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向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80-208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PRS总分值及各因子分(除激惹性与敌对猜疑外)、SDSS评分及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侠 《中国民康医学》2013,(20):82-82,125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配合给予个性化心理调适、情感支持、生活关怀及健康宣教等人性化护理。两组分别于入组时、2周末和4厨末三个时间点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两组人组时N-8PRS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实施相应护理后,观察组N—BP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护理管理2周和4周后,两组SDSS总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极大地改善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箱庭疗法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抽取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并给予干预组患者给予箱庭治疗。对观察组与干预组治疗前后进行SCL-90、MRSS以及SDSS各评定一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因子评分中6种指标,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箱庭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精神分裂症入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非临床护理路径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整体护理,研究组依照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5周及出院时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分,1个月后或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入院5周及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P<0.01);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PRS总分值及各因子分(除激惹性与敌对猜疑外)、SDSS评分及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多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量表(SDS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元化管理,可改善患者疾病程度及社会功能缺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尚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234-1234,1322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阅读疗法,对照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一般的心理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8周时、入组16周时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社会功能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间MRSS、NOSIE-30、SD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8周时观察组MRSS、NOSIE-30、SD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组16周时观察组MRSS、NOSIE.30、SD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阅读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肯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维度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应对方式[压力情景应对方式问卷表(CISS-21)]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L-9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任务应对、情感应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逃避应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模式可提高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ESCA评分,改善CISS-21评分,降低SDSS和SCL-90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经抗精神药物治疗后,均对两组实施疾病恢复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精神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干预,均持续干预10周。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4、6、8、10周的积极心理品质、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尊量表(SE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结果:两组护理前、护理2周后的HEIQ、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4、6、8、10周后HEIQ评分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护理时间延续,研究组的HEIQ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BP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F=39.84、55.47,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评分均显著下降、SES评分显著上升(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培养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品质,改善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提高自尊水平,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王凤梅 《中外医疗》2014,(36):149-1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均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职业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职业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对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RSS及SD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SD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加速其康复过程,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业余娱乐生活、工作与学习、婚姻与家庭及总分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SDSS得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惹、疾病表现、迟滞、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练习可以更好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症状自我监控程式训练在稳定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稳定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根据住院号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一般的康复训练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8周的症状自我监控程式训练,然后随访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对2组患者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PRS、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末及随访6个月末2组患者BPRS、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末训练组复发率为2.0%(1/50),对照组复发率为9.1%(5/5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末训练组复发率为6.0%(3/50),对照组复发率为14.5%(8/5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自我监控技能程式训练有益于稳定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0),接受社区日间照料护理12个月和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随访。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精神病护理观察量表(NO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在实施日间照料护理6和12个月后,干预组的NO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BP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SDSS总分和除婚姻职能、家庭内活动外的其他8个因子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康复效果和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56例,分为对照组72例及观察组84例。对照组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措施,观察3个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3个月再住院率、6min步行距离等;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日常生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①观察组住院时间[(9.81±2.89)d]、3个月再住院率[32.1%(27/84)]均低于对照组[(11.45±3.30)d、54.2%(39/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432.70±60.74)m]长于对照组[(399.17±68.4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入院时HRSD量表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HRSD量表评分[(14.38±5.58)分]低于对照组[(16.33±5.01)分],SF-36量表评分[(602.85±56.79)分]高于对照组[(540.36±66.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心理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其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7.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并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和rTMS治疗,对照组1给予利培酮和伪rTMS治疗,对照组2则给予维持原治疗剂量利培酮治疗,持续2周时间。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后进行大体评定量表(GAS)、听幻觉量表(AHRS)和副反应量表(TESS)的评定,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1幻听评分高于对照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幻听评分低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大体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对照组1有2例患者,对照组2有3例患者出现头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797,P〉0.05)。结论1Hz低频rTMS用于精神分裂症双背侧前额叶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症状,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申屠瑛  朱泳 《中国医药导报》2014,(18):122-124,12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桐庐县中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等生理指标情况;比较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术后24、48、72h睡眠时间明显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项目饮食、睡眠、精神、对疾病的认知、配合治疗、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HSS评分各级别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3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护理,共进行8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DSS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评分[(3.27±0.54)分比(6.71±1.32)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8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6.85±1.16)分比(3.27±0.54)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01,P< 0.01).②ITAQ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18.81±3.51)分比(12.73±4.20)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4.75±1.06)分比(18.81±3.51)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7,P< 0.01).③GQOLI-74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躯体功能[(65.22±6.42)分比(51.22±6.54)分]、心理功能[(68.12±8.41)分比(50.30±6.35)分]、社会功能[(63.93±6.52)分比(51.12±6.51)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t=7.83,P<0.01;t=6.55,P<0.01),但物质功能[(50.12±5.77)分比(48.04±6.47)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干预前上述四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务社工的介入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其他精神病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