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七氟醚麻醉下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在介入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欧普乐免充气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术中以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min、5min、苏醒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的变化,观察术毕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除时患者是否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部疼痛等并发症。结果喉罩通气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苏醒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欧普乐免充气喉罩使用操作简单,刺激小,通气可靠,复合七氟醚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较气管插管更适合应用于介入手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和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总结30例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73岁,ASA分级Ⅱ~Ⅲ级,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每组1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完成后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前(T1),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T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15 min(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不良反应和术后24 h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时相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在T2,T3,T4时相MAP,HR均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气管插管组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喉罩通气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较气管插管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杨向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103-3104
目的分析比较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年龄1∽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均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随机分成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50例。对比麻醉效果,手术期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在喉罩/气管导管置入时、置入后1 min、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两组患儿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喉罩/导管置入难度、麻醉清醒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儿中发生咽喉疼痛2例,无呛咳的发生;气管插管组患儿中发生咽喉疼痛15例,呛咳8例。喉罩组咽喉疼痛、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苏醒躁动、呕吐误吸、喉痉挛及术后声音嘶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气管插管小,气道损伤小,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可取代气管插管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从而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栗付民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4):104-105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10min(T4)、拔管后即刻(T5)记录SBP、DBP、HR、SpO2。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评价三种麻醉方法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120例ASA Ⅰ~Ⅱ级行短小择期手术患儿,平均随机分为3组,即喉罩组(Ⅰ组)、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和气管插管组(Ⅲ组).Ⅰ组静脉缓慢给予芬太尼和异丙酚,置人喉罩并让其自主呼吸.Ⅱ组患儿采用异丙酚和氯胺酮持续静脉泵注.Ⅲ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记录诱导前后、插管时即刻、拔管后5 min的MAP、HR和术中SPO2水平、术中肢体活动情况,记录苏醒期患儿躁动、呛咳、拔管后出现不良反应地例数;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送返病房的时间.结果 HR和MAP指标在Ⅲ组插管时即刻、拔管时即刻与诱导前和Ⅰ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术中肢体活动Ⅱ组发生率20%明显高于Ⅰ组5%(P<0.05),其呼之睁眼时间(26.0±5.6)min和送返病房的时间(32.2±7.3) min显著长于另外两组,Ⅲ组呛咳和咽喉不适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在小儿择期短小手术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静脉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比较,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第三代喉罩全脉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气管插管组(Ⅰ组),第一代喉罩组(Ⅱ组),第三代喉罩组(Ⅲ组)。记录诱导后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前(T0),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即刻(T1)、3min(T2)、5min(T3)及拔除导管或喉罩即刻(T4)收缩压(SBP)、舒张雎(DBP)及心率(HR),并计算术中异丙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总则量。结果Ⅰ组插骨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Ⅱ、Ⅲ组无明显变化:Ⅰ组术中异丙酚和维库浪铵用量多于Ⅱ、Ⅲ组。结论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安全有效,麻醉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静。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对高血压患者应激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60例ASAⅡ或Ⅲ级的高血压患者择期手术,术前血压控制好,随机分成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及气管导管后机械通气,两组均采用七氟醚-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诱导前和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O2)、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喉罩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较气管插管组稳定(P<0.05)。气管插管组发生体动、呛咳、咽痛明显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可减轻应激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在乳腺外科患者全麻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80例ASA为Ⅰ~Ⅱ级乳腺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应用Supreme喉罩全麻和B组(n=40)应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罩前后、拔管/罩前后等时间点的HR、SBP、DBP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通气效果及呛咳、体动、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及术后咽喉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的HR,SBP、DBP在插管和拔管期间比基础值增高(P〈0.05),A组与基础值比较没有明显变化;两组患者Ppeak、PETCO2和通气效果一致,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罩时患者均无呛咳、体动、无反流、误吸(P〉0.05);拔管(罩)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反流、误吸(P〉0.05);A组呛咳、体动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Supreme喉罩用于乳腺外科患者全身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定稳、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完全替代气管插管用于乳腺外科患者全麻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付江勇  周力克 《江西医药》2010,45(11):1123-1125
目的比较高血压病人全麻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置入喉罩,与保留气管导管,预防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高血压全麻手术病人40例,ASA分级II~III。术毕停止给麻药前将气管导管拔出,插入普通型喉罩为喉罩通气组(L组n=20)和继续保留气管导管通气组(T组n=20)。记录每组病人入室诱导前,停止麻醉前,停药后1、3、5min,拔管或喉罩时,拔管或喉罩后1、3min的心率,血压、RPP。L组记录拔管前、拔管后插入LMP即刻、插入LMP后心率、血压。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高血压、心率、呛咳、躁动的发生及情况。结果 L组在术毕拔出气管导管置入喉罩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TT组与诱导前比较在停止麻醉后1、3、5min拔管时,拔管后1、3minBP、DP、HR、RPP升高(P〈0.05)。L组与诱导前比较在停止麻醉后1、3、5min,拔除后1、3min,BP,HR,RP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全麻术毕后,喉罩通气替代气管导管发生高血压、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通气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30例)和双管喉罩通气静脉全身麻醉组(Ⅱ组,30例)。观察诱导前(T0),插管/喉罩即刻(T1),插管/喉罩后3min(T2),气腹后5min(T3),拔管/喉罩移出后1min(T4)的SBP、DBP、HR、SpO2;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至清醒时间、有无呛咳、反流误吸及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胃胀气、咽部疼痛等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Ⅰ组和Ⅱ组T1时SBP、DBP均显著低于T0时(P<0.05);组间比较T2时Ⅰ组SBP和HR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喉罩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组。