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  李小琦  贺定翠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41-2843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网络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信息。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一般状况量表,对湖北长江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各230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湖北长江大学工程学院学生SCL-90因子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焦虑、精神病因子分无显著差异但分值比较低。男生和女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强迫、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女生;女生躯体化、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学生总均分,阳性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强迫因子分高于二年级(P〈0.05),焦虑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低于二年级学生。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怖,其他均分因子分无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总均分、强迫、焦虑、阳性项目、敌对、恐怖有差异,其他无差异,但是分值高于三年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SCL-90因子分比较独生子女除敌对、焦虑外,其余SCL-90各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江大学工程学院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但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364名医学高职生进行焦虑、忧郁、敌对性、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9项指标测量。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对不同性别、民族高职学生的9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1)医学高职生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4个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生除躯体化、忧郁2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7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维吾尔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人际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其专业和民族特点,应针对医学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项疗养对野外驻训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由野外驻训军官48人组成专项疗养组,采用针对性的专项疗养活动安排;另取计划疗养军官60人组成对照组,按常规疗养方法安排疗养活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疗养前后的对比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养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多项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疗养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疗养前,多项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专项疗养组疗养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多项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疗养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多项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专项疗养及计划疗养均能提高疗养军官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专项疗养效果更为显著(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4.
朱霞  李淑青  邓贤达  李洲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133-133,135
目的:调查并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湿疹患者(慢性湿疹组)为研究对象,同时取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正常组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附加因子等指标,慢性湿疹患者评分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慢性湿疹患者的精神病性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如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和偏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在研究慢性湿疹的发病、治疗和预后时应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变化和调节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基本特征,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调查表,随机抽取某医院17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心理阳性症状检出率为48.6%,除在恐怖因子上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项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2)除强迫症状、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因子分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3)除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外,中、初级职称人员各项因子分显著高于高级职称人员(P〈0.05),初级职称人员在强迫症状因子分上显著高于中级职称人员(P〈0.05)。结论影响该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职称。该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应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取体检的城镇居民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6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强迫、精神病性和恐惧3个因子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措施,给予关心与支持,以使其树立信心,减轻各种心理上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野外驻训官兵1 24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士兵组、士官组、军官组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尤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对野外驻训官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降低农村老年慢性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随机抽样并问卷调查苏北地区高血压、恶性肿瘤、慢阻肺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60人,依据所得到的老年物质生活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不同慢性病和健康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物质生活状况评分除慢阻肺组住房分量表分低于其他3组外(P〈0.05),其他分量表分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总分、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分量表分在慢性患者中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社会支持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新农合政策、经济状况、客观支持有关(P〈0.01);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住房、新农合政策、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有关(P〈0.01);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新农合政策、经济状况、躯体不适感和支持利用度有关(P〈0.05)。结论加强苏北地区老年人新农合政策的落实、改善生存环境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40例HSP患儿不同时期的血清VEGF水平。Array-360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HSP急性发作组血清VEGF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患儿缓解期血清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病儿缓解期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无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血清CRP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急性期有胃肠道症状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无胃肠道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急性期有胃肠道症状组血清CRP水平与无胃肠道症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急性期患儿血VEGF水平与CRP浓度之间成直线正相关(r=0.613,P〈0.01)。结论VEGF参与了HSP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VEGF测定对HSP尤其是紫癜性肾炎及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第二、八批赴苏丹瓦乌地区维和的官兵心理状况及原因,为部队合理选拔维和队员及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名维和官兵进行集中测试。结果 (1)第八批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初期SCL-90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军人常模,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第二批维和官兵人际关系、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也高于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第二批与第八批比较,躯体化和强迫因子分显著高于第八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第八批,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八批赴苏丹瓦乌地区初期,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与进行针对性教育、训练及有维和经历的人员参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继刚  杨维玲  杨蕾  张洁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33-134,137
