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抗补体法测定精子表面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补体法测定精子表面免疫复合物的价值。 方法 :用经典的抗补体法 ,测定了 11例正常生育男性及 5 9例不育男性的精子表面抗精子免疫复合物 ,并与体液中抗精子抗体 (AsAb)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正常生育男性 ,血清、精浆中AsAb及精子表面抗精子免疫复合物 (IC)均为阴性。不育男性血清中AsAb阳性率为 2 0 3% ,精子表面抗精子IC阳性率 10 2 %。 结论 :本法简便实用 ,可作为男性不育的实验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男性不育症中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不育男性精液中UU和CT,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AsAb.结果:不育男性血清AsAb阳性率 34.3%(36/105),UU阳性率 32.4%(34/105),CT阳性率 25.7%(27/105).AsAb阳性组中UU阳性率 47.2%(17/36),阴性组中UU阳性率 24.6%(1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Ab阳性组中CT阳性率 27.8%(10/36),阴性组中CT阳性率 24.6%(17/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UU和CT感染是不育症患者的常见病因,而UU是AsAb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精子抗体(AsAb)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男性不育患者553例检测血清AsAb和精液后分为两组,一组为AsAb阳性组(140例),另一组为AsAb阴性组(413例).统计两组患者精液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力的指标,两组间进行比较,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时取正常生育男性6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不育AsAb阳性组与正常生育组进行比较,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男性不育症553例血清AsAb检测有3种结果:抗体阴性413例(占74.7%)、精子凝集抗体(TAT)阳性122例(占22.1%)、精子凝集抗体+精子制动抗体(TAT+SIT)阳性1 8例(占3.2%);无单独精子制动抗体SIT检出.男性不育AsAb阳性组与阴性组、正常生育组精子质量经统计学比较,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精子抗体检测在免疫性不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所致不育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240例男性不育患者分为VC组和对照组,行精液常规和AsAb检测。结果VC组AsAb阳性率为37.9%,对照组阳性率为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C组中AsAb阳性率与临床分级密切相关(P<0.005),与精子密度亦明显相关(P<0.01)。结论免疫因素可能是导致VC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育男性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率,分析UU感染对常规精液参数的影响;探讨不育男性合并UU感染者抗精子抗体(AsAb)及其不同类型的分布。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662例,25例生育者为对照组,检测UU、精子质量参数和AsAb及其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不育组(阳性率52.87%,350/662)较对照组(阳性率16.00%,4/25)UU感染率明显增高(χ~2=11.68,P0.05)。UU阳性不育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均0.05)。UU阳性不育组患者精浆总AsAb阳性率为43.4%,比UU阴性不育组的36.5%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25,P0.05)。UU阳性不育组精浆AsAb-IgA、AsAb-IgM、AsAb-IgG,与UU阴性不育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UU阳性不育组血清AsAb-IgA、AsAb-IgM、AsAb-IgG阳性率分别为23.6%、16.9%、32.7%,UU阴性不育组血清AsAbIgA、AsAb-IgM、AsAb-IgG阳性率分别为17.0%、20.5%、28.9%,AsAb-IgM、AsAb-IgG无显著性差异,但UU阳性组AsAb-IgA的阳性率明显增高(χ_(IgA)~2=4.03,P0.05;χ_(IgM)~2=1.22,χ_(IgG)~2=0.99,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UU的感染率更高,UU感染者精液量、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显著降低,并导致血清AsAb-IgA阳性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人精浆抗精子抗体与顶体酶活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精浆抗精子抗体 (AsAb)对精子顶体酶活力的影响。 方法 :用间接血凝法测定 34 32例不育男性和 6 5例生育男性精浆的AsAb ,并对其中的 2 882例不育男性精子用比色法进行了顶体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 :34 32例不育者精浆AsAb阳性率为 10 .2 0 %,2 882例进行了顶体酶活性测定的不育者精浆AsAb阳性率为 9.37%,对照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明显高于各不育组 (P <0 .0 0 1)。不育组AsAb阳性组与AsAb阴性组比较顶体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顶体酶活性正常与异常组A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精浆AsAb对精子顶体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精子抗体相关的精子膜抗原.本文使用ELISA试验检测不育病人血清的抗精子抗体,选取抗精子抗体阳性血清,通过双向电泳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来筛选抗精子抗体相关精子膜抗原.  相似文献   

8.
