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安市中专、大专、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2015年7月毕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应届护理专业学生1 062人,应用《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中专、大专和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结果]中专、大专、本科护生中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人数分别为358人(78.5%)、312人(58.8%)、45人(60.0%)。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6,P0.001)。[结论]中专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向最高,其次是本科、大专护生,应针对不同层次护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不同,优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2.
谈学灵 《护理研究》2011,25(31):2857-2859
[目的]了解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及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高校护理毕业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表对281名本科、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66.9%的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本科、专科护生的就业意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24);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主要原因是其发展前景好,而不愿意从事的主要原因则是对社区护理不感兴趣;护生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态度、对社区护士地位的认识以及自评的从事社区护理的能力会影响就业意向。[结论]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相对较高,传统的就业观念正逐渐发生改变;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谈学灵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57-2859
[目的]了解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及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高校护理毕业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表对281名本科、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66.9%的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本科、专科护生的就业意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P=0.24);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主要原因是其发展前景好,而不愿意从事的主要原因则是对社区护理不感兴趣;护生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态度、对社区护士地位的认识以及自评的从事社区护理的能力会影响就业意向。[结论]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相对较高,传统的就业观念正逐渐发生改变;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晓嘉 《护理研究》2010,(6):1613-1614
[目的]调查分析大专及本科护生、临床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观认识,了解社区护理工作职业吸引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10名护生及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及非参数检验。[结果]410人中有292人(71.20)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与调查对象目前的身份、学习经历有关;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福利待遇差、工作量大、社会认同度低;吸引调查对象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条件为工作自主性强、有意义、稳定。[结论]大专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最强;学校相关的系统教育可提升护士社区就业的意愿;工作自主性强、有意义、稳定是吸引护理人员参与社区工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大专及本科护生、临床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观认识,了解社区护理工作职业吸引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10名护生及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用SPSS 13.0进行统计描述及非参数检验.[结果]410人中有292人(71.2%)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意愿与调查对象目前的身份、学习经历有关;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福利待遇差、工作量大、社会认同度低;吸引调查对象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条件为工作自主性强、有意义、稳定.[结论]大专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最强;学校相关的系统教育可提升护士社区就业的意愿;工作自主性强、有意义、稳定是吸引护理人员参与社区工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前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以期对护生就业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南京市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南京市3所医学院校的335名护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11.9%的护生表示非常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72.5%的护生表示可以考虑社区护理工作,不同学历护生之间社区就业意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就业意向护生对社区护理现状满意度、对社区发展前景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个人发展空间已成为护生社区就业关注的第一要素,其次是工资待遇。[结论]对社区护理了解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社区就业信息的了解,教师应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高校应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社区应提供护生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7.
对南京市医学院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迪  吉文晶  丁亚媛 《护理研究》2008,22(31):2848-2849
[目的]了解当前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以期对护生就业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南京市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对南京市3所医学院校的335名护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 [结果] 11.9%的护生表示非常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72.5%的护生表示可以考虑社区护理工作,不同学历护生之间社区就业意向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1).不同就业意向护生对社区护理现状满意度、对社区发展前景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个人发展空间已成为护生社区就业关注的第一要素,其次是工资待遇.[结论]对社区护理了解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社区就业信息的了解,教师应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高校应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社区应提供护生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8.
