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临床医护人员使用传统的肥皂、洗手液、氧化电位水和乙醇类手消毒剂4种方法洗手的效果。方法对分别使用4种方法洗手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统计4种方法洗手后的平均菌数、合格率和除菌率。结果肥皂、洗手液、氧化电位水和乙醇类手消毒剂4组洗手后平均菌数分别为70.54 cfu/cm2、65.80 cfu/cm2、57.50cfu/cm2和32.68 cfu/cm2;合格率分别为42.86%、61.90%、84.52%和96.43%。结论用乙醇类手消毒剂擦手效果优于用传统的肥皂、洗手液和氧化电位水洗手。  相似文献   

2.
医疗操作中手污染程度及洗手方法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手污染程度及洗手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涂抹采样方法和活菌数检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医院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前,手上平均带菌数平均为51cfu/cm2;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手上带菌数平均为32cfu/cm2。用普通肥皂洗手后,手上带菌数平均为24cfu/cm2;用含异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擦手后,手上带菌数平均为4cfu/cm2。结论医院医护人员手在没有经过清洗或消毒的情况下,手上带菌数超标明显;用普通肥皂洗手对菌数降低不明显,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佳润皮肤消毒液洗手消毒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采样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检验方法对该皮肤消毒液现场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使用佳润皮肤消毒液消毒手的医护人员经擦拭3遍之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2 cfu/cm2;待过120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仍然<5 cfu/cm2。用常规刷手加诗乐氏消毒液消毒的医护人员,消毒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2 cfu/cm2;待过120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仍然<5 cfu/cm2。两组消毒方法消毒后手上存活菌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洗手消毒方法对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佳润皮肤消毒液外科洗手消毒法流程简便,节省时间,消毒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方式和频率以及手消毒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方法及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门诊医务人员工作之前洗手执行率为47%,病房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为46%,门诊和病房医务人员工作后洗手执行率均达到98%。有90%医务人员采用肥皂洗手和洗手液洗手,只有10%医务人员仅用流水洗手。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除菌率可达到90%以上,仅用流水洗手除菌率只有65%。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之前洗手执行率较低,仅用流水洗手除菌效果较差,该医院需要规范洗手方法和手卫生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除菌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手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际效果评价,并与肥皂流动水洗手作平行比较。结果洗手前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65cfu/手,检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久肠球菌。经肥皂流动水洗手后1min和60min,幼儿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53.33%和56.67%,均未检出致病菌。经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洗手后1min,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2cfu/手,合格率为90.00%;抗菌凝胶洗手后60min,保持合格率66.67%。结论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好于肥皂流水洗手,并具有一定持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医务人员使用2种不同洗手剂洗手效果,以此来推广抑菌性洗手液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中的广泛应用。方法:从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和检验室随机抽取80名医务人员,根据肥皂、抑菌性洗手液2种不同洗手剂的使用分为2个实验组,对其洗手前后的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使用抑菌性洗手液洗手的医务人员洗手效果明显高于使用肥皂洗手的洗手效果(P〈0.01)。结论:在医疗护理操作后使用抑菌性洗手液可有效去除手上的自然菌,效果优于肥皂洗手,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种皮肤消毒液在检验科静脉采血皮肤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检验方法对该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使用一种皮肤消毒液消毒的患者经擦拭1遍1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菌数<2 cfu/cm2;用常规碘伏消毒液消毒的患者皮肤擦拭1遍1 min后,消毒后手上局部自然菌平均存活菌数<3 cfu/cm2。两组消毒方法消毒后手上存活菌数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两组皮肤消毒方法对患者手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别,但此种皮肤消毒液消毒流程简便,节省时间,消毒效果好,无刺激性,不会留下色素,减少过敏反应,并且便于观察血管,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敏  曹华  尹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91-5791
目的了解CSSD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状况,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对CSSD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我院CSSD现存两种洗手法消毒手部后,手部细菌数≤5 cfu/m2。结论抑菌洗手液去除常驻菌效果好于肥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不同洗手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霞 《护理研究》2005,19(14):1287-1287