目的调查分析驻藏部队官兵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驻西藏部队官兵208名,以在西藏高原居住时间为标准分为适应组和习服期组,分别采用PSQI和SCL-90量表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习服期组PSQI总分明显高于适应组(P〈0.01),而且影响睡眠的各个因子的得分除催眠药物之外都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适应组的得分(P〈0.05、P〈0.01)。驻藏部队官兵SCL-90总分和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并且适应组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值非常显著地高于习服期组(P〈0.01),而SCL-90总分和人际敏感等其他因子分值与习服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习服期组官兵由于尚未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其睡眠质量较适应组差;而适应组官兵由于驻藏时间较长,其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习服期组。应根据驻扎时间等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驻藏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症状量表(SCL-90)问卷调查、干预实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拉丁舞及其认知干预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实验干预后各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精神病性6个心理因子平均分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别(P〈0.05)。对照组与3个实验干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与拉丁舞干预组、认知干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综合干预要比单纯采用拉丁舞干预或心理认知干预效果要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部2010年度122名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心理健康状况,以了解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新任军官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其原因,为新任军官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2名新任军官在首次野外训练时进行团体心理测试,将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在不同来源的新任军官间、不同岗位的新任军官间进行比较;还与任职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010年度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时,总分及各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任职1个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国防生、高中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兵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均低于国防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因子分低于高中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步兵组的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其他因子得分高于步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任军官在野外训练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应根据此阶段心理应激反应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接受浮针治疗并服用安慰剂,B组服用度洛西汀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C组服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末简易Mc Gill疼痛量表(SF-MPQ)、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评定疼痛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三组SF-MPQ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SF-12评分显示,三组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PCS和MCS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相当,能较好地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及60例对照组血清雌二醇、睾酮的含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再按病情轻重及病程评分的差值分组比较。结果:男性脑出血组雌二醇和睾酮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男女脑出血组雌二醇/睾酮比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轻度病情组血清雌二醇含量较中、重度组升高(P〈0.05),男性3种病情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少量出血组血清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均较中量出血组升高(P〈0.05),男性3种出血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出血组雌二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出血组睾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轻度病情组血清睾酮含量均较中、重度组显著升高(P〈0.01),女性轻度病情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均较中、重度组低(P〈0.01和P〈0.05)。女性患者少量出血组血清睾酮含量均较中、大量出血组明显升高(P〈0.01),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不同出血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雌二醇含量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升高(P〈0.05~P〈0.01),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睾酮含量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下降(P〈0.05~P〈0.01),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升高(P〈0.05~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雌二醇/睾酮比值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湿疹(C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例CE患者(CE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C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中文版)评价CE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对C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CE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第10因子等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E组的精神病性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及阳性症状均分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组患者症状与情感、社会交际及治疗等6个方面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表明,影响DLQI总分的因素为病情、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SCL-90总分。结论 CE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生活质量较差,SCL-90量表评价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影响CE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管理。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8周采用简明精神疾病评价量表(BPRS)、社会能力缺陷调查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并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时BPRS量表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8周时,观察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6.88、6.97、8.27、7.39,均〈0.01)。②两组入院时、入院后2周SD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后8周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入院后8周观察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韩金丽  郭占聪 《农垦医学》2009,31(6):534-537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疆石河子市2所综合医院共510名不同年龄段病房护士进行测评,并将结果加以对照分析。结果:①护士心理问题阳性总体检出率为27.3%,不同年龄段病房护士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0%、28.7%、28.4%。②不同年龄段病房护士SCL-90评分结果中,3组间的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两两比较中,阳性症状均分30~39岁之间护士与40岁以上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因子30岁以下护士与30~39岁之间护士、30岁以下护士与40岁以上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年龄段病房护士社会支持中,3组间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两两比较中,总分、主观支持分30岁以下护士与30~39岁之间护士、30岁以下护士与40岁以上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总体阳性检出率较高。40岁以上护士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明显高于其他护士,30~39岁之间护士主观支持分明显高于其他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心肌肥厚模型,探讨丹参酮的抗心室重构与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高血压的心肌肥厚模型,4周后将手术大鼠分为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 mg/(kg.d)],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 mg/(kg.d)]及缬沙坦组[E组,10 mg/(kg.d)],每组各8只,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AT1受体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T1受体和CaN的蛋白表达,通过Fura-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与A组和E组比较,B、C、D组的血压值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的LVMI、MFD值均高于A组,且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AT1受体蛋白和mRNA水平在B组中表达最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C、D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的A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均未降至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a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丹参酮对其表达的干预呈剂量依赖性,D、E组间Ca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D、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Ca2+浓度均高于A、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可通过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起到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