由淑萍  杨益  代亚丽 《护理研究》2014,(14):1770-1771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引导护生到社区就业,缓解社区护士紧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将2011级护理本科、高职班护生随机分为模块班和普通班,用自拟问卷调查护生社区就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并实施。[结果]模块班期末社区护理学习成绩优于普通班,就业意向选择到社区工作护生比例高于普通班(P0.001)。[结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模式改变了护生择业观念,实现了学校、社区多方参与群体的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向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了解某医学高等学校17名即将毕业的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了解到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真实心理并归纳出影响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相关因素。[结论]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基本的影响因素,自尊及受人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吸引护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应在完善社区护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引导学生对自我及社区护理的全面认识,提高护生的社区护理意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地方院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33名地方院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110名(47.21%)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23例(52.79%)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学历、实习经历、就业决策自主性、对社区工作的认知、对个人发展的期待等因素对护生就业意向有影响(P<0.01);大型医院、社区卫生机构是护生选择比例最高,学历、生源地、对社区工作的认知、对就业的认知、对个人发展的期待对护生理想就业意向有影响(P<0.05,P<0.01)。结论:地方院校护生社区就业积极性受学历、实习经历、就业抉择自主性、对社区工作的认知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推进社区护理教学改革、加强护生就业指导是地方院校社区护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及其相关因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社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设问卷对吉林省255名护理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并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不同的护生,其社区就业意向有统计学差异(P0.01);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的护生,在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和理想就业意向两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农村生源地的护生更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结论 :多数护生对社区护理不太了解,就业意愿不高,理想就业意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高校本专科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护理教育及护生的社区就业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浙江省4所高校本专科护生665名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90.1%的本专科护生首选综合性大医院就业;18.2%的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不同类别的护生在社区护理就业意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生对社区护理认识不足,亟待加强相关教育;护生就业观念局限;专业发展空间、经济利益、就业压力等均影响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教育层次护士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及就业意愿,为促进高校社区护理教育改革,发展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821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育层次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观认识及社区护理的就业意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影响护生选择社区护理作为就业意向的因素有个人因素、专业因素和社会因素。已学习《社区护理学》课程的护生较未学习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知识的认知得分高。结论在校护生对社区护理知识整体认知不足,就业于社区的意愿不高。学校应加强指导,改善社区护理实践环境,并适当开展职业指导以培养护生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地方院校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以期为社区护理教学及护生的社区就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33名护理本、专科应届毕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5.11%的护生表示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本、专科护生之间社区护理就业意向(x2=5.129,P〈0.05)、理想就业意向(x2=13.4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生源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接受度高于城市护生(x2=19.580,P〈0.01),不同社区护理就业意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373,20.486;P〈0.01);个人发展空间和机会为护生就业关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经济收入与福利以及工作的聘用制度;护生就业决策自主性不高。结论地方院校护生社区就业积极性较高,但就业期望值较高。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学校应加强护生尤其是专科生的社区就业指导,并进行社区课程体系改革,社区应提供护生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简称高职护生)的社区护理认知状况、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状况及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估状况。[方法]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不同教育层次424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口护理层次护生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得分最高;对口护理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率最高;普通专科护理层次护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及总得分的分数最高,对口护理层次护生在人际沟通能力得分最高。[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做好社区护理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完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护生拥有多元化的择业机会;加强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的岗位培训,培养高质量社区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何兰香  林梅  卢亚盈  王艳红  冯琼 《全科护理》2012,10(24):2299-2299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对男护士的认知、男护士的择业心理及就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量表进行方便抽样调查,量性问卷调查150名社区人群;质性问卷调查20名男护生。[结果]在150名社区调查对象中,64.67%支持更多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在22名男护生中,65.00%毕业后选择进入临床工作。[结论]护理行业的发展,医疗行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需要更多的男护士从事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护生对人口龄化态度及老年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淮南某卫生学校护生共1 064名并分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护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可显著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未学习《老年护理学》但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老年护理工作意向显著低于其他3组,认为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必要性也低于其他3组;学过《老年护理学》但未经历实习的护生认为《老年护理学》不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要的高于或者显著高于其他3组;各组别护生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认知较为一致。[结论]学习《老年护理学》不仅能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还能提高护生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大部分护生支持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并且对老年护理专业的能力与课程设置有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高职护生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及就业意向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护理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不同年级、不同教育层次的护生1 22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生源地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与就业意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职护理院校要加强社区护理实践教育和社区就业指导,提高护生社区护理认知程度和社区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19.
社区护理工作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职业吸引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大专、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观认识,了解社区护理工作职业吸引力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差异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3名护生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非参数检验.结果 313名调查者中大专生186名(59.4%),本科生127名(40.6%).其中有228人(72.8%)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与调查对象身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福利待遇差、社会认同度低、工作量大;吸引调查对象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条件为工作自主性强、有意义和良好的福利待遇.结论 大专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较强,工作自主性强、有意义和良好的福利待遇是吸引护理人员参与社区工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天一  陈长香 《护理研究》2006,20(31):2863-2864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本科护生择业观念的差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7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63.1%的女护生毕业后打算从事护理工作,只有47.5%的男护生准备从事护理工作,且就业期望值较高。[结论]学校要重视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就业指导,为其创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