抗精子抗体相关精子膜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抗精子抗体相关的精子膜抗原。方法 使用ELISA试验检测不育病人血清的抗精子抗体,选取抗精子抗体阳性血清,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来筛选抗精子抗体相关精子膜抗原。结果 通过ELISA试验共收集到抗精子抗体阳性男子血清标本18份、女子血清标本15份。有8种分子量的精子膜抗原被抗精子抗体阳性血清所识别,其中78KD、60KD、51KD、23KD的精子膜抗原的识别率较高,分别为71.43%、60.71%、14.29%和14.29%。结论 78KD、60KD、51KD、23KD的精子膜抗原与抗精子抗体的生成和免疫不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抗精子抗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抗精于抗体(AsAb)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E-Combi试剂盒对30例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和30例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的血清中抗精于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P<0.05);慢性前列腺炎治愈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愈组和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而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前列腺炎未愈组(P<0.05)。结论 (1)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与抗精子抗体有关。(2)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免疫性不育,首先应治愈慢性前列腺炎,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精浆抗精子抗体的定量检测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WHO调查,15%的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因此对男性不育诊治方法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男性免疫功能异常与不育关系密切,其中,血清与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已被列为免疫性不育的测定重要指标之一[1].本文采用ELlSA法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抗精子抗体TIg、IgG和TgA进行定量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试管-玻片凝集试验测定96例不育男性血清和/或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3.3%,其中血清阳性率31.2%、精浆阳性率为16.3%。血清和精浆两者间的阴性、阳性符合率为75.9%。抗精子抗体对精液量、精子密度和精子的活率等指标无明显影响。并对58例患者血清和精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比测定,结果显示血清和精浆的阴、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7.2和74.1%。对56对夫妇分析显示,男方阳性率33.0%,女方阳性率25.0%,其中男女双方均为阳性的发生率为16.1%。夫妇双方有一方阳性者占42.9%。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农村不孕症夫妇弓形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调查不孕 (育 )症夫妇弓形虫感染水平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不孕 (育 )症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苏州市吴中区不孕 (育 )症夫妇 178对 ,对其血清进行弓形虫感染和抗精子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ELISA检测 ,并选择相应地区的正常健康生育夫妇 190对作为对照。 结果 :178对不孕 (育 )症夫妇弓形虫感染阳性家庭 6 2对 ,占不孕(育 )症家庭的 34.83% ,其中男性弓形虫感染阳性 30例 ,感染率为 16 .85 % ;女性弓形虫感染阳性 5 0例 ,感染率为2 8.0 9%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的弓形虫感染率 12 .11%、6 .32 %、7.89% (P <0 .0 1)。弓形虫感染阳性病人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 32 .5 0 % ,显著高于弓形虫感染阴性病人中的抗体阳性率 15 .94 % (χ2 =10 .76 ,P <0 .0 1) ,相对危险比 (OR)为 2 .5 4。而两组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1.6 3,P >0 .0 5 )。 结论 :弓形虫感染与不孕不育确有某种联系 ,弓形虫感染与抗精子抗体的产生可能有关联 ,它可能涉及不育 (孕 )症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抑抗灵对抗精子抗体 (AsAb)介导的免疫性不育的疗效。 方法 :在建立AsAb介导的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 4组 ,即抑抗灵治疗组 ,强的松治疗组 ,未治疗组及阴性对照组。抑抗灵治疗组再随机分为 3组 ,即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疗程均为 4 5d ,分别在治疗的第 15、30、4 5d检测原血清AsAb呈阳性的雄、雌兔血清AsAb ,计算转阴率 ;检测顺从采精雄兔的精子密度 ,活力 ,活动率及精浆AsAb。 结果 :在抑抗灵治疗的第 15、30、4 5d ,雄、雌兔血清AsAb转阴率低剂量组分别为 30 %、6 0 %、10 0 %和4 4 .4 %、77.8%、10 0 % ;中剂量组分别为 30 %、5 5 .6 %、87.5 %和 4 0 %、6 0 %、10 0 % ;高剂量组分别为 33.3%、6 6 .7%、10 0 %和 4 0 %、6 6 .7%、10 0 %。强的松治疗组雄、雌兔血清AsAb转阴率 15、30、4 5d为 30 %、6 0 %、10 0 %和 30 %、70 %、10 0 %。未经治疗的雄、雌兔AsAb的自然转阴率 15、30、4 5d分别为 0、10 %、2 0 %。经统计 ,未治疗组与抑抗灵 3个剂量组 4 5d比较 ,未治疗组与强的松治疗组 4 5d比较 ,同一剂量抑抗灵治疗 4 5d与 15d血清AsAb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治疗完成后检测顺从采精雄兔精浆AsAb ,经抑抗灵低、中、高剂量治  相似文献   

14.
