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降粘抗栓片对2型糖尿病患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方法:87例病人随机分为抗栓组、丹参组、对照组,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荧光偏振度P值。结果:降粘抗栓片能降低糖尿病患荧光偏振度,减少MDA的产生,提高SOD活性。结论:降粘抗栓片能改进2型糖尿病患红细胞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3,(12):1851-1853
目的:建立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将制剂分别置温度为(60±2)℃条件下、湿度为(75±5)%条件下3个月,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较好,丹参酮ⅡA在0.030.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5,r=0.999 9);保元排毒丸制剂在(60±20)℃温度条件下、湿度为(75±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组方丹参中丹参酮ⅡA成分的含量测定;同时稳定性实验表明保元排毒丸制剂中丹参酮ⅡA成分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降粘抗栓片I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用犬作为实验对象,结扎其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经胃一次性灌入两种不同浓度的降粘抗栓片I号混悬液,从心大静脉留取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血样,测定和计算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对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影响.结论:降粘抗栓片I号能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行为,可用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参膏中丹参酮ⅡA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芪参膏是由黄芪、丹参等制成的复方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小儿智能低下等[1].该制剂的主药之一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丹参酮和丹参素.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参膏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本法较为准确、精密、重现性较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芪参胶囊主要由黄芪、丹参、人参、茯苓、三七、玄参、水蛭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证属气虚血瘀者。丹参为主要君药,主要成分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其中丹参酮ⅡA为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萃取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等。芪参胶囊原质量标准中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了提高其标准,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符合有关规定,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心血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学者对丹参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从中分离得到15种成分,测定了结构式,并依次命名为丹参酮(tanshinone,Tan)Ⅰ、ⅡA、Ⅱ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Ⅰ、ⅡA,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二氢丹参酮Ⅰ ,丹参新醌甲、乙和丙[1].  相似文献   

7.
降粘抗栓片对犬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制剂降粘栓片对犬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阻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犬的冠状动脉左旋及支主动脉根部,用电磁流量计探头,测定降粘抗栓片1g/kg、2g/kg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冠状动脉流量,计算冠状动脉阻力,并以生理盐水及硫氮卓酮为对照组。结果 降粘抗栓片生药2g/kg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结论 降粘抗栓片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从而调整和改善心肌供血,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提取工艺对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实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参为治疗心脑血管之要药。临床应用丹参治疗冠心病研究报道甚多,其中丹参酮ⅡA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针对不同提取工艺对丹参酮ⅡA成分的提取率进行了实验比较,为制剂药材提取工艺的选择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降粘抗栓片I号混悬液对急性心肌缺血犬的冠脉、主动脉血流量及心率的影响.方法:用犬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冠脉结扎技术,造成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实验方法.结果:降粘抗栓片I号中药制剂能减少冠脉结扎后的冠脉流量下降(P<0.05)和主动脉流量的下降程度(P<0.05);有维持冠脉结扎后的心率作用.结论:降粘抗栓片I号有治疗和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已上市制剂中丹参不同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按照冠心丹参胶囊、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4种代表制剂的提取工艺制备丹参提取液,研究建立同时测定提取液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的HPLC方法,测定不同丹参提取液的丹参素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及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 4种丹参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丹酚酸B含量分别为0.27~1.25、1.44~4.46、33.77~93.92 mg·g-1;冠心丹参胶囊与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781、0.853、0.758,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79.结论 4种代表制剂丹参提取工艺的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丹酚酸B含量及指纹图谱均存在明显差异,针对相同的临床适应症,需深入研究以实现丹参工艺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以丹参为原料,采用95%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提取丹参酮ⅡA.在不同丹参颗粒粒径及不同温度下对丹参酮ⅡA的传质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Fick第二定律,采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丹参酮ⅡA提取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检验,模拟结果 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模型能为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 的干燥根茎 ,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丹参的有效成分可分为脂溶性的菲醌类成分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成分。菲醌类成分包括丹参酮ⅡA、Ⅱ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等四十多种成分 ,统称为丹参酮类。其中以丹参酮ⅡA 隐丹参酮含量较高。丹参酮具有抗菌消炎、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作用 ,有丹参酮ⅡA及其磺酸钠盐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报道[1]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对丹参的品质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即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 的含量 ,含丹参酮ⅡA(C19H18O3 )不得少于 0 .2 0 %。1 药品、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降粘抗栓片Ⅰ号对中老年人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作用。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藻酸双酯钠组,用药前后测定TC、TG、HDL-c、LDL-c、血液流变、细胞流变及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结果降粘抗栓片Ⅰ号能降低TC、TG、LDL-c,升高HDL-c: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其作用强于藻酸双酯销组。结论降粘抗栓片Ⅰ号可明显改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细胞流变及微循环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4.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晖 《当代医学》2011,17(33):150-151
目的 探讨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丹参的不同炮制品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不同,丹参酮ⅡA的含量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生品饮片、米炒品和酒制品.丹酚酸B的含量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生品饮片、酒制品和米炒品.结论 炮制对丹参药材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以HPLC法为检测手段,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丹参酮ⅡA的树脂柱径高比、药液质量浓度、上柱吸附体积流量、洗脱体积流量、生药吸附量、解吸溶媒及其最佳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避光条件下,丹参药材用6倍量(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暖宫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薄层鉴别法对牡丹皮、丹参和枸杞子进行定性,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药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见牡丹皮、丹参和枸杞子的特征斑谱,丹参酮ⅡA在0.003~0.08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8%(r=0.9897),RSD=2.01%(n=5).结论 该法效果好、简便、快速和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降粘抗栓Ⅰ号片工艺制定的依据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粘抗栓Ⅰ号片工艺制定的依据及可行性陈学福1王宗仁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药剂科,2中医科西安710033)关键词降粘抗栓片中医学理论工艺有效成分中图号R283.3汤剂是一古老的剂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需求观念的改变,各制剂单位多将长期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度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0倒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mg,对照组给予丹参滴注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学变学指标变化明显,(P<0.5).结论 丹参酮ⅡA注射液能提高疗效,有效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方法 ]选用mightysilRP 18(H)GP 2 50 4 6(5μm ) .流动相为甲醇 水 (75∶2 5) ,检测波长为 2 70nm ,流速为 1mL/min ,温度为 3 5℃ .[结果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在 0 0 952~ 0 952 0 μg和0 12 2 2~ 0 2 850 μg内呈线性关系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90 %和 99 69% .[结论 ]此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为丹参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愈糖舒冲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定量制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用TLC法、分光光度法对处方中丹参、南瓜、黄芪进行鉴别;结果:HPLC法测定愈糖舒冲剂丹参酮IIA平均含量0.0042%,平均回收率98.72%,变异系数0.68%;TLC色谱检出制剂中丹参酮ⅡA、β-胡萝卜素、黄芪甲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特征吸收峰。结论:应用HPLC法、TLC法可以快速、准确对制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