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作为尿道结石的病因,其发生率从7.7%至10—15%。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最常在反复发作和双侧尿道结石病人中发现。据Mery 1974年材料,这类病人占50—60%。如果认为肾结石病人中,有较多的病人是双侧结石(15—20%),而在用手术切除许多珊瑚样结石之后,肾结石复发的百分率又还很高的话,那么,作为肾石形成和复发的原因之一,研究原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显然就是必要的。哈尔科夫市内分泌与激素化学研究所外科室,从1974—1978年间共检查了因怀疑患有原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而住院的肾结石病人32例。其中13例经组织学检查证明其结石原因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占各种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的反复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分析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的反复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因反复泌尿系结石伴双上肢骨痛十余年,反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及相关骨科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本次就诊时在详细追问病史下经科室会诊考虑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导致的泌尿系结石,遂经实验室检查证实。联合甲状腺乳腺外科进行手术。结果: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病理检查结果为甲状旁腺增生。泌尿外科遂为患者清除输尿管结石。术后随访2年,未再发结石和骨痛。结论:泌尿外科医师在接诊反复结石患者时应考虑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可能性;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多学科团队模式可提高该类患者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病人,男,27岁。因间断右侧腰部疼痛不适2个月余入院。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因左肾结石先后行左肾盂切开取石及经皮肾镜碎石术,因右肾结石行右侧经皮肾镜碎石术。体格检查: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右肾区叩击痛,膀胱区无压痛。彩超检查提示双肾多发结石,左肾轻度积水。泌尿系CT检查提示双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复双肾结石患者中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3月因反复双肾结石就诊,临床诊断原发甲旁亢5例的资料。结果 5例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男2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6±9.6)岁,结石病史0.5~3.0年,平均时间(2.4±0.3)年。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血磷降低。切除腺瘤后,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恢复正常。结论手术是治疗原发甲旁亢的有效方法。甲状旁腺手术可以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甲旁亢的早期诊治有益于减少结石复发和保护肾功能。术后应密切随访尿路结石,必要时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高对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8例病人,中位年龄56(26~73)岁。肿瘤平均直径(3.4±0.4)(2.1~5.6)cm。术前甲状腺功能、血清钙检测均在正常范围。术前B超检查8例病人均提示囊性占位。术中行冷冻检查,7例提示囊肿为甲状旁腺来源。所有8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旁腺囊肿。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囊肿。其中1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例因同时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1例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在术后3个月时恢复正常。中位随访时间8.4年,随访期间无囊肿复发。结论:术前超声和CT检查可初步诊断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确诊需待病理检查。完整的囊肿切除是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性,41岁。因发现右侧颈部逐渐增大肿块1个月,出现声音嘶哑十余天于2004年3月入院。B超检查发现右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肿瘤组织内回声不均匀,肿瘤周边未见血流信号,肿瘤组织内未见钙化。查体:右侧甲状腺外下方可以触及一5·0 cm×4·5 cm的肿块。触诊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边界清楚,不随吞咽上下移动。术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凝分析均未见异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均正常。肝、胆、胰、脾、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尿路未见结石。X线检查未见骨质疏松,门诊以“甲状腺癌”收入院。手…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41岁,"全身骨痛2年余,发现甲状旁腺素增高2 d"于2020年4月13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肋骨及肩关节疼痛,反复就诊诊断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2020年4月11日到我院就诊,查钙2.75 mmol/L,磷0.57 mmol/L,碱性磷酸酶392 U/L,甲状旁腺素349 pg/m L。颈部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低回声结节,考虑甲状旁腺来源,1.5 cm×1.2 cm。99mTc-MIBI SPECT/CT核素显像:甲状腺左叶下极后方核素浓聚,代谢异常活跃,考虑甲状旁腺腺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2岁。周身乏力,行走困难10个月。并因轻微外伤致使双小腿,肋骨及骨盆等多处多发性病理骨折,以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收住院治疗。查体:颈前相当于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蚕豆大小结节,随吞咽运动。化验:血钙3.1mmol/L,血磷0.6mmol/L。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因“腰部酸痛1年”于2004年7月26日入住我院泌尿外科。查体:双侧肾区叩击痛阳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钙3.36mmol/L,血磷1.33mmol/L,血碱性磷酸酶(AKP)85.0mmol/L,BUN16.61mmol/L.Cr 312.8μmol/L。B超示:双肾结石,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先后行右肾穿刺造瘘,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左肾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结石无残留。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7岁,因维持性血透12年,体形改变、周身酸痛、乏力1年入院。患者于12年前无诱因下感到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并接受血液透析替代治疗。1年前患者自感周身酸痛,逐渐不能独立行走,同时身高逐渐变矮,形体渐萎缩,经测量身高减少12cm。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后方异常光团,考虑甲状旁腺腺瘤可能,查血PTH提示明显升高,最高达3000mmol/L,偶感胸闷、气促、乏力。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1岁,因发现颈部肿块10年,反复右上腹痛1年入院.查体:左侧甲状腺下极肿块1 cm×1 cm,质地硬,右侧下极肿块约3 cm×3 cm,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CA199轻度升高.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囊性变,左侧结节钙化.磁共振提示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扩张,左肝内胆管结石.入院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结节钙化,肝内外胆管结石.行左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左肝外叶切除.术中见左侧甲状腺下极直径1 cm肿块,质地硬,侵犯颈前肌群,右侧甲状腺下极2.5 cm×3 cm肿块,囊实性.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例1男,31岁。以“双下肢无力,起立困难1年,骨痛2个月,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查:神清;左侧颈部可触及一约3cm×2cm结节,质中等,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未闻及血管鸣音。辅助检查:血PTH>263pmol/L,血钙4.51mmol/L,血磷0.29mmol/L,TSH 1.4385mIU/L,FT46.02pmol/L,FT34.55pmol/L,Anti-Tg 0.50IU/mL,Anti-TPO 0.14IU/mL,血BUN5.47mmol/L,Cr74μmol/L。B超示结石,钙化;甲状腺增生结节,甲状腺左叶下极占位性病变不除外来源于甲状旁腺。颈部CT:左侧甲状腺占位病变,可疑甲状旁腺占位病变,所见部分骨质有粗糙疏松等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性,47岁。2016年5月25日体检发现左肾结石入院。患者3年前体检时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左肾下盏结石,肾功能正常,双肾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提示右侧肾小球滤过率(GFR)12.8ml/min,左肾GFR78.6ml/min,遂行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查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4.
Cowden病的主要表现有口腔皮肤错构瘤和胃肠道弥漫性息肉病,息肉多属良性,恶变率低,其它表现有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作者报道一例Cowden病患者具有甲状旁腺腺瘤和胃癌的表现.病人为一66岁女性,以往曾患有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别在19年前和13年前作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和右侧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入院前9年.病人发现胃肠道隐血,胃镜和活检提示增生性胃息肉,其中1个显示有原位癌变化,即作胃部分切除.入院时检查发现胫骨前多个5mm大小的皮垂,舌和口腔粘膜有100个以上的2~3mm大小纤维瘤,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示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增高,颈部探查发现右下甲状旁腺明显增大,约1850mg,手术切除;同时发现甲状腺右叶增大,作右叶切除,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腺滤泡型腺瘤.术后每年复查,胃内增生型息肉和结肠内多达100个以上的非腺瘤性息肉尚无癌变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例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以多发性骨折及颈前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各2例,入院时3例被误诊(误诊率75%,3/4),3例并存泌尿系结石及甲状腺疾病;受检者全部存在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术前B超、CT检查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及100%;术中见2例位于甲状腺右叶下极后下方,1例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后下方,另1例位于左叶甲状腺腺体内;3例良性者(甲状旁腺腺瘤)行局部切除,1例恶性者(甲状旁腺癌)行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早期均出现一过性低钙低钾低镁血症,2周内电解质、尿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 此病极易误诊,术前必须注重定性及定位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40%原发性甲旁亢病人有肾结石和肾盂结石。通常原发性甲旁亢和肾结石分别由二次手术治疗,需二次住院,二次全麻。本文报道作者在1980~1989年对22例病人作一次手术探查颈部和去除肾、输尿管结石的结果。甲旁亢:22例中21例为单个腺瘤,1例为甲状旁腺增生。术后无1例切口感染、颈部血肿、喉返神经麻痹或术后持续低血钙症。所有病例血清钙恢复正常,仅1例于2年发生反复高血钙,但再次手术切除另一腺瘤后血钙正常。  相似文献   

