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 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 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全国肝炎会议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制订诊断标准以来,近几年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在国内已普遍开展,本文就40例慢性肝炎的活体组织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232例病毒必肝炎患肝活检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符合率为44.3%,慢性肝炎轻度符合率为48.3%,结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有相当差距,为明确早期诊断及早期针对性治疗,应及早行肝活检检查。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1981~1990年间临床诊断急性肝炎的104例恢复期患者,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将病理与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病毒性肝炎的正确诊断分型,提供参考。1病例与方法病例选自本院1981~1990年住院病人,入院临床诊断急性肝炎104例。临床及病理诊断参照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分型标准。104例中男83例,女21例。年龄17~20岁17例,21~30岁48例,31~40岁22例,41~50岁11例,50岁以上6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64岁。方法:采用Menghin一秒钟快速肝穿法。由同济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行组织学检查及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关于慢性肝炎的诊断及分型问题,过去多依据临床,借助病理,目前更参照病原检测结果,作出分型诊断。但在国内一般条件下临床病理综合分型,仍可提高慢性肝炎的确诊率,而且对慢性肝炎的防治和预后都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中医之发病机理复杂,症状繁多,且证型与证型间互为间挟或出现转换,故临床各家辨证分型不一。有的学者从现代生理、生化及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前集中在免疫学和血液流变学与辨证分型关系的实验研究方面,对慢性肝炎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对慢性肝炎辨证分型的有关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 慢性肝炎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慢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已知机体对肝炎病毒的免疫过程的失调,是导致慢性化的关键。故慢性肝炎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T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经CT诊断为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的68例患者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与CT检查,并比较2种检查结果与病变形态分析。结果 CT检查与病理诊断早期肝炎后肝硬化诊断符合率为20%,轻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85%,中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86%,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100%。CT检查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见肝脏缩小,与病理诊断肝脏纤维化指征一致。结论 CT诊断对慢性肝炎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见早期肝硬化患者肝脏形态缩小,为提高诊断准确率需结合病理诊断进行。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转肽酶与慢性肝炎炎症纤维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叶军 《世界感染杂志》2001,1(3):249-250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时谷氨酰转肽酶(GGT)变化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114例慢性肝炎患者检测GGT,比较正常人与慢性肝炎患者GGT的水平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GGT在慢性肝炎患者明显升高,并随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而逐步升高。结论:GGT可作为反映肝细胞损害、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患者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对肝穿组织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7%;其中以慢性肝炎重度符合率最高,达80.0%;而以慢性肝炎中度的符合率最低,达50%.结论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归脾汤对慢性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 ,属免疫性疾病 ,常在感染肝炎病毒初期及恢复期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造成疾病的易感和迁延不愈。我们应用经方“归脾汤”治疗慢性肝炎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系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临床及病理诊断均符合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和 1991年天津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辩证分型标准》(试行 )。其中 99例经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142例HBeAg为阳性 ,4 1例…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分型常因症状表现迥异而存在困难。肝穿组织学检查为解决诊断分型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根据我院近10年来,经肝穿刺组织学诊断的389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对比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肝炎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肝穿刺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提高临床对不明原因性肝炎的诊断率。方法:对原因不明性肝炎患者44例在常规检测生化、病原学指标的基础上再作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HBsAg、HBcAg、HCVNS3、HCVNS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44例原因不明性肝炎确诊30例(68.18%),其中急性肝炎2例,慢性肝炎30例;病毒性肝炎共19例(43.18%),其中乙型肝炎17例(38.63%);脂肪肝5例。结论:肝活检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原因不明性肝炎诊断价值极大,是提高临床及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建议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下称慢性肝炎)住院患者,观察了临床某些非特异性免性免疫指标与辩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56例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诊断与病诊断不符合率为30.1%,其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较低,结论: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与肝脏的代偿功能和再生能力,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使用降酶药物有关,影响病理诊断的原因与肝穿刺取材,死亡后穿刺,处于不同病期,慢性肝病各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难以明确分界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国内外根据肝脏组织学特征,将慢性肝炎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及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但临床诊断及其分型尚未统一。兹将我科1971年1月至1983年3月,按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临床诊断为CPH51例,CAH393例,共444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临床分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邹邑  邹淑碧 《重庆医学》1995,24(5):260-261
本文对165例肝活检证实的慢性肝炎进行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76例,病理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62例,其余14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符合率81.6%。临床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69例、病理诊断慢性迁延性肝炎41例,其余28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率59.4%。慢性活动性肝炎组ALT、AST、球蛋白显著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观察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对临床诊断的各类型病毒性肝炎238例进行肝活检,观察其病理分型,现将结果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为 3 0 .1% ,其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较低。结论 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与肝脏的代偿功能和再生能力、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使用降酶药物有关。影响病理诊断的原因与肝穿刺取材 ,死亡后穿刺 ,处于不同病期 ,慢性肝病各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难以明确分界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胡梅  阎荣 《医学争鸣》1989,10(1):50-53
肝穿活检确诊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130例,其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61.5%,其中急性肝炎为84.8%,慢迁肝为67.6%,慢活肝为35.5%,重症肝炎为45.4%,肝硬化为62.5%。将病理诊断作为依据,结合症状、体征、肝功、免疫学检查改变,归纳出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可作为临床分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分析林国贤王桂芝(福建省莆田县医院,351100)老年病毒性肝炎多为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急性肝炎相对少见。我科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老年急性肝炎56例,占同期成年急性肝炎的9.8%。为探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现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