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C)-病因(E)-解剖(A)-病理生理(P)即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8例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先行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高位结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微创治疗手术,其中泡沫硬化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85例,激光腔内闭合术、泡沫硬化和点状剥脱13例。结果所有98例静脉曲张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切口感染及严重皮肤灼伤;所有患者溃疡愈合。结论在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要灵活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泡沫硬化术、激光腔内闭合和曲张静脉点状剥脱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我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溃疡的40例患者住院先行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治疗,3~7 d后观察溃疡面逐渐转为新鲜后,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溃疡周围交通支切断术,术后观察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的静脉曲张均手术去除,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于术后2周一6周均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无溃疡复发。结论高锰酸钾溶液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形成的疗效。方法使用激光烧灼闭合溃疡周围和基底部异常静脉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40例患者46条肢体,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除一例移植皮瓣坏死再次手术,其余39例溃疡全部愈合,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下肢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手术时间(65±11.6) min,住院时间(21±4.6) d。随访6~36个月,未发现患肢静脉曲张及溃疡复发。结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具有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作为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8月间3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导管引导下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30条患肢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6.2mL泡沫硬化剂。27条(90%)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刻可见反流消失,27条患肢(90%)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3个月时,27例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4例患者(15%)仅有小腿局限的轻度曲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浅静脉炎5例,2周内自行缓解。结论:国产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化疗法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某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硬化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住院情况、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硬化疗法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作为辅助用药在环形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1 470 nm环形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和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 纳入87例患者(121条肢体),其中男性52例(60%),年龄30~84岁,平均(58±12)岁。术前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C2为29例(33%),C3为15例(17%),C4为27例(31%),C5为6例(7%),C6为10例(11%)。手术成功率97.5%(118/121)。术后皮下淤斑发生率为11.9%(14/118),术后1个月复查均消失;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为3.4%(4/118),给予消肿、活血、硫酸镁外敷等治疗后治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发生率为3.4%(3/118),其中2例无明显症状,1例表现为下肢肿胀,3例均给予3个月抗凝治疗,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时间14~31个月,平均(22±4)个月。2条(1.7%)分别在术后1、6个月复查发现主干部分复通,再次给予手术处...  相似文献   

7.
彭军路 《河北医药》2010,32(18):2521-2522
目的探讨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联合激光闭合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应用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27例(33条患肢),所有患肢均行腔镜行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联合激光闭合术。结果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消失,切口一期愈合,酸胀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全部病例随访2~18个月,无静脉曲张复发,原有下肢慢性溃疡均愈合。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联合激光闭合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溃疡愈合快,且能改善下肢外观。对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崔秀丽 《海峡药学》2013,25(1):73-76
目的探讨传统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健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行不同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经临床治疗后,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全部消失,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为94.2%,愈合率95.7%,48周后随访Hp再感染率和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3.8%、12.1%;对照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消失,Hp根除率为72.5%,愈合率73.9%,48周后随访Hp再感染率和溃疡复发率分别为54.0%、45.1%。结论采用中成药健胃愈疡散联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Hp根除率加快溃疡面愈合,降低Hp再感染率和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联合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5例(17条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采用腔镜下交通静脉离断,大隐静脉内翻剥脱,曲张静脉团透光旋切术,创面用康惠尔清创胶换药。结果全组手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消失,浅静脉曲张消失,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无皮肤溃疡及浅静脉曲张复发,12例静脉性溃疡短期愈合,最短术后7d愈合,最长8周愈合。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安全有效,损伤小,溃疡愈合时间短,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联合美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小腿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60例大隐静脉曲张伴小腿慢性溃疡患者,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后给予美宝外涂,观察疗效。结果 54例患者治愈,下肢肿痛、酸胀的感觉消失,慢性溃疡全部愈合,愈合的皮肤表面光滑,瘢痕也逐渐变浅不明显,下肢的肿胀现象也渐渐恢复正常。4例患者的溃疡面愈合了2/3,同时分泌物明显变少。2例原来症状没有变化,治疗基本无效。结论 美宝可加速大隐静脉曲张伴小腿慢性溃疡术后的创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胡钢  刘咸罗 《安徽医药》2009,13(12):1532-1534
