生在静脉输液前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人同意给予操作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急诊实习护生在静脉输液前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取得了护患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病例库的阶梯式情景教学在护生急诊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本科护生78人作为对照组,2013级本科护生89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观察组采用基于病例库的阶梯式情景教学的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决策能力、对临床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临床决策能力以及对临床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病例库的阶梯式情景教学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同时增强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效果优于常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实习生(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8月在本科实习的23名护生为对照组,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选取在本科实习的21名护生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临床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带教老师对研究组护生的临床能力评定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大大提高了护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后输液治疗护理知识状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输液治疗护理知识现状”调查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56名本科实习护生分别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护生感染控制和安全知识得分实习前为3.05分±0.73分,实习后为4.04分±o.71分;维护与管理知识得分实习前为2.31分±0.73分,实习后为3.82分±0.75分;其他输液治疗的护理知识得分实习前为2.32分±0.75分,实习后为3.84分±0.74分;输液工具及辅助输液工具的种类及应用知识得分实习前为2.38分±0.73分,实习后为3.78分±0.68分。实习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生输液治疗护理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前,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学校、医院都要加强护生的输液治疗护理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群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群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平台用于急诊实习护生的带教方式明显优于常规的带教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48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反馈。[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出科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论]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护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放射防护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法、操作示范法、护生实训等,观察组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应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室护生临床对放射防护带教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放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和使用放射防护用具依从性、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放射防护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放射防护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涂萱  谢箐 《全科护理》2020,18(25):3418-342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生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入骨科实习的护生33人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入骨科实习的护生35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及课程满意度。[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在教学方式、学员积极性、课堂气氛、学习效率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生教学中,可以提高骨科护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在普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实习的2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实习的24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学习T管相关知识及更换引流袋操作,观察组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加以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的应用,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于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可提高实习护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更换引流袋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向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在耳鼻喉头颈外科护理沟通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耳鼻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生50人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耳鼻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生50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形式进行护理沟通带教,观察组采用双向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法进行护理沟通带教,对两组护生带教后的自我效能感、临床沟通能力及带教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临床沟通能力评分与带教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向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方式对耳鼻喉头颈外科护生实施护理沟通临床带教,能显著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临床护患沟通能力及其对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喻蔓 《当代护士》2018,(5):162-164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儿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本院实习的48名护理本科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来本院实习的58名护理本科生采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教学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实习前,两组护生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护生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在护理本科生儿科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提升自身组织协调能力,最大限度了解每一位护生现状,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护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