对1986年12月~1992年12月期间门诊的391对不育夫妇检测AsAb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不育≤2年的夫妇以男方AsAb阳性率(43%)最高。经过治疗后不育年限越短妊娠率越高(不育≤2年的夫妇妊娠率为36.6%)。在198对AsAb阳性的夫妇中,治疗后转阴率为34.8%,妊娠率为24.2%,与双方AsAb阴性的不育夫妇妊娠率(23.2%)相近。在女方不育的原因中,以生殖器官炎症者AsAb阳性率最高(71.2%),其次为习惯性流产(60%)。治疗以中药抑抗汤为主,具有温阳、养气补血、活血化瘀,以及时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与精液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子膜表面AsAb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 对102例不孕夫妇的丈夫精液进行混合球蛋白反应试验(MAR),其中48例同时进行了血清AsAb的检测。结果 48例同时进行MAR和ELISA的不育男性,精液MAR阳性率为14.6%(7/48);血清ELISA阳性率为50%(24/48)。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102例进行MAR检测的不育男性中,随着精液量、密度、存活率、活动力、畸形率的变化,精子膜表面AsAb的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精子膜表面AsAb阳性与否分成两组组间的病人年龄、精液量、密度、存活率、活动力、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ELISA阳性率过高,不宜用于不育男性免疫因素的检测;精液精子膜表面AsAb并不影响精液分析的各项参数。因此,精液各项参数的分析对于男性免疫因素不育的筛查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青春期前及青春期隐睾术后者血清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ies,AsAb),探讨青春期对隐睾术后血清AsAb的影响。方法:抽取青春期前隐睾术后者84人及青春期隐睾术后者92人静脉血,采用抗精子抗体免疫斑点法检测检测AsAb Ig-G,Ig-M水平。结果:两组AsA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睾术后进入青春期者AsAb在血清中阳性率较隐睾术后未进入青春期者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抑抗灵片治疗免疫性不育的疗效。方法:应用复方中药抑抗灵治疗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所致免疫性不育(孕)症,服用1~3个疗程。结果:男性血清、精浆AsAb阳性者治疗1个疗程(1.5个月)转阴率分别为56.5%和36.8%;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为88.7%和76.3%;治疗3个疗程转阴率分别可达92%和89.3%;女性血清、宫颈粘液AsAb阳性者治疗1个疗程转阴率分别可达92.2%和90.4%,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为98%、96.8%;血清、宫颈粘液EMAb阳性者治疗转阴率.1个疗程分别为94.7%和85.7%,2个疗程后分别为99%和95.2%;治疗3个疗程后转阴率可达99.0%和97.6%。经不完全反馈.AsAb、EMAb阳性不育(孕)夫妇经抑抗灵片治疗后.妊娠率达52%~65%结论:抑抗灵对AsAb、EMAb所致兔疫性不育(孕)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术式输精管绝育术(直视钳穿输精管结扎术、输精管注射粘堵、可复性输精管注射栓堵)复通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情况的变化和差异,评价复孕与血清抗精子抗体及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8例采用3种不同术式进行输精管绝育术术后2年复通的受试对象,分别在复通后3、6、12、24个月对精子出现、血清抗精子抗体和女方妊娠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3种术式绝育术间复通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复通术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在接受复通手术的对象中,精子出现组和精子未出现组血清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血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强度(活动精子挂珠率)和种类对妊娠无直接影响(P>0.05)。⑤复通对象中,已孕组和未孕组血清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⑥精子密度≥20×106/m l组妊娠率明显高于精子密度<20×106/m l组(P<0.01)。结论:输精管绝育术术式对抗精子抗体无影响;复通术没有消除血清抗精子抗体或降低其阳性率;血清抗精子抗体对妊娠无直接影响;复通后的精液质量与复通后的复孕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