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中心工作,体能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基础,优秀士兵来源于严格的军事训练,同时也带来军事训练伤的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军事训练中的较严重的伤病,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式往往导致腰背痛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青年士兵的健康及训练。近5年来我院引进了微创外科新技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青年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ED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47个间隙,常规行髓核摘除和神经减压术。结果38例均获得2~14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按Nakai分级,优良率达94.7%。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更适合应用于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的中心工作,而体能训练又是军事训练的基础,优秀士兵来源于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同时也增加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军事训练中较常见也较严重的伤病,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我院利用微创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青年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的中心工作,而体能训练又是军事训练的基础,优秀士兵来源于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同时也增加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军事训练中较常见也较严重的伤病,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我院利用微创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青年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规律随访,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45~84min,术中失血,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优良率为97%。结论: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效果,手术创伤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越性。方法: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2例。结果:本组病例20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8.5个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摘除髓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8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术,28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2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3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者选择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的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在后路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 ,其中腰椎管狭窄手术共 36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 1年零 3个月 ,按Nakai标准评定 ,优 82例 ,良 1 0例 ,可 3例 ,差 1例。结论 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适用范围广 ,且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 ,病人术后恢复快 ,住院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5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X线、CT、MRI及腰椎管造影)变化特点。结果经平均30个月的随访,非手术治疗29例,优良率33.3%,手术治疗46例,优良率90%。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方式以破解游离型为主,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采用横突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治疗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根据Otani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87.5%.术后发生腰椎间盘再突出1例,椎管内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年龄大、病程长、病情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一旦采用保守治疗无效时,均可采用本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青年军人软骨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年军人软骨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32例软骨板破裂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软骨板破裂型占25.6%(32/125)。CT表现为:软骨板有轻、中、重度缺损;有程度不等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重度者结节后缘可见弧形高密度影,椎管内可有游离骨片。结论软骨板破裂在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占有一定比率,CT对软骨板破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抗氧化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部队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医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士兵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局部理疗、牵引、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红景天胶囊和维生素E口服联合高压氧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2组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优4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8% (46/48);对照组优10例、良15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为62.5%(25/40),2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高原地区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单纯行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胶原蛋白海绵覆盖在硬脊膜外后缝合切口,另一组不用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缝合切口,记录患者术后24、48h内引流血量,根据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计算患者血红蛋白的丢失量,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组引流量较不用组引流量少,二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腰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以明显减少椎管内出血,临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单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34例术前经SCT或MR1确诊的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全部病例得到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疗效评定按照Nakai评级,其中优24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2%。疗效差的1例考虑为术中过度牵拉神经根所致,术后卧床1周后缓解。本组病例未出现椎间隙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单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骶管封闭对胶原酶溶核术后的增效作用。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中央型7例,单侧型9例,伴椎管狭窄2例,极外侧型1例,游离型l例)行胶原酶溶栓术后,2~7 d内再行骶管注射封闭2次。结果:术后2 wk优良率达95%,1月优良率为90%,3月后优良率为85%,6月后优良率为80%。结论:胶原酶具有特异性溶核作用,适用于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封闭注射主要是镇痛消炎、改善神经的血循环,是溶核术的辅助措施,能提高溶核术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结合针刀椎间孔内口松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骶管阻滞结合针刀椎间孔松懈术,每周1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以针刺加推拿手法。结果1年后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7.1%(34例)与82.6%(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结合针刀椎间孔松懈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术式与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比较椎间盘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三种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院1978年6月至2003年10月间治疗了5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共随访434例,其中椎板间开窗294例,半椎板切除95例,全椎板切除45例,随访时间3个月~20年.结果3种术式早期均影响腰椎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远期疗效取决于腰椎的稳定性.术后腰椎稳定时间:开窗3~6个月;半椎板切除:0.5~1.5年;全椎板切除:1~2年.全椎板切除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最大,腰椎不稳发生率为44.4%;半椎板切除优于全椎板,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为26%;而椎板间开窗术不影响腰椎稳定性,是值得应用的术式.结论腰椎不稳与术式和小关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特点和分型及其与临床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收集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26—74岁,平均44.2岁),全部行腰3-骶1椎间隙CT扫描检查,其中1个可疑椎间盘向椎间隙下方加扫薄层。结果9例患者CT都显示椎间盘突出,发生于腰4—5椎间盘4例,腰5-骶1椎间盘5例。其中,脱垂型5例,游离型4例。脱垂间盘和游离髓核表现为突入椎管内的软组织密度影,在CT横断面上与硬膜囊相比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压迫硬膜囊和邻近神经根。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可显示,脱垂间盘位于椎间隙后下方或后上方,有清楚的边界,而游离碎块影在CT上则没有明确和清楚的边缘。结论CT是诊断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之一,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钉棒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对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患者行后路次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71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年),优良率为95.8%。本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现象,1周后症状消失,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6~12个月经X线片复查70例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滑脱,在解除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同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解除神经根的致压因素,提高植骨融合率,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手术都顺利完成,手术后随访,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