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07—2012年新疆喀什市黑热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黑热病流行现状并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目前喀什市黑热病发病呈散发水平,男女性别比例1.16∶1,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下青少年为主,发病110例,占67.07%,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发病71例,占43.29%;发病病例中农民52例,占31.71%,其次为学生50例,占30.49%,散居儿童49例,占29.88%,家庭及待业9例,占5.49%,其他1例,占0.61%;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伯什克然木乡和浩罕乡,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特征。结论为防止喀什市黑热病死灰复燃,应进行黑热病的长期防治工作,结合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2年新疆手足口病相关资料,从各地(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病原学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疆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新疆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2 817例,其中重症1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为18.69/10万,历年报告发病率为1.52/10万~42.90/10万。2018、2019和2021年发病呈双峰分布,分别为5—7月和9—11月两个高峰;2020年全年未出现发病高峰;2022年仅有4—7月一个发病高峰。男性报告病例数和平均发病率(13 587例,22.64/10万)均高于女性(9 230例,15.48/10万);5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18 736例,占82.11%);不同职业中托幼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10 386例,占45.52%),其后为散居儿童(9 703例,占42.53%)和学生(2 379例,占10.43%)。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塔城地区的发病率居全区前3位。报告的4 350例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1—2022年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符合克拉玛依区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2年克拉玛依区的水痘报告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2年累计报告水痘病例4 277例,年发病率为29.60/10万~233.49/10万,平均为124.87/10万;每年各月均有水痘病例报告,月报告最高病例数为159例,发病总体呈4—6月(1 004例、占23.47%)和10月—次年1月(2 165例、占50.62%)双峰分布;学生报告病例数最多2 356例、占55.09%,其次为托幼儿童654例、占15.29%。结论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水痘发病呈现逐年下降;建议加强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将水痘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疫苗范畴,以预防水痘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本市的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网络直报的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肝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27 078例乙肝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7.47/10万,2016—2020年期间的年平均发病率(36.95/10万)较2011—2015年期间(98.46/10万)明显下降(χ2=5628.949,P=0.000);急、慢性乙肝发病率分别为8.50/10万和57.88/10万;0~14岁以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最低,为2.89/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χ2趋势=4644.258,P=0.000);男性年平均发病率(71.21/10万)高于女性(63.44/10万)(χ2=89.803,P=0.000);2016—2020年间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宝丰县(58.40/10万)、舞钢市(57.83/10万)、石龙区(56.50/10万),均为城郊地区。结论?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尤以0~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成人乙肝防控工作,并重点加强宝丰县和舞钢市等高风险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疫情动态趋势,为疫情监测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 19.0和Epi Info 3.5.3软件,对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04—2014年新疆黑热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新疆累计报告黑热病1 588例,年均发病率0.686 7/10万;累计发病数(或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喀什地区,最高的县为伽师县;病例主要集中在秋季(9—11月)、占总发病人数的35.92%,10月是发病的最高峰;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55.88%,10岁以下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占总发病数的77.58%,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数最多、占总发病人数的53.0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7∶1。结论近十一年来新疆黑热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灭蛉与普查和普治患者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11—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发病规律,建立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并预测武威市HFMD发病率,对当地的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19整理原始数据,计算月发病率,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使用R 4.1.0软件建立HFMD月发病率的ARIMA模型,利用ARIMA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武威市累计报告HFMD病例8 4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3.87/10万,其中男性5 205例、占61.50%,女性3 264例、占38.50%;以5岁以下组(占90.01%)和散居儿童(占63.10%)发病为主;2011—2021年武威市HFMD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模型构建结果显示,ARIMA(0,0,1)(2,1,1)12为最优模型,其参数平均绝对比例误差(MASE)为0.892,均方根误差(RMSE)为5.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导出2016—2020年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数据,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6—2020年阿克苏地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6种108 378例,年均发病率851.16/10万,死亡819例,年平死亡率6.40/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100 236例(包括按甲类报告的传染病1种1例),年均发病率787.18/10万;丙类传染病共9种8 142例,年均发病率63.9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7.23%,丙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丙类传染病病例总数的73.63%。