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上Fas抗原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抗体的产生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 ,采用微量全血直接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对 30例活动期SLE患者及 15名正常人外周血CD3+ 、CD4+ 、CD8+ 淋巴细胞亚群上Fas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淋巴细胞亚群上Fas抗原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上调 (P <0 0 1) ;Fas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 (r =0 815 ,P <0 0 0 1) ;全部患者中有 19例抗dsDNA抗体阳性 ,抗dsDNA抗体 (+)患者组T淋巴细胞上Fas抗原的表达较抗dsDNA抗体 (- )组高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上调 ,由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加快 ,刺激机体产生抗dsDNA等多种自身抗体。Fas抗原表达异常是引起SLE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Fas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 ,可为判断狼疮的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其对SLE活动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活动期组患者30例,稳定期组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人群3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活动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CD4+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1),CD4+/CD8+比值也明显降低(P〈0.01)。SLE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CD4+细胞的百分率稍低于稳定期组(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1),CD4+/CD8+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1)。结论 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表达是异常的,而且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SLE病情判断和临床治疗和观察是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40-CD40L、活化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不同时期淋巴细胞表达的CD40-CD40L的百分率,同时对淋巴细胞的表型及HLA-DR进行测定。结果活动期SLE患者淋巴细胞表达的CD40、CD40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SLE患者表达的HLA-DR、CD3+HLA-DR+细胞、CD4+HLA-DR+细胞、CD8+HLA-DR+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LE患者表达NK细胞明显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活动期SLE患者表达的CD3+、CD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SLE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淋巴细胞表达CD40-CD40L的水平与淋巴细胞活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PBMC存在CD40与CD40L的异常表达,以及活动期SLE患者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这些免疫细胞异常在SLE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异常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文杰  冯岩  王智华  张哲  冯志山 《河北医药》2014,(19):2967-2969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CD3+, CD3+CD4+,CD3+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Treg)的分布情况,了解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与肺炎的关系及调节性T细胞在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75例肺炎患儿(试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 CD3+CD4+,CD3+CD8+及CD4+CD2+5表达情况并与3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CD3+,CD3+CD8+细胞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CD3+CD4+, 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CD4+CD2+5表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肺炎患儿CD3+,CD3+CD4+,CD3+CD8+细胞表达均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降低,调节性T细胞在肺炎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娟  纪维  党文义  金汤 《西北药学杂志》2007,22(3):F0003-F0004
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高度增生和活性T细胞在银屑病皮损的表皮和真皮聚集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现在认为病灶内异常浸润的T淋巴细胞(表皮以CD8 T细胞为主,真皮内主要为CD4 T细胞)及其产生的Ⅰ型细胞因子的作用是银屑病发病的中心环节。用于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  相似文献   

6.
斑秃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蛋白CD95和bcl2的表达,以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95和bcl2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结果:斑秃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bcl2的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95在斑秃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增高,可诱导毛囊细胞快速凋亡,使斑秃在短时间内发生并促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CD4+T细胞4-1BB和CD28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DAS积分将RA组分为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用多色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8、4-1BB在RA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组CD4+T细胞增高,CD8+T细胞降低,CD4+CD28-T细胞频数增高(P<0.05).RA组4-1BB在CD4+T细胞和CD4+CD28-T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CD4+CD28-T细胞频数和4-1BB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高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 共刺激分子CD28在RA患者自身免疫性T细胞中表达减少,而4-1BB表达相应增高,这可能与此类自身免疫反应细胞组织损伤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张文杰  冯志山  王智华 《河北医药》2013,(23):3548-354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CD3、CIM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Treg,)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52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及CD4+CD25+表达情况并与2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组肿瘤患者的CD3细胞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组CD4均低于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fcD去表达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肿瘤患者CD3、CD4细胞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CD28表达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其CD28表达的可能因素.方法选择其血清中HBsAg、HBeAg、抗HBc-IgM和HBVDN均为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35例;正常对照组11例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学、细胞RNA提取和RT-PCR等技术,检测实验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CD4、CD8、CD28和CD25等蛋白分子的表达情况,CD28 mRN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的存在情况.结果(1)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 T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低下,尤以CD8 T淋巴细胞更为明显(CD25/CD4为14.42%,CD28/CD8为7.39%);而正常对照组(CD28/CD4为24.57%,CD28/CD8为29.54%)和急性乙型肝炎组(CD28/CD4为26.25%,CD28/CD8为18.42%)则均有较高的表达.其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结果相比较,有着显著或非常显著之差异(P<0.05,P<0.01).同时,通常用于表示T淋巴细胞激活状态的CD25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也低下(CD25/CD4为9.10%,CD25/CD8为7.93%),特别是以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低下尤为明显.