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南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Wistar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不同荆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预防及治疗,放免法测定血菜前列环素和血栓索如的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1α(6-K-PGF1α)和TXB2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血浆TXB,含量及TXB2/6-K-PGF1α比值较相对应的正常大鼠显著升高,而6-K-PGF1α的含量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应用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则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和炎症活动程度(P〈0.01,P〈0.05),显著降低血浆中TXB2含量和TAB2/6-K-PGF1α比值(P〈0.01,P〈0.05)。结论:血浆TXA2与PGI2平衡失调,可能参与大鼠NASH的发病;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水平,维持TXA2与PCI2的动态平衡。防止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用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干预,检测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和血清ALT、AST水平,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TNF-α和CR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和炎症细胞浸润,其肝组织匀浆中TC、TG的含量及血清ALT、AST、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RP浓度和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呈明显的正相关;应用理气化痰祛瘀方干预可改善NASH大鼠炎症活动程度,同时血清ALT、AST、TNF-α、CRP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TNF-α、CRP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CRP水平,控制NASH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on-ala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γ和CPT-I表达影响。探讨理气化痰祛瘀方抗NAS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组织中PPARα、γ和CPT-I表达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了严重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理气化痰祛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较模型大鼠显著降低,肝组织PPARα和CPT-I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而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方能明显增强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和CPT-I的基因表达,抑制肝组织PPARγ蛋白和基因表达,可能是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NASH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剌治疗组55例与西药对照组38例,针剌治疗组予以针刺百会、水沟,西药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及脑复康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PA、PAI-1含量;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t—PA、PAI-1含量显著增高;治疗后两组血浆t—PA、PAI-1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针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针剌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含量,调节机体纤溶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on-ala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γ和CPT-Ⅰ表达影响,探讨理气化痰祛瘀方抗NAS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组织中PPARα、γ和CPT-Ⅰ表达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了严重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理气化痰祛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较模型大鼠显著降低,肝组织PPARa和CPT-Ⅰ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而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方能明显增强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和CPT-Ⅰ的基因表达,抑制肝组织PPARγ蛋白和基因表达,可能是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NASH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琦  冯凭 《天津中医药》2004,21(4):328-331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对高脂胰岛素抵抗鼠血浆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使其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金芪降糖片干预后高脂胰岛素抵抗鼠胰岛素敏感性、血浆PAI-1、t-PA活性的变化。【结果】高脂饲养大鼠8周后。高脂饲养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减低,确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饲养14周后大鼠血浆PAI-1测定,模型组比正常组明显增高,金芪降糖片用药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血浆t-PA测定,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用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金芪降糖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使大鼠血浆PAI-1水平降低、t-PA水平升高,改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7.
肾乐胶囊对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大鼠 5/6肾切除 (5/6NX)所致肾衰模型的研究 ,探讨中药复方肾乐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纤维蛋白原平板溶环法 ,检测尿中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活性 ;用半定量法分析残肾组织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tPA ,uPA/PAI-1)的染色强度和面积 ;用Northernblot来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 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尿PA活性下降 ,肾组织tPA ,uPA表达下降 ;而肾组织中PAI-1和TGF-βmRNA表达增高。肾乐胶囊治疗后 ,尿PA的活性升高 ,肾组织中tPA ,uPA的表达增强 ;而肾组织中PAI-1和TGF-βmRNA的表达却下降。 结论 :肾乐胶囊可以通过调节 5/6NX模型大鼠尿PA的活性 ,肾组织tPA ,uPA/PAI-1,TGF-βmRNA的表达 ,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水沟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D-二聚体含量,用凝固法测定Fib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电针组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电针百会、水沟具有调节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PA及PAI-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其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血浆t—PA、PAI-1的活性,并与正常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t—PA的活性较明显低下,相反,PAI-1的活性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t—PA的活性各与其自身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强,而PAI-1活性各与其自身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t—PA及PAI-1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t—PA活性明显低下和PAI-1活性明显增高,阴阳透刺法可降低PAI-1活性和增高t—PA活性,调节纤溶功能,促进溶解血栓,确为临床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较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复方对高脂饮食谤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kB、Ik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模。追模结束后,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和易善复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等客量的蒸馏水灌胃,均连续8周。