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威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第三个85%目标试点审评报告甘肃省武威地区卫生防疫站(733000)郭致文,白文东,梅希花为了评价1995年我区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  相似文献   

2.
楚金贵  杨立良 《疾病监测》1994,9(11):311-314
本文报告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对唐山市所辖15个县30个乡150个村,4岁以下儿童3480人两次四轮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覆盖率进行了监测。在1992年11-12月的强化免疫活动中,各年龄组平均覆盖率为92.2%-92.7%,各年龄组平均覆盖率达85%以上的乡占64.4%;在1993年12月到1994丰1月的强化免疫活动中,各年龄组平均覆盖率为99.3%-99.4%,各年龄组平均覆盖率达85%以上的乡占95%以上。  相似文献   

3.
耿海倾 《疾病监测》1996,11(10):387-388
应用简单移动平均法探讨武钢麻疹免疫效果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卫生防疫站(430080)耿海倾1976年武钢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四苗”覆盖率逐年提高,相应传染病逐年下降,在WHO儿童基金会和卫生部1987年第一个85%达标验收中武钢“四苗”覆盖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4.
计划免疫工作是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利用生物制品有计划地对人群进行免疫预防,从而提高人群对疾病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通过国际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近10年来对3个85%的计划免疫工作的审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济南市城区适龄儿...  相似文献   

5.
中国21世纪议程(续五)──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C.控制传染病9.33扩大免疫覆盖率:(a)巩固和发展计划免疫工作,使现有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及白喉疫苗的计划免疫接种水平稳定在85%以上;(b)将乙脑疫苗和流脑...  相似文献   

6.
吴晓霞 《疾病监测》1998,13(9):342-344
自麻疹疫苗问世以来,我市麻疹发病率下降十分明显,1997年麻疹报告发病数较计划免疫实施前的1978年下降了99.86%。麻疹疫苗如此显著的预防效果,提示我们,依靠这一项主要手段最终消除乃至消灭麻疹是完全可能的。本文以丹东市59年以来麻疹疫情演变趋势为...  相似文献   

7.
旬阳县1992年以乡为单位接种率抽样调查王邦厚,陈文喜,刘治根为了评价全县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于1992年10至11月对全县10区63个(除蜀河镇未查外)乡(镇)130个村870名基础免疫、757名加强免疫进行了卡介苗、脊灰疫苗、...  相似文献   

8.
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消灭相关传染病的重要措施,1995年扬州市广陵区已实现第3个85%的目标.为及时掌握和评价该区的计划免疫工作,为今后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巩固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作者于2001年12月对全区4个街道(汶河、城南、广陵、东关)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保持黑龙江省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迎接全国和市计划免疫审评工作,进一步推动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控制相应疾病的发生,鹤岗市疾控中心考核组于2003年3月25日至3月30日对东山区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审评,现将审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兆能  李荣成 《疾病监测》1998,13(7):247-251
为了评价隆安县新生儿大规模乙肝疫苗免疫10年的流行病学效果,我们对该县1987~1996年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0~9岁儿童的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乙肝疫苗10年全程平均接种率为88.96%,免疫后10年,0~9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为4.90/10万,较1987年同年龄组人群的乙肝发病率(33.85/10万)下降了85.52%,预防儿童乙肝发病的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几何均数分别为87.90%和75.34%。使儿童时期乙型肝炎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1.
第二部分 卫生改革 卫生改革与许多国家的免疫计划有关。专家顾问组讨论了保证在中央层次上计划免疫系统的重要基本功能的必要性,这些基本功能包括:制定政策、免疫计划管理、疫苗和设备供应、质量控制和国际协作。另外,监测需要中央和地方各层次的协调。免疫覆盖范围和监测指标通过卫生部门改革(HSR)过程提供有价值的核心卫生问题指导。全球疫苗和免疫计划应与承担这些改革的中间部门和政府密切协调,以保证这些指标被采纳。卫生部门改革过程可在多个方面危及到计划免疫。有人指出过度分散导致了脊髓灰质炎监测质量的降低。因此,…  相似文献   

12.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监测李小明,马红卫,杨重源(兰州市卫生防疫站730030)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病,是计划免疫工作针对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解人群免疫状况进一步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我们于1992年对兰州市三县五区四...  相似文献   