呛咳和机械性损伤发生率,Ⅰ组明显高于Ⅱ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恶心呕吐、咽痛、胃胀气发生率Ⅰ组明显高于Ⅱ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罩通气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气管插管对咽、喉及气道的刺激,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喉罩麻醉与气管内插管麻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与气管内插管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ASA分级均为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或放置喉罩后即刻(T1)、插管或放置喉罩后5min(T2)、术后拔管或喉罩后即刻(T3)、拔出导管或喉罩后5min(L)的SBP、DBP、HR和SpO2。观察和随访两组患者拔管期不良反应和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T1、L的SBP、DBP、HR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拔管期躁动、呛咳和术后咽痛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喉罩通气全麻用于乳腺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相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普通型喉罩(LMA)和气管插管(IT)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观察置人喉罩或气管导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LMA组和IT组,LMA组为3或4号普通型喉罩IT组应用7.5或8.0号气管导管,记录插管前,插入后1min,拔除后1min的HR、SBP、DBP、结果插入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IT组血流动力变化较LMA组明显(P〈0.05)。结论LMA全麻通气完全适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应激反应小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或放置欧普乐喉罩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欧普乐喉罩(Oro-Pharyngeal Airway CapOPLAC)在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欧普乐喉罩组(H组)和气管导管组(Q组),每组30例,记录每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导管/喉罩置入即刻(T2),气管导管/喉罩置入后5min(T3),气管导管/喉罩拔出即刻时(T4)的心率(HR)、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结果气管导管组在T2、T4时的心率、血压均明显高于欧普乐喉罩组。结论欧普乐喉罩置入简便,放置、拔出时应激反应轻,,血流动力稳定,在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全身麻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喜文  曹艳玲  董龙才 《河北医药》2008,30(11):1696-1697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LMA-ProSeal,PLMA)在鼻内镜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择期鼻内镜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4例,Ⅰ组用第三代喉罩(PLMA),Ⅱ组用气管导管(TT)。监测并记录置入喉罩或插管前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术中和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Ⅰ组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插入气管导管和拔除气管导管前后HR、MAP比插管前明显升高(P<0.05)。Ⅰ组拔除喉罩时患者呛咳、体动、术后咽喉痛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通气功能良好,麻醉用药少,苏醒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第四代喉罩与普通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观察经第四代喉罩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证实经口气管插管时,第四代喉罩是否能够比直接喉镜(DLS)产生相对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均为ASAI~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和DL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喉罩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LS组长。气管插管后2组患者BP和HR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BP的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HR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2组在各对应时间点的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和HR的最大值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下,ILMA和DLS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与DLS相比较,喉罩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不具有减轻心血管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 I或II级,选取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导管组(B组)。记录诱导前(T0)、喉罩置入或插管即刻(T1)、气腹5min时(T2)、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3)的MAP、HR等的动态变化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喉罩组麻醉诱导时及苏醒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气管导管组稳定(P<0.05),喉罩组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导管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返流或误吸现象。结论:喉罩置管及拔管较气管导管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方闻  齐娟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105-107
目的 比较应用SLIPA喉罩与气管导管两种气道管理方式对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评价SLIPA喉罩在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 选取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喉罩观察组和气管插管对照组,记录诱导后喉罩/气管插管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1),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T5)HR、MAP的变化值.结果 对照组在T1、T3、T4时点HR、MAP明显增高,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1、T3、T4时点与观察组同时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使用SLIPA喉罩优于气管内插管,麻醉诱导与苏醒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轻,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气道管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Supreme喉罩和传统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 在CO2气腹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max)、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40例.两组均为同样静脉快速诱导后吸入1%~2%七氟烷,静脉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Ⅰ组,喉罩通气道组;Ⅱ组,传统气管插管通气组.记录观察两组在置入喉罩或插管、拔除喉罩或拔管以及CO2气腹前后HR、MAP、Pmax、PETCO2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Ⅰ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P〈0.01).气腹后5 min两组的Pmax 、PETCO2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Ⅰ组、Ⅱ组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高于Ⅰ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使用Supreme喉罩加静-吸复合麻醉具有循环稳定、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等的优点,操作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在用于全身麻醉时的不同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全身麻醉诱导后A组使用喉罩,而B组采用气管导管置入,每组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所用药物相同,监测比较两组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患者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结果 全身麻醉手术中使用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置入和拔除操作更简便、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结论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射麻醉方式之一,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少,对血流动学的影响及麻醉严用药等方面使用喉罩明显优于气管插管.在临床应用中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全身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管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6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用双管喉罩,Ⅱ组用气管导管。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方法相同,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后5min、置入喉罩或插管前、置入喉罩或插管后1min、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中最高气道峰压(Pmax),术中和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Ⅱ组置入喉罩或插管后1minHR、MAP比Ⅰ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Ⅱ组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minMAP比Ⅰ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中最高气道峰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发生呛咳比Ⅰ组拔除喉罩明显增加(P〈0.05)。Ⅰ组术后24h咽痛或不适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双管喉罩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安全的,血流动力学平稳,适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