其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结果(CD25/CD4为4.2%,CD25/CD8为1.48%)相比较,差异显著或极为显著(P<0.05,P<0.01).(2)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CD28 mRNA的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的更低.(3)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的检出率(6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两者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尤其足CD8 T细胞上的激活受体CD28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其细胞中CD28 mRNA水平也降低,均可能造成T淋巴细胞激活所必需的第二信号产生减少,使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影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导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的产生.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持续存在,迁延不愈.而HBV对T淋巴细胞的感染可能是造成其细胞上CD28表达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前后CD系列阳性细胞的变化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 ,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6 0例慢乙肝患者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前后检测CD系列阳性细胞和淋巴细胞转化率 ,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CD+ 8细胞有明显减低 (P <0 .0 5 ) ,CD+ 3 /CD+ 8比值有明显提高 (P <0 .0 5 ) ,淋巴细胞转化率亦有显著提高 (P <0 .0 5 ) ,均基本恢复到正常人水平。CD+ 8细胞变化与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明显负相关 (r=0 .83,P <0 .0 5 ) ,CD+ 4/CD+ 8比值与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正相关 (r=0 .93,P <0 .0 1) 。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能调整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宫颈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CD8、CD10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所选患者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宫颈癌TIL CD8、CD10的表达情况。结果 (1)CD8在宫颈癌TIL中的表达随患者年龄的增加、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减弱(P<0.05);(2)CD10在宫颈癌TIL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且其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3)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为年龄、临床分期、CD8表达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4)CD8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CD10表达水平的改变不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宫颈癌TIL CD8的表达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临床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但与CD10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曹瑞华  刘华昌 《天津医药》1998,26(3):142-143
为为了解淋巴细胞粘附分子与斑秃发病的关系。应用FACScan流式的细胞仪,对斑秃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54分子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斑秃患者的淋巴细胞CD54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2.全秃患者淋巴细胞CD54分子表达量明显高于局限性患者。3.患者淋巴细胞CD54分子表达与病程长短无关。提示淋巴细胞粘附分子可能在斑秃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培养,设为空白对照组(等量培养液);低浓度(125μg/ml)、中浓度(250μg/ml)、高浓度(500μg/ml)黄芪组;分离正常人淋巴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黄芪干预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组间的SNK多重比较,得出空白对照组与低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有明显调节作用。黄芪注射液对CD4/CD8比值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vidence indicate that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might be important i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uveal malignant melanoma (UMM). We analyzed the amount and phenotype of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apoptosis-inducing molecule Fas and its ligand, FasL, on tumor cells and TIL in a selected series of UMM with the aim to establish if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expression and the clinical behavior of UMM exists. TIL phenotype and Fas/FasL expression were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61 cases of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UMM.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ollow-up data of patients. Most of the UMM showed a prevalence of CD8+ CD3+ T lymphocytes, or CD4+ and CD8+ cells in equal amounts. UMM showed a variable expression of FasL, ranging from 0 to > 40% of neoplastic cells. Fas was always expressed in TIL, although with a variable extent. A subgroup of UMM showed in TIL a strongly reduced or even absent expression of TCR zeta-chain, involved in activation of T-lymphocytes. This subgroup was characterized by a worse outcome. We hypothesized that an impaired cytotoxic immune response due to the loss of the zeta-chain expression plays a primary role in the biological course of UMM.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vercoming of the impairment of TCR function may represent a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UMM, suggesting that elimination of tumor cells may be possible by activation of cytotoxic cells present within ocular melanomas.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ICAM-1及CD44s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粘膜中两种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与CD44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25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轻度10例,中重度15例)、5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和10例正常对照组的结肠粘膜组织中ICAM-1及CD44s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组的CD44s表达最高,轻度组、缓解期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四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中重度组的ICAM-1阳性表达高于轻度组(P〈0.05),两组均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期ICAM-1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黏附分子ICAM-1、CD44s作为炎性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两项指标的测定可间接反应结肠组织的炎症程度.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血清白介素-10(IL-10)、IL-3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AA患者为再生障碍组,40例造血恢复的AA患者为造血恢复组,另选取同时期40例体检的正常人为正常组.观察3组被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其相关因子IL-10、IL-35、TGF-β表达情况.结果 再生障碍组CD4+、Treg细胞含量低于造血恢复组与正常组(P<0.05),造血恢复组低于正常组(P<0.05).再生障碍组CD8+细胞含量高于造血恢复组与正常组(P<0.05),造血恢复组高于正常组(P<0.05).再生障碍组血清IL-10、IL-35和TGF-β水平低于造血恢复组与正常组(P<0.05).结论 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0、IL-35、TGF-β可能直接参与AA的发生和发展,在A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检测AA临床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