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A组)及46例正常子宫内膜者(B组)术前血清CA125及Cyfra21-1的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A组术前血清CA125及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B组;血清CA125及Cyfra21-1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26.53%及28.57%,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敏感度为40.82%。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及Cyfra21-1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术前联合检测血清CA125及Cyfra21-1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术前检测血清CA125及Cyfra21-1的阳性结果反应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期别晚及预后不良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萄糖运转蛋白-1(Glut-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Glut-1和PCNA的表达。结果 Glut-1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二者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且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4,P〈0.05)。Glut-1在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与低中分化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ut-1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lut-1可能有利于鉴别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高分化与低中分化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和PCNA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二者表达的高低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PCNA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其表达的高低亦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ER、PR与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分别为r=-0.361,r=-0.441,P<0.05)。结论 ER、PR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的联合检测在指导其内分泌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TE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在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8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PTEN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TEN的失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PTEN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陆明深  陈秋月  李凡彩 《广西医学》2010,32(11):1337-1339
目的评价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在子宫内膜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60例子宫内膜腺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P16、PTEN、E-cadherin和CtBP1表达情况。结果P16、PTEN、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而CtBP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免疫组化指标在不同分化癌细胞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PTEN和E-cadherin与子宫内膜腺癌有关,对于病理诊断有参考价值。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能够对批量样本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发色底物法对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且晚期患者也较早期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结论 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诊断及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survivin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细胞增殖活性、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5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PTTG、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PTTG、Survivin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腺癌中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间的PTTG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无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均无相关性(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TG与survivin、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徐永中  邓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551-551,59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3例子宫内膜癌及26例正常绝经期子宫内膜中PC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每例切片3张,厚度4μm,分别进行HE染色及PCNA测定。结果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绝经期子宫内膜(P<0.01),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手术分期相关。结论PC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PCNA指数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朱建友 《中外医疗》2012,31(7):180-18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理检查及征象特点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和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对子宫内膜癌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析,其中腺癌33例,中高分化24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9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相对较好。子宫内膜癌中鳞腺癌的肌层浸润发生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恶性程度高,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肿瘤;深肌层浸润发生率其他癌瘤类型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具有较低的恶性病理学分化,预后和存活率较好。结论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肿瘤类型、组织形态、浸润程度的重要检查方法。及时区别与"功能性出血"时内膜形态改变,最客观的反应出合乎病理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中PTEN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对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及子宫内膜癌旁组织50例中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较好的生物标志,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绝经后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酶PCR-TRAP ELISA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组织端粒酶活性,以波长为450nm的吸光度(A值)作为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2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组织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15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采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子宫内膜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及A值分别为:正常子宫内膜50%,0.1915;子宫内膜增生症80%,0.2641;绝经后内膜0%,0.0446;子宫内膜腺癌85%,0.3636。不同组织类型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表达有统计学差别,以子宫内膜癌端粒酶活性表达最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子宫内膜增生有关,可能对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意义.方法 观察我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EEA)6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p53、PR和PTEN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R均阳性表达、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结论 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而PR阳性表达,倾向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而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则倾向诊断子宫浆液性腺癌.  相似文献   

13.
刘瑞枝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46-414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和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6和ER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强度均与组织学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的表达与ER的表达则存在正相关(r=0.844;P=0.017)。结论:MMP-26和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及有淋巴结的转移而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和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26和ER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强度均与组织学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的表达与ER的表达则存在正相关(r=0.844;P=0.017)。结论:MMP-26和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及有淋巴结的转移而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郝振伟  寇天 《中国民康医学》2023,(2):154-156+160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人附睾蛋白4(HE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43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HE4、hs-CRP水平,以及各指标单项与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HE4、hs-CRP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CA153、HE4、hs-CRP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125、CA153、HE4、hs-CR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34、0.696、0.675、0.589、0.923,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A125、CA153、HE4、hs-CRP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6,(4):388-392
目的探讨配对盒基因2(PAX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AX2与CD44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AX2在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显著少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其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D44在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CD4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AX2和CD44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Sunvivn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60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内膜腺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5)。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1,P<0.01,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MAGE、BAGE、GAGE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肿瘤特异性抗原作为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特异性靶位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 PCR)技术,检测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GE 1、MAGE 3、BAGE和GAGE1 2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 actin作内参照。结果: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GE 1、MAGE 3、BAGE、GAGE1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16/35)、49%(17/35)、20%(7/35)和26%(9/35),有77%的标本至少表达其中一种基因。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GE 1、MAGE 3、BAGE、GAGE1 2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BAGE、GAGE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有较高的表达,MAGE 1、MAGE 3、BAGE基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及分级无相关性,GAGE1 2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无关,与分级有关。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癌DNA含量的测定及免疫组织化学抗原定位与分布的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在子这吕内膜癌诊断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DNA非整倍体是子宫内膜癌分子生物学的特异性标志。(2)DNA含量及SPF值是判定子宫内膜组织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3)细胞膜抗原(CEA,EMA,K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染色分布特点是子宫内膜癌诊断,组织分化程度判定的重要标志。(4)子宫内  相似文献   

20.
罗军  李丽文  赵卫华 《河北医学》2010,16(9):1081-108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在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7例非典型增生内膜、6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Akt蛋白的表达。结果:Akt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良性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高表达,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0.86,P〈0.05)。结论:Ak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腺癌中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病理分级关系密切,提示Akt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