13.
计划免疫工作的目标是预防、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但农村少数儿童流动不定已使此项工作受到影响。仅以我县南部山区199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对象为例,498名儿童中加强免疫356人,第1轮313人服苗,35人外出漏服,服苗率86%;第2轮306人服苗,39人外出漏服,服苗率86%,每轮间隔30天。共有74人次漏服,此数不可忽视。基础免疫142人,起始月龄为满2个月者,4个月内连服3次苗,每次间隔30天,在4个月龄内服完全程的只有84人,服苗率60%。未能完成全程免疫的达46人均为外出,此数更为惊人。  相似文献   

14.
从免疫监测结果分析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翟京波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卫生防疫站石家庄地区辖管13个县、市,其中有5个山区县,从1973年实行计划免疫后,几种主要生物制品预防的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呈大幅度下降;从1984年开始装备冷链系统,生...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城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薄福宝  王红霞 《疾病监测》1997,12(5):173-177
本文对呼和浩特城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效果作了评价。到1994年底,城区新生儿乙肝疫苗5年平均报告接种率达93.76%;1995年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调查,期望接种率达90%;血清学调查表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为96.77%;1~5岁组儿童(目标人群)抗-HBs阳性率达92.01%,较计划免疫前5.67%明显升高(χ2=326.36,P<0.01);接种儿童较未接种的同年龄组儿童HBsAg阳性率下降了53.99%,抗-HBc阳性率下降了75.32%;流行病学效果评价表明,实施计划免疫后的目标人群乙肝发病率(8.39/10万)较实施前的同年龄组儿童乙肝发病率(76.98/10万)下降了89.10%。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河北省1985~1992年发生的脊髓灰质炎流行,94.4%的地(市)和53.1%的县(区、市)有病例报告,4岁及4岁以下病例占97.0%,病例中68.9%无免疫史,18.4%未全程免疫,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占35.1%。欲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必须实施强化免疫,同时,加强社区健康儿童和污水的肠道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17.
裴中英  赵霖 《护理研究》2005,19(8):1676-167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市流动人口逐渐增多,据人口专家估计我国流动人口已逾1.2亿,占全国人口的10%。据2000年人口资料统计,蚌埠市的朝阳、钓鱼台两个街道0岁~7岁常住儿童为5614人,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100%(每年省、市抽查得出数据);0岁~7岁流动儿童1400余人,计划免疫接种率只达到80%左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明显低于常住儿童,成为计划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的原因之一。为此,总结我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俊峰 《疾病监测》1994,9(12):349-351
1993年全球脊髓灰质炎一、接种率:据估计1993年3次OPV的接种率为81%,自1990年接种率达85%以后,接种率又有所下降。下降原因包括捐助机构和一些国家减少对免疫工作的支持。二、脊灰发病情况:由于免疫接种率提高和消灭脊灰的专门行动,自1988...  相似文献   

19.
计划免疫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映莲  郑爱英 《护理研究》2004,18(4):651-652
计划免疫是一项针对某些疾病的易感者进行科学地规划和严格地利用生物制品控制某些疾病的最有效、经济、方便措施。我国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已于1988年、1990年、1995年先后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85%的目标,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但不容忽视,目前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着不少潜在性法律问题,如不加以规范很容易  相似文献   

20.
用病史前瞻性研究方法,于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对淄川区、曹县、庆云县6个自然村0~4岁组全部儿童(768人)进行了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疾病监测。共监测668人年。发病1497人次,发病率为224.10次/100人年,无死亡病例,共报告19种疾病,普通感冒发病率最高为134.43次/100人年。7月龄至3岁组发病率最高为240.60/100人年。男女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别。冬季发病率(70.22次/100人季)较其它各季节为高,2、3、4、12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人就诊率81、90%,乡(镇)医院门诊0~4岁组病人中ARI占47.76%,抗生素使用率79.21%,激素使用率27.85%,静脉输液率29.85%。难产、低出生体重、营养差、产育差、文盲、未计划免疫、未接种A群脑膜炎菌多糖菌苗、人工喂养、居室通风差、采光、居住条件差等与ARI发病有关。单相关分析表明,普通感冒和肺炎同气温、降雨(雪)量因素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压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上呼吸道感染与风速显示出显著正相关;支气管炎与气温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耳、鼻、咽、喉疾病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雪)量、风速、气压因素的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