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考查学习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解码功能及与学习障碍的关系。方法:对97名学习障碍儿童(语文障碍31人、数学障碍21人、混合型障碍45人)和63名正常学习儿童的语音解码功能作个别测查,测试内容包括数数、汉词朗读、图画命名和故事朗读。结果:语文障碍和混合型障碍组除图画命名外,其他三项任务的解码速度比对照组慢,错误数比对照组多;语文障碍组汉词和故事朗读速度也比数学障碍组慢,错误数多;数学障碍组的解码速度和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解码速度和准确性仅与语文成绩相关。结论:语音解码缺陷可能是语文学习障碍或混合型学习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查学习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功能及各亚型记忆缺陷的特点。方法:对97名学习障碍儿童(语文障碍31人、数学障碍21人、混合型障碍45人)和63名正常学习儿童作个别记忆测查,测试内容包括自由回忆(频度联想回忆、语义归类回忆和图画回忆)、再认(汉词听觉辨认和图画视觉再认)和联想学习(词对学习和符号-图画学习)。结果:混合型障碍儿童各项记忆分数(除符号-图画学习外)均低于对照组,语文障碍组的多数记忆成绩(除词听觉辨认和符号-图画学习外)也低于对照组,数学障碍组仅语义归类回忆和图画视觉再认的分数低于对照组;三型学习障碍的比较,仅发现混合障碍组频度联想回忆正确数低于数学障碍组;反映记忆策略和反应标准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不明显,仅语文障碍组的词对学习的报告准确率低于对照组;各项记忆分数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在0.20~0.42之间。结论:各型学习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他们的记忆策略和反应标准与正常学习儿童相似。  相似文献   

3.
学习障碍儿童记的比较研究:Ⅰ.学习障碍儿童的短记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考查学习儿童的短时记忆和工艺记忆及各型学习障碍儿童短时记忆特征,比较短记和工艺记忆 对学习的相对贡献。方法:根据儿童的学科成绩,智力水平,教师对学习能力的评定,结合临床观察,从三所小学1564名学生中筛查出学习障碍儿童97人,正常学习儿童63人,并根据主要困难所在把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三组:语文 障碍,数学障碍和混合型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学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状况。方法:采用智力测睑、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学业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标准甑选数学障碍儿童,在长沙市三所小学随机选取4~6年级共12个班,从中抽取24名数学障碍儿童和24名学习正常儿童。采用工作记忆成套测验对2组被试进行评估。结果:数学障碍组除空间排序、空间后退以及数字划销3个分测验外,在工作记忆成套测验其它各分测验及各维度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学习正常组(P〈0.001~0.05)。结论:数学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存在普遍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的言语及视空间工作记忆特点。方法:对163对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采用数字排序和计数广度测验反映言语工作记忆,采用视觉空间、视觉图形和视觉面孔工作记忆反映视空间工作记忆。结果:①MD、RD及RD/MD儿童的各项言语工作记忆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MD儿童的计数广度高于RD和RD/MD组。②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视觉图形工作记忆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在视觉面孔测试中,RD组和RD/MD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学习障碍儿童普遍存在言语及视空间工作记忆缺陷,但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具体缺陷领域和缺陷程度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加工速度与数学障碍儿童推理和心算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学业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标准甑选数学障碍儿童,在长沙市三所小学随机选取4-6年级共12个班,从中抽取24名数学障碍儿壹和24名学习正常儿童。对两组儿童进行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加工速度以及数字推理、图案推理和心算测验。结果:数学障碍组的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及加工速度测验成绩均屁著低于学习正常组(P〈0.001—0.05),数学障碍组数字推理、图案推理和心算成绩也湿著低于正常组;数字推理、图案推理及心算成绩与听觉工作记忆、视觉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加工速度均有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推理能力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有听觉工作记忆和视觉工作记忆;进入心算的回归方程的是听觉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结论:数学障碍儿童存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加工速度缺陷;数学障碍儿童的推理能力低于正常学习儿童,主要可由工作记忆能力不足来解释,而心算能力低下则可由听觉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共同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状况。方法:采用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学业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标准甑选学习障碍儿童,在长沙市三所小学随机选取4~6年级共12个班,从中抽取24名学习障碍儿童和24名学习正常儿童。采用工作记忆成套测验对2组被试进行评估。结果:学习障碍组工作记忆成套测验的各分测验得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学习正常组(P〈0.004~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各成分存在普遍缺陷。  相似文献   

8.