结论 阿克苏地区肺结核病、乙型肝炎和梅毒等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仍然是防控重点;应继续加强疾病监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0年白银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20年白银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 301例,年均发病率20.74/10万;每年4—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3.89%;发病率男性(31.29/10万)高于女性(20.69/10万),主要集中在4~15岁组,占病例总数的79.45%;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21%;平川区年均发病率(38.20/10万)高于其他县(区);报告21起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05—2020年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发病趋势与甘肃省一致;可考虑全市每年开展一次小学新入学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并重点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发病时间为2011—2021年、现住址为广西的戊肝病例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广西累计报告戊肝病例14 69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75/10万,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73/10万,201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27/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玉林市(5.22/10万)、防城港市(4.23/10万)、梧州市(3.94/10万)、贵港市(3.93/10万)、桂林市(3.48/10万)。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月份是3月(1 854例,占12.61%),上半年报告病例数(8 498例)稍多于下半年(6 201例)。男性病例10 309例,女性4 390例,性别比为2.35∶1;男性、女性的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6/10万、1.73/10万。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发病数最多的是50~59岁组(3 507例,占23.86%)。职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2020年甘肃省庆阳市麻疹监测数据,了解麻疹流行特征,为修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9—2020年现住址为庆阳市的麻疹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20年庆阳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98/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4—7月;2014—2016年各县(区)均出现发病高峰,其中2016年合水县最高为13.91/10万;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占66.16%,1岁以下婴儿占43.98%;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165例、占62.03%);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0剂次、1剂次、2剂次及以上、免疫史不详占比分别为58.65%,22.93%,16.61%,2.26%。结论 庆阳市的合水县、西峰区是重点发病地区,以散居儿童为主的免疫规划适龄儿童是预防接种的重点人群;庆阳市应加强重点地区适龄儿童MCV及时接种和漏种儿童查漏补种,积极防控学校及托幼机构麻疹暴发疫情,以早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7—2021年四川省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10 67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60/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42.87/10万~67.7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 926.705,P<0.001)。男性和女性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13 661例和97 0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3.49/10万和46.76/10万;各年龄组人群中,2岁以下幼儿报告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1.52%(108 537/210 677);各职业人群中,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3.15%(133 037/210 677)。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呈现冬季和夏季两个发病高峰,12月—次年1月为冬季高峰,7—9月为夏季高峰。四川省21个市(州)均有报告病例,各市(州)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60/10万~70.16/10万。明确病原诊断的病例22 541例,其中,病毒性腹泻病例20 901例,细菌性腹泻病例1 625例,真菌性腹泻病例15例。病毒性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感染占88.64%(18 526/20 901)。2017—2021年四川省共报告暴发疫情20起,其中19起为诺如病毒感染,1起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合并感染。结论 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轮状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应积极关注并加强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2005—2020年新疆伊犁州棘球蚴病流行特征和状况,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20年新疆伊犁州棘球蚴病病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5—2020年伊犁州累计报告棘球蚴病病例4 6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92/10万;2017年报告例数达到峰值,此后又逐年下降,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伊犁州11个县(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前3位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0.9610万)、昭苏县(19.94/10万)、尼勒克县(16.61/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2 488例,年平均发病率10.46/10万;女性2 124例,年平均发病率9.27/10万;男女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患者平均年龄39岁,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5.1%(3 462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3.1%(2 909例)。提示新疆伊犁州棘球蚴病流行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棘球蚴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4~2009年新疆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流行现状、流行强度、分布规律,为有效防控甲肝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疆2004~2009年网络直报的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全疆甲肝累计发病28379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23.51/10万、0.005 0/10万、0.03%。全疆2004~2008年甲肝报告发病率均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最高,2009年和田地区发病率最高。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8~12月,共发病16931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8.91%,高峰月为11月,计4553例,占16.04%。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0:1。婴幼儿高于成人,散居儿童显著高于其他人群。结论新疆是我国甲肝高发地区之一,尤其是南疆地区甲肝流行强度显著高于北疆;季节性流行较为明显;应加强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贵州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变化,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省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贵州省2010—2021年的手足口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三间分布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贵州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37 51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67.98/10万~162.90/10万,年平均发病率101.80/10万;重症病例8 349例,重症率1.91%;死亡171例。发病多呈双峰分布,高峰分别为4—6月和9—11月。全省各市(州)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数前3位的市(州)分别是遵义市(114 669例,占26.21%)、贵阳市(110 460例,占25.25%)和六盘水市(39 874例,占9.11%)。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345 577例,占78.99%);年龄分布上,0~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较多(413 965例,占94.62%);性别分布上,男性较多,男女性别比为1∶0.64。2010—2012年贵州省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为优势毒株,2013年开始...  相似文献   

15.