目的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vein surgery(SEPS)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76例的疗效观察。方法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76例,共82条患肢。按不同病因分为3组,采用SEPS+相应手术方法治疗:A组: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9条患肢,行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B组:轻度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4条患肢,行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C组:高位结扎+抽剥术溃疡复发者19条患肢,行SEPS+EVLT。结果术后患肢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76例患肢溃疡在术后14-60天内全部愈合。结论SEPS联合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及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大隐静脉主干支经皮结扎并小腿部团块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相结合,术后口服中成药对症治疗。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治疗后,56例患者一次完全治愈,其中15例患者伴有小腿溃疡,经一次治疗后溃疡在3090 d内愈合,总有效率93.3%,4例(6.7%)部分治愈患者均为合并溃疡较重,皮肤缺损较严重。治疗后随访患者,290 d内愈合,总有效率93.3%,4例(6.7%)部分治愈患者均为合并溃疡较重,皮肤缺损较严重。治疗后随访患者,25年中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前313内经内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DU,溃疡长径超过3ram;“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确诊Hp(+)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传统三联疗法组:奥美拉唑20rag,1日2次,疗程4周,前10天加服克拉霉素0.5g,1日2次,阿莫西林1g,1日2次;序贯疗法组:奥美拉唑20mg,1132次,疗程4周,前5天加用阿莫西林1g,1132次,第6~10天加用克拉霉素0.5g,1日2次,甲硝唑0.4g,1日2次。结果传统三联疗法组溃疡愈合率80%,Hp根除率77%;序贯疗法组溃疡愈合率90%,Hp根除率97%。结论序贯疗法具有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高的优点。可作为DU并Hp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辅助臭氧足疗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传统法,即药物治疗+局部换药;B组传统法+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法;C组传统法+下肢血管介入治疗+臭氧足疗法,3组分别对糖尿病足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并比较各组的糖尿病足疗效。结果C组临床症状、溃疡愈合情况及截肢率明显好于A、B组(P〈0.05)。结论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辅助臭氧足疗,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及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用北京产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对1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58条肢体)采用手术联合腔内激光技术治疗。结果随访2~4个月,270条肢体曲张的静脉全部消失,25条肢体皮肤色素沉着消失或明显减淡。4例大面积溃疡患者溃疡完全愈合。隐神经损伤3例,皮肤烧灼伤15例,曲张静脉残留2例。结论手术联合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好、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彩超检测下应用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104条曲张病肢。结果 104条病肢均成功注射,平均每条肢体泡沫硬化剂用量68ml;仅13条病肢1月后行第2次治疗。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曲张靶静脉治疗区硬结形成、吸收并纤维条索形成。结论聚桂醇泡沫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4 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治疗组前5 d给予奥美拉唑20 mg/d,阿莫西林1.0 g,2次/d,后5 d给予奥美拉唑20 mg/d,克拉霉素0.5 g,替硝唑0.5 g,2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d,克拉霉素0.5 g,替硝唑0.5 g,2次/d。患者停服所有治疗药物1个月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实验和胃镜,评估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比较用药结束后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治率为93.7%,显著优于对照组HP根治率84.9%(P=0.02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84.9%(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HP根除率高,推荐应用于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下肢静脉曲张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优缺点。方法将135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传统手术组(A组)、腔内激光治疗组(B组)、激光结合泡沫硬化手术组(C组),对比分析3组韵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比较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C组优于A、B两组,C组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3组的3个月后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三者相近(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曲张三种不同手术方法中,3个月后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激光结合泡沫硬化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1周疗法组(A组)和2周疗法组(B组)。A、B2组用药均为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缓释片0.5g,均每天2次。A组疗程1周,B组疗程2周。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率,并作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了解Hp根除率。结果 A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9%、77.5%、5.0%;B组分别为92.1%、90.0%、5.0%。A、B2组之间比较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2周疗法治疗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可达到满意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发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愈合质量及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发消化性溃疡患者156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142例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两组溃疡愈合质量及溃疡分布情况,并于治疗结束后12个月随访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有98例溃疡愈合达S期,愈合率64.1%;65例达Sc期愈合,愈合率41.7%;对照组125例溃疡愈合达S期,愈合率88.0%;92例达Sc期愈合,愈合率64.8%,观察组S期、Sc期溃疡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存在微血管病变,胃黏膜血流量明显降低,导致容易发生PU,溃疡愈合质量差,复发率高,需定期复查,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