学习障碍儿童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考查学习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解码功能及学习障碍的关系。方法:对97名学习障碍儿童和63名正常学习儿童的语音解在解码功能个别测查,测试内容包括数、汉语朗读、图画命名和故事朗读。结果语文障碍和混合型障碍组除图画命名外,其他三项任务的解码速度比对照组慢,错误数比对照组多;语文障碍组汉语和故事朗读速度也比数学障碍组慢,错误数多;数学障碍组的解码速度和准确性一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解码速度和准确性仅与语文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学习障碍及亚型的记忆功能及记忆缺陷与学习障碍的关系。方法:先对97名学习障碍儿童和63名正常学习儿童的记忆测试结果作因素分析,获10个独立的记忆因子,然后比较学习障碍及亚型在因子水平的差异及分析各记忆因子与学习障碍的关系。结果:学习障碍儿童与对照组相比有七个记忆因子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亚型比较仅数学障碍组的言语解码和理解记忆因子分高于混合型障碍和语文障碍组。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各记忆因子对语文或数学学习所起的作用有大小差异。用记忆测验成绩来鉴别学习障碍与正常学习儿童或鉴别不同亚型是可能的,归类正确为4948%~7635%。结论:记忆缺陷与学习障碍有内在联系,各型学习障碍记忆缺陷既有共同性,也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记忆和学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Ⅳ亚型记忆学习功能及与持续性注意的关系。方法:对113名8-12岁注意缺陷我动障碍男童与83名正常儿童对照研究,并与持续性注意测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DHD各亚型图案记忆成绩均较对照组差;混合型儿童的图片记忆,言语记忆和故事记忆成绩较对照组差。持续性注意测验的击中度,虚报数,d‘值与记忆和学习相关。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记忆与学习功能损害,与注意障碍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学习障碍亚型儿童的认知功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学习障碍亚型儿童的认知缺损特点。方法:采用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学业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标准甄选学习障碍儿童,在长沙市三所小学随机选取4~6年级共12个班,从中抽取混合型学习障碍儿童23名,数学障碍儿童24名,阅读障碍儿童25名,学习正常儿童24名。采用工作记忆成套测验、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之分类分测验、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之图形分类、图案接龙、填数型分测验对各组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学习障碍各组工作记忆容量、执行功能、加工速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非文字智力测验之填数型、图案接龙以及韦氏智力测验之分类测验成绩亦显著低于正常组。三个学习障碍组之间比较发现,阅读障碍组在空间后退分测验上得分高于混合障碍组,填数型测验成绩高于数学障碍组和混合障碍组;混合障碍组不一致条件下的Stroop数字计数分数低于阅读障碍组,递加和递减时间长于数学障碍和阅读障碍组,加工速度低于数学障碍和阅读障碍组。结论: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某些共同而普遍的认知缺损,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损害可能是领域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12.
学习障碍儿童的本顿视觉保持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研究采用国内修订版本顿视觉保持测验(VRT)对学习障碍(LD)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LD组总体VRT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体表现在变形、位置错误、遗漏、持续、旋转等错误类型偏多,失误分增加。提示LD儿童存在短时记忆障碍,视结构能力障碍,视动协调困难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右脑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LD)儿童的右脑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正常儿童和言语型学习障碍(VLD)、NLD儿童各20名,进行速示下记忆实验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VRT)测试。结果:在速示实验中,NLD儿童对规则图形和实物图形的再认成绩明显不如正常组:在VRT测试中,NLD儿童的正确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遗漏和变形错误分明显多于正常组。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NLD儿童右脑功能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工作记忆功能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对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未经治疗的100名门诊患儿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名正常儿童分别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中国修订本(C-WISC)及其中的顺背数字(反映言语存贮、加工)、倒背数字(反映言语存贮、加工、中央执行)、Corsi木块和空间n-Back任务(反映视空间存贮和中央执行)进行言语及空间工作记忆测试。结果:ADHD组儿童在顺背数字最高位数及总得分、倒背数字最高位数及总得分、Corsi木块最多木块数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空间2-Back任务反应时短于对照组儿童(均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工作记忆功能缺陷,此缺陷涉及言语环路、视空间存贮系统及中央执行。  相似文献   

15.
