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且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且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1],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已经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全世界有20余万人受感染.为更好地治疗、护理甲型H1N1流感患者,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现将我院收治2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护理体系应对甲型H1N1疫情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中贤  商月娥  焦丽强 《河北中医》2010,32(10):1596-1597
<正>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1]。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及疲乏等,  相似文献   

6.
甲型H1N1流感临床中医证候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新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法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在人类中传播。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相似文献   

9.
甲型H1N1流感(Swine Influenza) 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类很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多数病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史。该毒株包含有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本文从疫情开始,爆发,防治,控制等方面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儿童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通过对1例该病救治经历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经验。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爆发大规模人群流感,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证实,本次疫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猪源性甲型HIN1流感病毒,在人际问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因伴发其他疾病而表现出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死亡.人群没有天然免疫力,很快世界大流行,为更全面认识这次流感的发生发展、正确面对流感的持续流行、科学应用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本文就流感爆发以来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从4月27号起国际卫生组织将H1N1流感病毒从4级升到5级警报,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决定,警戒级别由5级提升至6级最高级别。  相似文献   

13.
甲型H1N1流感是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年轻人群患病率及死亡率高、传染性高于季节性流感等特点,一旦发病,蔓延十分迅速.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最高级6级、卫生部已明确甲型H1N1流感为乙类传染病,病人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采用观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总结我国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并发症、疾病发展演变规律、死亡原因、中医症候特点、中医核心病机以及中药干预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医学对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认识水平,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力求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本文通过对100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采取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治疗后,临床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同时还可减少奥司他玮的应用,并预防耐药病毒株的产生及传播,减少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少数可发展为危重症甲流,病死率极高.顽固性低氧血症是甲流重症肺炎主要临床表现,机械通气技术能有效地纠正缺氧、维持患者呼吸功能,为原发病争取治疗时间.目前对于甲流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的时机、模式、参数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机械通气策略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发热门诊ICU收治的7例确诊甲型危重症流感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3.5-80岁,平均39.5岁.采用卫生部颁发的第3版诊断要求: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②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③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合并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①呼吸衰竭;②感染中毒性休克;③多脏器功能不全;④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专人护理,集中收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异,人群普遍易感。在初级阶段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确诊的死者中大多数年龄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是因为这部人群社会活动量大,暴露机会多所致。一旦出现大规模流行,受累最重的应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相对低。卫生专家提醒,流感爆发后很难防止它蔓延,但常识可以帮助个人自我保护。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不难,我院人员在继对SARS和禽流感等温病的认识后提出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食品可达到效果以上是我院各科室人员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提出的措施,甲型H1N1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做好身边的小事,注意疾病的防护,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这个继SARS和禽流感之后的人类的又一次灾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陶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3):112-113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晦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本文运用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辨证治疗等方法进行医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本文就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重型)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采用中药:口服蒲地兰口服液、蜜炼川贝枇杷膏,静滴痰热清治疗,西药:口服奥司他韦、复方氨基酸胶囊,静滴头孢呋辛钠、氨溴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甲强龙、奥美拉唑钠、维生素,其他:白蛋白、含和不含抗体的血浆、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抗病毒、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CT示双肺炎性病灶明显减少,最终患者康复并顺利分娩,母子均平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晚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重型)并肺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型H1Nl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桑菊饮加减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12日期间杭州六院住院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均在西药达菲治疗基础上予桑菊饮加减,疗程5天,统计描述治愈率。结果:(1)共计24例(男12例,50%)患者进入临床观察,年龄10~48岁,中位年龄38岁,平均(24.8士10.3)岁;(2)本组病例无基础病存在,未见重症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22,91.7%)、呼吸道症状咳嗽(18,75%)及咳痰(16,66.7%)、乏力(17,70.89%)、咽痛(15,62.5%)、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9,37.5%)及恶心(2,8.3%);15例(62.5%)患者存在咽部充血;16例(66.7%)患者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其余白细胞计数正常;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全部患者胸片未见异常;(3)24例患者均于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23例患者5~8天获临床痊愈,1例12天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治愈率100%。结论:目前浙江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以轻症病例为主,桑菊饮加减配合达菲治疗效果可靠,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