近几年,对手的卫生学研究表明,在为病人进行不同操作项目后,粘到手上的细菌可多达105cfu/cm2~107cfu/cm2.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使细菌减少103 cfu/cm2 [1].因此,洗手是阻断因医务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规范洗手方法、保证洗手效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所有医务人员都应做到的.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操作前后的洗手方法、时间、频度各有不同,于是对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同洗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监测,以强调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93洁手灵消毒液实用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93洁手灵消毒液对工作状态下的医务人员手消毒两遍,每次1min,自然菌平均清除率为99.8%。按照国家卫生部的标准,Ⅲ类环境下,医务人员手带菌≥10cfu/cm2,Ⅰ、Ⅱ类环境下≤5cfu/cm2,合格率分别达100%和98%。依上法,对肥皂洗手和刷手的术者手进行消毒,自然菌平均清除率达99.5%和99.3%。试验证明,93洁手灵消毒液消毒效果强,持续消毒效果好,对皮肤无刺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监护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方式,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手卫生直观教育的方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并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质量监测。结果通过手卫生直观教育,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日洗手次数由教育前的16次提高到36次;手上带菌数由平均14 cfu/cm2,降低到≤5 cfu/cm2。检测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由教育前的18.75%,提高到93.75%。结论通过手卫生直观教育,有效提高了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和手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用于医疗废物毁形的剪刀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进而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放置的毁形剪刀,分别在不同使用频次下对刀柄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采样分析。结果:随着剪刀使用频次的增加,剪刀的污染程度也愈加严重,剪刀经 50 次使用后,剪刀柄采用悬挂方式放置时的平均菌落计数高达1007cfu/cm2,采用支架垂直放置时的平均菌落计数为 482cfu/cm2,其污染程度与剪刀的放置方式有关。结论:采用支架垂直放置毁形剪刀,可明显减少刀柄的污染程度,从而保护操作者的手卫生及周围环境,降低交叉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手部清洁方法效果及成本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一种广大医护乐于接受的手清洁方法。方法对普外病房及呼吸内科病房正常工作的医护洗手或手消毒后手部带菌情况采样、培养观察,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最佳方案。结果普通洗手法合格率仅为35.6%,而六步洗手法、圣剑洁康露1~2ml搽手,0.1%洗必泰酒精液3~5ml搽手100%合格。结论流动水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对手部清洁是最好的方法,虽成本高,但是可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药性,维持外环境微生态平衡,特别是手部有明显血迹污染的情况下,流动水清洁更重要。在没有流动水洗手的情况下,才选用圣剑洁康露涂搽的方法或0.1%洗必泰酒精液进行手部清洁。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手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对流动采血车上护士手消毒的 6种方法进行了观察 ,以消毒后手上自然菌存活菌数 <10cfu/cm2 为合格。结果 ,使用 75 %乙醇和健乐消毒液擦试消毒法的合格率分别为 85 .5 0 %和 93.33% ;用健乐消毒液纱布擦试法的合格率为 97.5 0 % ;用肥皂流水洗手法的合格率为 86 .6 7% ;用不含消毒剂的普通湿布巾擦试法的合格率为 36 .6 7% ;用复合手消毒法的合格率达到 10 0 %。结果说明 ,街头流动采血车上手消毒采用复合消毒法或健乐消毒液纱布擦试法的消毒效果最可靠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手术室医院感染分为病例组(感染组)90例和对照组(非感染组)2510例,收集感染组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及所有患者的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和手术室空气质量、手卫生状况等资料。结果手术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肺部及其他部位;感染组术前、后空气菌落数及手菌落数分别为(210.42±51.33)、(877.31±76.52)、(4.56±0.91)cfu/cm3,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60岁、合并其他慢性病、进行紧急手术、手术类型为污染手术、手术持续时间2h、手术次数1次、术中输血及应用呼吸机、术中参观人数3人、术后空气菌落数及手菌落数高是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主要为呼吸道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手术模式、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次数、术中是否输血及应用呼吸机、术中参观人数、手术室空气质量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临床医护人员4种手卫生方法(肥皂流水洗手法、含抗菌成分洗手液洗手法、酒精消毒剂搓揉法和肥皂流水洗手加酒精搓揉法)的效果,选择最佳手卫生方法。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某医院普通病区临床一线工作中的16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措施分组进行监测与比较分析。结果按规范的手卫生操作,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所选择的4种手卫生方法处理的手卫生质量合格率均比较高,其中以酒精消毒剂搓揉法和肥皂流水加酒精消毒剂揉搓法效果最好。结论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所采用的4种手卫生方法效果均比较好,但其中采用酒精消毒液搓揉法效果最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