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6年7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的749名患者中,选择经阴道超声和/或宫腔镜检查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77例,进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或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并比较B超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效果。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B超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分别为65.6%和96.0%。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治愈率达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非常准确、效果好、创伤小、复发率低,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方法 2004年5月~2005年5月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87例,术中行诊断刮宫及局部定位活检.结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5例,符合率88.8%,子宫内膜炎43例,符合率90.6%,子宫内膜息肉38例,符合率78.9%,黏膜下子宫肌瘤15例,符合率86.7%,子宫内膜癌3例,符合率76%.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手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15例为子宫内膜切除、16例为肌瘤及部分内膜切除、9例为肌瘤切除、1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6.4%,经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5例无月经,5例月经减少,44例月经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宫腔镜检查明确成年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病因.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病变者142例,占71.0%.宫腔镜诊断的宫腔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内、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尤其年龄≥45岁的14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121例(86.4%)有镜下异常.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简便,可明确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病变.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诊治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及对照组各130例.宫腔镜组应用宫腔镜检查,镜下直视定位取材或定位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对照组130例行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术.两组结果异常者均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宫腔镜组130例患者,宫腔镜下有异常发现126例,检出率为96.92%,余4例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轻度增生,宫腔镜下未发现异常.120例经相应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治愈率95.23%,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局部癌变患者开腹行子宫切除术也均治愈.对照组130例患者中,有异常发现92例,检出率为70.76%;无异常38例.92例经病理活检确诊异常者,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7例,治愈率72.83%,余25例治疗后子宫异常出血无改善,与未发现异常的38例行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检出子宫内膜息肉30例,黏膜下肌瘤15例,子宫腺肌病9例,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局部癌变4例,漏诊率44.61%(58/130);余5例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轻度增生,宫腔镜下未发现异常.漏诊的58例中,54例均在宫腔镜下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均获治愈,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局部癌变患者开腹行子宫切除术也均治愈.宫腔镜组的检出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腔镜手术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在诊断妇科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7月在我科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98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直视下活检.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符合率为66.67 %,子宫内膜息肉42例,符合率为92.86 %,子宫内膜炎14例,符合率为71.43 %,子宫黏膜下肌瘤4例,符合率为100 %,子宫内膜癌4例,符合率为75.00 %,宫腔粘连4例,符合率为75.00 %,宫内胚物残留2例,符合率为100 %.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不但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也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宫腔粘连的诊断率,而且可以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和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因异常子宫出血在我院住院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宫腔镜检查、术前超声情况、术后病理以及宫腔镜治疗术后的效果.结果:9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1例(22.34%),子宫内膜息肉29例(30.85%),子宫肌瘤27例(28.72%),宫颈管息肉10例(10.64%),宫内异物5例(5.32%),子宫内膜瘤样病变1例,子宫内膜癌1例.术前60例超声检查宫内异常回声,宫腔镜术后证实有器质性病变和异物的53例;术前34例超声检查宫内无异常回声,宫腔镜术后证实有器质性病变和异物的20例.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宫腔镜诊断阳性率77.66%,高于超声诊断(63.82%)(x2=4.34,P<0.05).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症状全部改善,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管息肉的患者行息肉电切术后,少部分患者症状改善不理想,需结合激素药物治疗.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是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宫腔镜检查能明确其原因,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辅助药物治疗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所以,宫腔镜技术应成为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检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62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62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 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15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子宫内膜息肉11例,符合率为90.9%;子宫黏膜下肌瘤7例,符合率为100.0%;慢性子宫内膜炎14例,符合率为64.28%.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且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香冲  张振峰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78-118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8月洛阳仁大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理学、宫腔镜检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符合率.结果: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测正常子宫内膜4例(4.00%),子宫内膜增生20例(20.00%),子宫内膜癌19例(19.00%),子宫内膜息肉22例(22.00%),子宫内膜炎11例(11.00%),子宫黏膜下肌瘤24例(24.00%);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符合率为94.79%(91/96),且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符合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934).结论: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检查创伤性较小,可为临床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使用宫腔镜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的47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对所选患者实施经阴道B超检查、宫腔镜诊断,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做对照,评估宫腔镜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总检出率以及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阴道B超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两者差异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对比,两者差异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技术诊断,诊断准确性相对较好,尤其是针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准确性与组织病理学差异相当,并可兼顾治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王润萍  郝淑莲 《中原医刊》2004,31(18):29-3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90例异常子宫出血,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取组织送病检。结果:病理诊断与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增生78.38%,子宫内膜息肉85.71%,宫腔内胚胎物残留83.33%。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寻找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子宫不规则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绝经后出血19例,3例为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77例,1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18例;宫内环异位10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优势.方法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纤维宫腔镜观察宫腔病变.结果80例异常子宫出血中子宫(宫颈)内膜息肉2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7例,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内膜炎5例,子宫腺肌病1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萎缩1例,其它2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提高了宫腔内良性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罗莉  王赛莉  陈霖  朱娇芳  孙静 《中外医疗》2011,30(30):26-2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病变者110例,占80.9%。宫腔镜诊断的宫腔病变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内、子宫内膜炎、子宫粘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疑似子宫内膜癌、宫腔粘连、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是目前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佳方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利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49-2250
目的观察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宫腔镜、B超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宫腔粘连9例,子宫内膜息肉39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3例,节育环异常20例,子宫纵隔4例。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敏感性为94.3%,明显优于B超检查的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诊断宫内异常率与病理检查宫内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宫腔镜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手段,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和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异常子宫出血在我院住院行宫腔镜手术的病人9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宫腔镜检查、术前超声情况、术后病理以及宫腔镜治疗术后的效果.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宫腔镜诊断的阳性率高于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的患者行宫腔镜电切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症状全部改善,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管息肉的患者行息肉电切术后,少部分患者症状改善不理想,需结合激素药物治疗.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是异常子宫出血常见原因,宫腔镜检查能明确其原因,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辅助药物治疗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所以,宫腔镜技术应成为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检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宫腔镜在检查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效果,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计划生育专科医院收治的2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应用宫腔镜检查结合诊断性刮宫术及病理活检,对照组运用传统的阴道B超结合诊断性刮宫术。对检测出异常的患者实施相应适合的宫腔镜手术。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和治愈率。结果实验组的检出异常率为98%,子宫内膜活检,2例表现为轻度增生,宫腔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经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均被治愈。对照组检出异常率为75%,经宫腔镜手术后,治愈率为76%,未被治愈及未被检出的再行宫腔镜检及活检内镜检查,检出异常者39例,漏诊率为39%,4例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表现为轻度增生,宫腔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实验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妊娠残留及合计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8):852-852
目的 :探讨 B超监测宫腔镜电刀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15例患者在 B超监视下用宫腔镜经宫颈切除子宫内膜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结果 :15例病人手术经过顺利 ,治疗后异常子宫出血症状消失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可监导手术全过程 ,有效的防止子宫穿孔是监导宫腔镜 ,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董剑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89-249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2例经过病理学检测确诊的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宫腔镜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计算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结果为:41例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6例子宫颈管的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9例子宫内膜炎,5例子宫颈管的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有107例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相符合,符合率为87.7%。结论宫腔镜是宫内病变诊断的标准,能够准确诊断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20.
杜晓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48-14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16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165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98%,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90%,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89%,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66%。结论:宫腔镜对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准确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