17.
无功能甲状旁腺腺瘤临床极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男性,42岁,无意中发现右侧甲状腺肿物1年,不伴任何不适,无泌尿系结石病史,查体双侧甲状腺对称右侧甲状腺下极可及一肿物,约2×2cm大小,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活动。 查血液常规、血电解质及血钙均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于1996年8月在局  相似文献   

18.
病人女,64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隐痛不适近5年入院。病人于5年前因“胆囊充满型结石”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个月再次出现右上腹痛,性质如同术前,呈反复发作,多次B超检查提示为“残余胆囊伴结石”。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B超:  相似文献   

19.
作者所在医院20年期间对150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人进行了手术。手术结果16例无明显异常,134例有异常:其中110例腺瘤,17例早期增殖,3例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1例癌,1例兼有腺瘤和增殖,2例病理未能确诊是腺瘤或是增殖。作者对134例进行了分析。 134例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0岁。一例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家族史。临庆所见:(1)肾结石——95例有肾结石,其中61例有肾结石通过尿道的既往史并经X线照相证实。34例住院后检查有结石,(2)骨骼病变——共41例,其中9例主诉骨疼。X线检查发现骨质疏松,骨囊性变或病理性骨折;(3)胃肠道紊  相似文献   

20.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病人通常是无症状的,后期随着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的发生而过度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继而引发高血钙、低血糖、骨骼损害和肾结石等一系列症状。由于血钙持续增高,尿排钙增多最终引起骨质普遍脱钙、骨纤维囊性病及棕色瘤。病人可出现骨关节疼痛和病理性骨折症状,高尿钙所致的泌尿结石、海绵肾、肾绞痛、夜尿增多及厌食、恶心不适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因扰着病人。妊娠合并PHPT者会出现骨盆变形、产前出血、早产及难产,甚至婴儿患PHPT,阻滞了生长发育,出现腹痛、厌食,甚至死亡。国外PHPT发病率较高,美国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