学习障碍初中生智力与学习成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初中生智力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将学习障碍初中生分为语文障碍组、数学障碍组和复合障碍组,应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WISC-CR)测查其智力,并与对照组比较;将测验结果与学习成绩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各学习障碍组的智力水平基本在正常范围,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数学障碍组九项分测验均低于对照组;语文障碍组以言语分测验分数低于对照组为主;复合障碍组的智力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言语智商、算术、理解、词汇测验分数对语文成绩影响较大;言语智商、操作智商、算术、常识、积木测验分数对数学成绩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初中生的智力结构不同;学习障碍初中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受不同智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确定学习障碍儿童的标准,先确定学习障碍儿童,然后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把学习障碍儿童进一步分为非言语型学习障碍组(23人)、言语型学习障碍组(28人),然后按1:1比例选取对照组(51人).设置儿童与同伴、成人相互作用的三类情景,每类情景又分为模糊和清晰两种情况,对三组儿童进行结构性访谈.结果: ①清晰权威情景下.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编码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2.35±1.15)vs.(3.25±1.27),P<0.01];对人物意图的判断,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选择"恶意"的比率(65%)高于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29%)(P<0.05);在工具效能感上,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选择有效的比率(74%)高于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36%)(P<0.05).②非言语型学习障儿童在每个情景故事下的总反应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模糊同伴加入情景:(1.17±0.49)vs.(1.09±0.86).P<0.01;清晰同伴加入情景:(1.09±0.28)vs.(1.69±0.96),P<0.01;模糊同伴激惹情景:(1.09±0.41)V8.(1.49±0.78),P<0.05;清晰同伴激惹情景:(1.17±0.49)vs.(1.65±0.95),P<0.05:模糊权威情景:(0.96±0.36)vs.(1.37±0.72),P<0.01;清晰权威情景:(1.00±0.30)vs.(1.37±0.59),P<0.01].结论: ①清晰权威情景下,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编码精确性不如对照组儿童;对他人意图的判断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比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倾向于敌意归因;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比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工具效能感高.②在每个情景下,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比对照组儿童生成策略少,反应不灵活.  相似文献   

17.
学习障碍儿童视学——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的视觉--运动缺陷。方法:选取言语型学习障碍(VLD)、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LD)儿童和正常儿童各20名,进行镜画仪实验和本德尔视觉--运动格式塔测验(BGT)测试。结果:在镜画仪实验中,NLD儿童错误次数更多,在时限内完成任务的人数明显不如其他两组;在BGT测试中,BLD儿童在总分,旋转、继画和缺画,分离,角外线条突出和未完成角度方面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VLD儿童在总分,继画和缺画两项指标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NLD儿童在罗为明显的视觉--运动缺陷,而VLD儿童在BGT测试中表现的不足可能与其内部语言调控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方法:用学习困难量表筛选出初中二年级语文困难26人、数学困难29人、双困难29人和28名对照组初二学生,通过计算机个别测试,所有初二学生均完成言语和空间6项工作记忆任务。结果:四组学生的6项工作记忆任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对照组得分均高于三类学习困难初二学生。在阅读广度上对照组初二学生得分高于三类学习困难初二学生(3.9±0.6/1.7±0.6、2.9±0.9、1.8±0.6,F=61.37,P=0.000),语文困难和双困难组初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数学困难组(P=0.000);在计算广度上对照组得分均高于三类学习困难组(4.5±1.1/3.8±0.8、1.8±0.8、1.8±0.6,F=79.38,P=0.000),语文困难组得分高于数学困难组及双困难组(P=0.000);双困难组的6项工作记忆容量任务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均存在缺陷,不同学习能力组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影响大于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儿童在无干扰、早期干扰和晚期干扰条件下工作记忆及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根据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对学习困难的界定,选取8~12.5岁智力正常且语文或数学成绩居年级后25%的18名学习困难儿童作为实验组,选取语文或数学成绩高于年级后25%的1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无干扰、早期干扰(干扰刺激出现于200 ms)、晚期干扰(干扰刺激出现于900 ms)条件下,相继执行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任务,对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统计。结果:工作记忆任务中,学习困难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974.8±175.3)ms vs.(731.0±193.5)ms;P<0.05],且晚期干扰条件下反应时长于早期干扰和无干扰条件[(949.6±212.8)ms vs.(747.1±184.9)ms,(898.3±186.9)ms,P<0.05]。情景记忆任务中,学习困难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29.8%vs.38.8%,P<0.05),且无干扰条件下正确率高于晚期干扰和早期干扰条件(32.5%vs.29.7 vs.27.2%,P<0.05),两组儿童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2.1±241.4)ms vs.(1491.7±337.7)ms,P>0.05]。结论:学习困难组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工作记忆反应时可能受晚期干扰影响,而情景记忆正确率可能受早期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因素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影响。方法:按配对研究设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153名学习障碍儿童及153名对照组儿童家庭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心理环境中,提示在矫治学习障碍时,要注意家庭心理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