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NF-kBp65、IkB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应用大、中、小剂量中药治疗后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F-kBp65、IkBa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应用大、中、小剂量中药治疗后大鼠肝组织中NF-kBp65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O.05)。结论: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谤导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抑制大鼠肝组织NF-kBp65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痰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证对纤溶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从痰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NASH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化痰利湿、舒肝利胆、活血化瘀中药(组成:青黛10g明矾3g草决明15g生山楂15g醋柴胡10g郁金10g丹参12g泽兰12g六一散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口服;对照组28例,予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每次150mg,每日3次。两组共治疗12周,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肝功能(ALT、AST、ALP)、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Ins)、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ALT、AST、HOMA-IR、t—PA、PAI-1及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LP、HOMA-IR、t-PA、PAI-1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3)熊去氧胆酸片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以谷丙转氨酶、t—PA显著(P〈0.01),HOMA-IR、Ins、PAI-1及症状亦有所改善。结论 从痰论治NASH痰瘀证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纤溶状态,且优于熊去氧胆酸片。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证与纤溶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痰瘀证与纤溶状态的关系。方法 将符合NAFL诊断的患者辨证分为痰瘀证组18例与非痰瘀证组52例,并设健康人对照组28名,比较各组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NAFL患者t-PA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PLG、PAI-1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与非痰瘀证组比较,痰瘀证组患者t-PA活性明显降低,PLG、PAI-1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D-二聚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AFL痰瘀证患者纤溶活性明显降低,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或高黏状态,采用化痰散瘀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旨在初步揭示此方法对CRF的可能干预途径。 方法: 将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单纯西药组、2组为西药加中药组、3组为西药加中药加中药灌肠组、4组为西药加中药加中药灌肠加中药熏蒸组,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t-PA和PAI-1水平变化。 结果: 中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PAI-1水平、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浆t-PA水平(P<0.05)。中医综合疗法3组相互比较,4组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浆t-PA水平疗效较好(P<0.05),而降低血浆PAI-1水平3组疗法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可调节机体的纤溶系统,从而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选择90例患者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含量,对FIns水平和ISI与t—PA活性、PAI—1含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FBG、F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4证型IS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R在4证型均存在,其程度表现为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较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为重;90例CAD患者t—PA活性、PAI—1含量与IR有相关性(P<0.01)。结论 CAD常伴有IR,中医各证型IR程度不同;CAD患者IR与纤溶系统活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患者血液纤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5例,检测其纤溶原激活物(t-PA)、纤溶原抑制物(PAI-1)的活性改变,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并与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患者t-PA活性减低,PAI-1活性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健康人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患者存在纤溶活性的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中医“气不行血”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现代临床中药内服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95—2009年间发表于国内医学期刊中有关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的复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癌性疼痛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40首,涉及中药101味,共计210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理气药及化痰药等。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可知,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多遵循"不荣则痛,荣则不痛"的原则,遣方用药多以补益之品为主,同时结合兼证,辅以活血化瘀、行气解郁、温经通络、化痰散结等功效的药物,以达标本兼治之功,而重在治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归纳总结内伤血瘀症与PAI-1的相关性及中药对其干预有效性的实验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中文检索资料来源于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检索词为“内伤血瘀症,PAI-1”。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整理,挑选治疗手段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信息。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对不同类别疾病予以归类、总结、精炼,最后选定16篇。结果:PAI-1 水平升高同中医所讲内伤血瘀症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不同的活血化瘀中药针对合适的病患,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我们可以看出针对血瘀证与PAI表达的相关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些研究仍然是初步的、散在的,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尤其是中药调节PAI-1水平的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宪忠  高磊  刘成龙 《中医药研究》2012,(10):1193-1195
目的观察四虫通络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虫通络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O、t-PA上升,ET-1、FIB、PAI-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虫通络胶囊能有效干预气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9.
151例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证、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血瘀证及其兼夹证的演变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全部资料完整的151例CHF患者病历,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的入院时中医证候要素、辨证分型、心功能分级及首剂中药方药,分析CHF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证候要素、血瘀证兼证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中药用药规律.结果:CHF的中医证候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及血瘀、痰浊、水饮,其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血瘀(69.54%),血瘀常兼夹气虚、痰浊.CHF血瘀证亚型与心功能的关系:CHF心功能Ⅱ,Ⅲ,Ⅳ级的中医证型均以气虚血瘀证为主,心功能Ⅱ,Ⅲ级还常见痰瘀互阻证,心功能Ⅳ级还常见血瘀水停证和阳虚血瘀证.中药治疗以活血、益气、利水、化痰为主,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频率依次为:丹参、当归、川芎、益母草等.结论:血瘀证是CHF最常见证候,病程不同时期常兼夹气虚、阴虚、阳虚、痰浊、水饮,活血化瘀中药应用频率最高,常配合益气、温阳、利水、化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