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区全科团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的知晓度。方法2008年2月26日统一时间开始,对上海市某区全部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除去不能离开工作岗位者,接受调查医生593名。结果542名(91.4%)医生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英文缩写;315名(53.1%)自认为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的主要内容;全部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没有配备肺功能仪;500名(84.3%)知道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15名(19.4%)医生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163名(27.5%)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有效后,应该长期治疗;328名(55.3%)认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稳定期仍需要治疗;312名(52.6%)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465名(78.4%)认为吸入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案。235名(39.6%)知道规范家庭氧疗是每日吸氧时间大于15h。调查发现仅365名(61.6%)医生参加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且培训次数每年仅1~2次。乡村医生所掌握的知识明显少于社区医生。结论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方面严重缺乏,须加强相关防治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焕 《当代医学》2010,16(33):5-6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异常4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出现低钠血症者21例(44.7%),治愈及好转率66.7%;出现低钾患者14例(29.8%),治愈及好转率78.6%;出现低氯血症患者22例(40.4%)和低钙者2例(4.6%)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及好转率均为10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最为常见。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发现电解质的异常,及时纠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功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水菊 《中外医疗》2016,(20):81-8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辅以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55例,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并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SaO2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53.69±13.41)mmHg、PaO2(62.46±7.57) mmHg、SaO2(97.24±2.45)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辅以无创呼吸机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康复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肺康复综合治疗。结果:实验组的BODE指数(3.02±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ODE指数(6.22±2.50)(t=0.039,P=0.047〈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为(12.86±2.16)与对照组的体重指数(14.72±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级(1.52±1.17)与对照组的(2.28±2.4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康复综合治疗可能通过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呼吸效率等,增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因此,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多项指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六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50例,通过分析治疗前、后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肺通气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来探讨六分钟步行试验临床价值。结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存在良好相关性。结论六分钟步行试验可以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心肺功能监测方法 ,该方法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皓  和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122-123,12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3~5月收治的3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测评。结果315例患者中246例有睡眠问题,占78.10%。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问题普遍存在,且其出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岳晓伟 《当代医学》2014,(12):151-152
目的:探究采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本组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期间相关资料作回顾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单号入院,给予单一西药治疗)共68例,观察组患者(双号入院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共8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6.5%,(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娟 《重庆医学》2002,31(5):421-43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24h动态心电图上以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为明显,尤以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明显高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0.01),而收缩压,舒张压,甘油酯,胆固醇也均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P<0.05,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牟春华 《中原医刊》2011,(23):76-7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理作用及治疗意义。方法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5例和药物组(常规治疗+噻托溴铵)45例。检测治疗前后FEV1/FVC、FVC、PaO2、PaCO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1秒种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FEV1/FVC、FVC、PaO2、PaCO2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EV1、FEV1/FVC与P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1例,尿潴留1例;治疗组出现口干2例,尿潴留1例。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能有效改善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覃雪 《当代医学》2016,(20):147-148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1)比较本组7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pH值等3项血气指标,治疗后患者的3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C、FEV1/FEC等3项肺功能指标,治疗后患者的3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将天津市宝坻区新开口乡5个自然村40岁以上1508名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肺功能测定、体格检查。对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进行胸部X线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9.4%,其中肺源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6.9%。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3.5%与6.2%),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12.2%与7.2%),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21.4%与8.5%),幼年前有咳嗽史者高于无咳嗽史者(75.0%与9.2%),P值均〈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室外空气污染、下厨、使用柴草烹饪时间、吸烟、幼儿时咳嗽史、男性、年龄增长、家族史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患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家族史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易患因素。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生存质量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年龄、家族史、吸烟及室外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正常人各70例的心电图。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0.01〈p〈0.05)。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时,已有较高的机率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常见病,病程长,多见于老年患者,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动时出现,后期逐渐加重,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1]。本文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缩唇式呼气的训练,观察其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下肢及呼吸肌锻炼,测定治疗前后PaO2、PaCO2、FEV1、FEV1/FVC、6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PaCO2、FEV1、6min步行距离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韩幸  陈波  张洪松 《西部医学》2010,22(9):1675-167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5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德国CARAT呼吸机经口鼻正压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及通气治疗后2、4 h的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提高PaO2和SaO2,降低PaCO2,纠正PH,疗效满意,简单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定甲状腺激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1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FT4、TS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治疗好转后血清TT3、FT3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性、进展和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6年,活动后气促9年,双下肢水肿2年,再发3 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既往有明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双肺肺大疱、右侧自发性气胸"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30次/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PS)分别评定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心理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自发性气胸87例诊断延误分析刘乃杰(淮安市人民医院,淮安223200)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发性气胸(气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症状、体征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极易混淆。COPD患者发生气胸后,临床表现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