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因卵巢位于盆腔,位置较深,早期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预后不佳[1]。目前针对卵巢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卵巢切除术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为潮热汗出、颜面潮红、心悸失眠、性情烦躁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王彬彬是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良村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肿瘤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防治,尤其对妇科肿瘤诊治特色较为突出。笔者有幸跟诊,受益良多,现将王老师运用滋水涵木法治疗卵巢癌术后伴发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医案1篇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围绝经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也逐渐加深,文章收集了近5年来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中医情志干预疗效、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清激素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并对将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诊疗近50年,经验丰富。现将其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症状多样,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针灸及心理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中医分型无统一标准的情况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研究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肾虚肝郁、心肾不交及脾肾两虚、中医药的类激素样作用使之成为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及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病死率居第一位[1].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卵巢癌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补放化疗,而中医对卵巢癌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多项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卵巢癌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认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的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期刊数据库近十年来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结果从文献资料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法,并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近年来受到更多关注,在病因病机治疗上都有进展,中医治疗对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很有益处,心理治疗渐受重视。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研究及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基础研究及中医临床研究两大方面 ,总结了中医对本病研究的新近进展。提出了中医药辨证治疗存在的问题 ,今后的研究思路应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角度 ,分析本病的微观指标变化 ,弄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内在联系 ,建立中医辨证诊断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徐晓娟教授师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四川省名中医杨家林、唐永淑主任医师及谭万信教授,继承第一代川派中医卓雨农、王渭川等妇科名家学术思想,精于中医辨证调理治疗妇科疾病,尤以运用补肾为基础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伴发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伴发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伴发不孕症、卵巢早衰伴发不孕症有深入研究,并取得突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及激素疗法,效果虽明显,但具有较大毒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目前,大多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血脂、细胞凋亡、VEGF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从整体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两种术式(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术后对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8年6月间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30例,分别采用肌瘤剔除126例,子宫切除104例两种基本术式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患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降低的发生率。结果肌瘤剔除与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及肌瘤数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肌瘤剔除术术后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只有3.17%,性生活质量满意率为87.30%;子宫切除包括附件切除术术后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占67.40%,术后性生活质量满意率降低为36.95%,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基本术式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术前术后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性生活质量满意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式术后对妇女生活质量影响明显优于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方法:共收集近10年相关文献,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结论: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内分泌和免疫等功能的异常及其外在症状表现。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内,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据收集近年来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发现,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知、辨证分型治疗、专方、基本方加减及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具有较大临床效益,其中,调肝法在更年期引起的月经不规则、潮热、不寐等病证的治疗中发挥较大优势,疗效颇显,调肝养血始终贯穿女子绝经前后诸症的诊治全过程。笔者在跟师临诊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病因病机、具体经典病例及临证用药不同角度阐明调肝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从而促进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临床医学对踝关节骨折术后伴随症状的不断研究,加之对中医药的不断挖掘与临床应用验证,发现中医药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治疗上效果颇佳。为探究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本文将从踝关节骨折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原则及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法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踝关节骨折术后中医药康复治疗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困扰着妇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引起了众多学者及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国内外妇科疾病研究热点.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激素替代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治疗、综合治疗等.该文就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陈武进教授治疗乳腺癌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陈武进教授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少阳枢机不利,提出以滋补肝肾、和解少阳为基本治则,常配合中医外治绿色疗法,以延长内分泌治疗周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总结中医对该病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证候群,是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时的常见病.中医中药治疗绝经期综合征对于改善妇女的症状、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小.为了掌握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动态,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特将近年国内中医药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章进行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