袁祥  张成双  陈玉芳  白莹 《地方病通报》2022,37(1):37-39+60
目的 分析2006—2020年甘肃省古浪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并分析2006—2020年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古浪县的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结果 2006—2020年古浪县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509例,年平均发病率8.15/10万,发病率2020年最高(51.93/10万),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57,P<0.05);发病高峰在5—11月,共报告364例、占发病总数的71.51%,男女性别比2.31∶1,以农民为主(93.91%);病例集中在30~59岁年龄组、占71.71%,不同年龄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14,P<0.05);82.12%的病例集中在直滩、裴家营等10个乡(镇)。2020年家庭聚集病例增加明显,占全年病例总数的22.28%。结论 2006—2020年古浪县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上升势头明显,应尽快开展畜间免疫,从源头控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阶段家庭养殖户应做为宣传教育及干预的重点人群,建议在重点乡(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0年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武威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 30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4.12/10万,不同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856.580,Ρ<0.05)。发病高峰在3—7月和10月—次年1月;48.12%的病例分布在凉州区(2 071例);男性(2 722例)多于女性(1 582例),发病年龄主要在5~19岁(3 463例、占80.46%),以学生为主(3 153例,73.25%)。结论 除2012年、2013年报告发病数明显增加外,2011—2020年其他年度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总体平稳,呈较规律的双峰分布;建议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威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2020年武威市报告的风疹病例相关资料,以EXCEL 2007整理数据、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2020年,武威市累计报告风疹病例2091例,年均发病率7.05/10万,波动在0.00/10万~61.67/10万;4—7月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1.21%;年均发病率天祝县最高(26.29/10万);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9.44%。结论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含风疹成份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有效阻断了风疹病毒的传播,武威市风疹呈持续散发,每3~5年流行1次的规律不明显;应继续做好适龄儿童风疹疫苗接种和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天祝县应适时组织开展初、高中学生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当地制定水痘疫情防控措施及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2013—2022年凉州区水痘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发病特征。结果 2013—2022年凉州区共报告水痘病例3 5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6.22/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441,P<0.05);每年5—7月和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不同月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40.899,P<0.05);远离城区的其他乡(镇)发病高于城区周边乡(镇)及城区街道,不同区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60,P<0.05);男女性别比为1.3∶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χ2=36.298,P<0.05),发病年龄主要在20岁以下、占93.78%,职业分布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94.57%。结论 凉州区水痘发病总体呈散发流行状态,针对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等高发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泉州市洛江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和制定洛江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数据,收集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洛江区手足口病资料,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20年洛江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319例,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25.00/10万~493.27/10万,年均发病率为324.14/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χ^(2)_(趋势)=118.98,P<0.05);病例高峰主要出现在春夏季,秋季次之。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万安街道(26.55%,1 943/7 319)、马甲镇(25.55%,1 870/7 319)、双阳街道(18.66%,1 366/7 319)病例分布较多,占总病例数的70.76%。男性病例4 721例,女性2 598例,性别比为1.82∶1;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69.95%,5 210/7 319),其次是幼托儿童(27.18%,1 989/7 319);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病例较多,占总病例数的91.57%。结论 洛江区手足口病疫情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变化特征,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要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订适合本地特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网报系统和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登记获取1990—2014年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信息,利用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 12.0软件对报告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进行发病率和构成比的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4年喀什地区12个县、市中有10个有黑热病病例报告,共报告病例2500例,其中2002年报告病例最多,为23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28%;在10个有病例报告的县、市中,喀什市报告病例最多,为1724例,占68.96%;其次为伽师县,共报告病例539例,占21.56%;而泽普县仅在2013年报告1例。在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区,4—6月报告病例最多,为发病的第一高峰,其次为10月;而在荒漠型流行区病例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2月。在荒漠型流行区病例主要发生在0~2岁年龄组;而在人源型流行区病例主要发生在3~15岁年龄组。结论喀什地区的人源型和荒漠型黑热病在发病高峰和年龄上呈现不同的流行特征,需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