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病人恢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麻醉恢复室病人423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病人入室及出室时进行麻醉恢复评分,试验组依据麻醉恢复评分给予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恢复评分、并发症的发生及留室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麻醉恢复评分与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及留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病人出室时麻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及留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评分入室得分与ASA评级及留室时间均呈负相关。[结论]麻醉恢复评分可以定量地反映病人的生理功能变化,以麻醉恢复评分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留室时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以数字形式获得围术期相关信息的系统,建立医疗信息的共享,实现数据协同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往麻醉恢复室收入患者采用纸质版手写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监测数据,需要时间较多,记录的同时往往忽视对患者的观察,患者符合出室标准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和预见性护理干预(PNI)在老年患者手术后麻醉恢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在PARS基础上实施PNI,作为干预组;另外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和PARS的另外6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出室和入室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以及出室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室时,干预组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分别为(1.8±0.4)、(1.6±0.7)、(1.8±0.6)和(1.7±0.4)分,对照组分别为(1.4±0.3)、(1.2±0.5)、(1.3±0.4)和(1.1±0.4)分,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4/60),对照组为23.3%(1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S联合PNI干预有利于老年患者麻醉后生理功能的恢复,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麻醉恢复室病人恢复程度主要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分析,指出现存的评估工具经过不断演变其标准各具特点,各有利弊,且多数工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评估较少见,护理人员应用时仍需结合国情特点对其信效度及实用性进行验证。建议根据现有评估工具特点并结合我国麻醉恢复室病人情况,积极开发符合我国麻醉病人恢复程度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5.
麻醉恢复室(PACU)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恢复的场所,PACU患者易发生躁动、呼吸道阻塞、呕吐、误吸及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1].2009年1~12月,我们共接收PACU患者7 200例,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曼丽 《护理研究》2008,22(12):1100-1101
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和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我院成立了麻醉恢复室,经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有力地保障了麻醉术后病人的安全恢复,加快了手术病人的周转,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曼丽 《护理研究》2008,22(4):1100-1101
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和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我院成立了麻醉恢复室,经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有力地保障了麻醉术后病人的安全恢复,加快了手术病人的周转,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本院205例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管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气管导管的护理、输液管道的护理、各排出管道的护理.认为复苏期管道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记录、妥善固定、严密监护,有利于防止护理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邓金娣 《当代护士》2004,(11):87-88
麻醉恢复室是手术结束后继续观测病情,预防麻醉后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场所.随着危重疑难患者施行复杂麻醉和手术的增加,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恢复,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麻醉后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特别是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又释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1],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  相似文献   

10.
李明丽  焦倩  锁娜娜 《全科护理》2013,(29):2745-2746
对310例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室患儿进行护理,通过术前有效的访视、麻醉恢复室良好的物品、设备及人员配备、患儿在恢复室内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并平安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麻醉后恢复室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内对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缩减麻醉苏醒所需时间,提高苏醒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冯丹丹  李淼  赵欣  姚瑶  王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413-1414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内麻醉诱导时护理配合的优化流程及效果.[方法]参照美国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同时结合恢复室的运作特点,自行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的麻醉诱导流程管理模式.[结果]通过对6 000例患者麻醉诱导时的护理配合,并进行优化,手术接台时间显著缩短,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结论]麻醉恢复室内术前诱导流程优化对提高...  相似文献   

13.
PACU病人最突出的特点是经历了一种麻醉过程,并继续受到麻醉程序和麻醉药物的影响,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短时间内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由此决定了PACU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要求护理人员继续观察麻醉病人苏醒,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并规范了设备器材、药品的专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复苏护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310003)汤秀愉由于现代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术后的病人们需要在麻醉恢复室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精心观察、正确的治疗护理,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1.一般护理1.1体位:患者在复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院内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3例。护理组采取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平均交接时间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麻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利于提高Steward评分及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手术病人麻醉后恢复的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1995年8月至1996年11月麻醉恢复室接收433例病人的情况,以期了解手术后麻醉恢复期护理的特点。其中男性40.6%,女性59.4%,平均年龄54.1±14.7岁(6~82岁),平均停留时间44min(5~265min),98.8%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2%的病人转入SICU。实施麻醉方法除6例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外,余为全麻或强化麻醉。根据Ramsay评分法,入室时95%以上病人5~6分,出室时92%的病人是4分以下,所有病人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没有给予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入室时63.3%的病人自主呼吸已经恢复。由于麻醉药和肌肉松弛药对中枢和呼吸肌的残留抑制作用,术后早期病人最易出现缺氧。因此全麻术后必须认真监测病人呼吸功能恢复情况,提高吸入氧浓度,根据病情需要保留气管导管,或短时间的机械通气,提高吸入氧浓度,以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CO2的潴留,特别是缺氧的发生。从观察病例可以看出,全麻术后未能立即清醒,平均约45min后意识方能满意恢复。  相似文献   

18.
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有明显增长。但是,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常井发多种疾病,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合并症复发,对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护理观察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永浩 《现代护理》2006,12(23):2248-2248
PACU病人最突出的特点是经历了一种麻醉过程,并继续受到麻醉程序和麻醉药物的影响,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短时间内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由此决定了PACU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要求护理人员继续观察麻醉病人苏醒,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并规范了设备器材、药品的专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将舒适护理运用于麻醉后恢复室(PACU), 提高恢复期患者安全和舒适度。方法 针对手术患者的安全及麻醉恢复阶段的各种不适, 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护理麻醉恢复期患者。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服务, 不仅保证患者安全, 促进康复,还增加了麻醉医师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服务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也提高了麻醉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